山西某高速公路黄土路堑特高边坡设计方法探讨
本文选题:黄土高边坡 + 工程比拟法 ; 参考:《中外公路》2014年01期
【摘要】:某项目共设计高边坡60处,其中超过50m的高边坡达到了27处,共长2 200m,而最高边坡为94m。为保证高边坡设计和运营安全,以工程比拟法和自然比拟法宏观定性为主、力学验算为辅,提出了黄土特高边坡的概念,首先在边坡设计理论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了大平台边坡设计方案,即利用大平台将特高边坡分为多段一般高边坡并将病害控制在平台之间的优化设计思路;其次提出了黄土边坡"护台不护坡"的防护方案;最后推荐了黄土特高边坡设计坡型、设计坡率及特高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建议值,为今后黄土特高边坡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
[Abstract]:60 high side slopes are designed in one project, of which the high side slope exceeding 50m reaches 27 places and is 2 200m in a total, and the highest slope is 94m. to ensure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safety of high slope. The concept of loess high slope is put forward by the engineering analogy method and the natural analogy method, supplemented by the mechanical checking calculation. First, the theory of slope design is unchanged. On the premise,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large platform slope is put forward, that is to use the large platform to divide the high slope into multi section general high side slope and to control the disease between the platform. Secondly, the protection scheme of the "no slope protection" of the loess slop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design slope of the loess high slope, the design slope and the high side slope stability are recommended. The recommended values of qualitative safety coefficient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design of loess super high slope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
【分类号】:U41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翌刚;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2 吴顺山;李义民;;西宁海湖路深路堑黄土高边坡设计中抗剪强度取值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涛;张家生;陈晓斌;;龙滩电站航道岩石边坡弹塑性平面离散元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王永和;胡萍;卿启湘;;影响土样击实试验结果的试验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3 田卿燕;肖春发;吕建兵;;粤北山区高速公路煤系地层滑坡机理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4 陆洋;李铀;;边坡平面破坏稳定分析的最小势能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10期
5 赵健;聂如松;;堆积覆盖层边坡开挖致滑现场试验及三维数值模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方薇;杨果林;刘晓红;;红粘土路堑边坡稳定因素敏感性正交试验分析[J];路基工程;2011年05期
7 韦志京;;黄土边坡勘察中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及稳定性计算的取值方法[J];城市建筑;2012年15期
8 王洪法;;硬质岩高陡边坡的稳定坡高、坡率及平台宽度计算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S1期
9 刘小明;;广西浦北县花岗岩地区斜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恩茂;京珠北K98滑坡分析及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涛;最小势能原理在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3 王云;高挖边坡稳定性与生态防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邹宇坛;高地应力深切河谷卸荷效应及地震扰动的工程环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米海珍;李如梦;牛军贤;;兰州原状黄土剪切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胡宇晖;应捷;;原状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特征及试验研究[J];陕西建筑;2005年12期
3 杨昌义;郑西客运专线三门峡段黄土工程地质特征及设计参数探讨[J];铁道勘察;2005年03期
4 王思敬;金川露天矿边坡变形机制及过程[J];岩土工程学报;1982年01期
5 孙君实;条分法的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4年02期
6 邵生俊,周飞飞,龙吉勇;原状黄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7 陈正汉;重塑非饱和黄土的变形、强度、屈服和水量变化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利锐;李维朝;文斌;;圆弧滑动边坡强度参数瑞典法反分析[J];公路;2005年12期
2 蒋爵光;;铁路岩石边坡坡度的确定及稳定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3 李秉生;;地下水对铁路岩石边坡岩体质量及坡度设计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4 郑益民;;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研究[J];路基工程;2005年06期
5 陈科平;;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支护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7年02期
6 徐伟;华锡昌;;论环境边坡工程的设计与防治措施[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4期
7 魏华;;新疆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设计及处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5期
8 黄丕昌;;浅谈山区高等级公路的边坡防护设计[J];价值工程;2010年34期
9 郑平;陈飞;;公路边坡整饰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年06期
10 赵白按;赵名堂;;公路路堑边坡的设计与防护[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仕斌;;边坡设计计算关键参数运用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效泉;阎红梅;刘杰;;可靠度设计法在小浪底工程边坡设计中的应用[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3 王龙;;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许用安全系数[K]的选取[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武青山;孙蓉;张翔;王松苗;丁文红;;马脊山石灰石矿山边坡治理与设计[A];2009全国水泥矿山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蒋爵光;谢强;;边坡中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A];边坡稳定的岩石力学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下集)[C];1987年
6 王济群;;攀钢石灰石矿H_2滑坡[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7 蒋爵光;钱惠国;谢强;付永胜;;铁路岩石边坡稳定坡角的定量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8 何满潮;姜衍祥;姚爱军;;安太堡露天矿西端帮边坡稳定性研究[A];地面岩石工程与注浆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邓荣贵;;地震物探在高速路堑边坡岩体结构研究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10 于长杰;刘争平;郭君;;施工振源引起临时黄土边坡的地形放大效应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糟永强 赵立疆;浅谈公路边坡稳定与防护问题[N];伊犁日报(汉);2006年
2 林清 吴楚楚;广东:高速公路要“显山露水”[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周万龙邋记者 高晓军;龙头石电站首台机组10月发电[N];雅安日报;2008年
4 记者 陆华 通讯员 陈永康;广昆复线“绿”字为重打造环保工程[N];人民铁道;2010年
5 冯便开;山区渠道滑坡:施工简单 彻底整治[N];中国水利报;2008年
6 ;新疆公路规划用上测绘新技术[N];中国测绘报;2005年
7 霍峰邋李典龙;青岛积极开展建筑工程深基坑设计评审[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实习生 陈希 本报记者 夏先清;不合理开发引发地质问题[N];四川日报;2006年
9 大埔县地方公路管理站 丁钢泉;路基土质挖方边坡的设计[N];广东建设报;2003年
10 记者 张冬凡;铁岭输油站原油商业储备库建设生态先行[N];铁岭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廖军;差异性信息条件下公路边坡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石丙飞;广州科学城林语山庄人工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许湘华;浅变质岩变形特征与边坡支护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周斌;湘西红砂岩顺层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祺;粤湘高速公路博罗至深圳段高边坡设计与监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姜杰明;国道318线二郎山至康定公路高边坡处治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蒋向阳;全风化花岗岩道路边坡工程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雷晓锋;黄土边坡强度参数的选取及应用[D];长安大学;2005年
5 方兆良;紫金山铜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预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亚波;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之边坡防护与美化问题[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7 张彩双;土石坝动力稳定的强度折减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杨建国;黄土路堑边坡设计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李海平;强度双折减系数法在东太山边坡设计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芳;义煤集团综能公司高填矿渣边坡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5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6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