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困境与思路

发布时间:2018-05-14 08:34

  本文选题:城市慢行交通 + 交通规划 ; 参考:《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6期


【摘要】:在整理概括城市慢行交通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城市慢行交通面临着认识上的误区、功利主义的解决思路、城市发展管理上的缺失以及技术和政策上的问题等困境;最后,提出了发展城市慢行交通必须坚持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坚持制定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规划、构建完善的慢行交通网络、在城市规划中要突破传统"功能区"模式、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low transi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urban slow traffic is faced with some difficulties, such as misunderstanding in understanding, utilitarianism, lack of manag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and policy problem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order to develop urban slow traffic,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nd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should make people-oriented slow traffic planning and build a perfect slow traffic network. In urban planning, w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zone" mod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bicycle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类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辨识集成技术研究”(2013BAJ04B01)之子课题“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基础框架构建”(2013BAJ04B01-2)
【分类号】:U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熊文;陈小鸿;;城市交通模式比较与启示[J];城市规划;2009年03期

2 云美萍;杨晓光;李盛;;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J];城市交通;2009年02期

3 李晔;;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博闻;;空间的本质回归是对人类潜意识需求的关注——以跑酷城市体验引发的人与空间关系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高志荣;科技·生态·建筑──浅谈生态建筑[J];安徽建筑;1998年06期

3 黄天;社会生活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4 李汀萌;刘凯;汪淑靓;鲍王;马强;;高校新老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对比及问题分析——以合肥两所高校为例[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5 陈睿;;合工大“小红楼”景观改造方案的研究[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6 王万喜;;园林中障碍设置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7 李皓;弓弼;樊俊喜;;浅谈人性化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以西安大唐通易坊商业街景观改造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8 雷月婷;张建林;;西安骡马市商业步行街设计中的行为心理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9 李晓红;;城市广场的多元空间环境设计——以济南泉城广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10 周敏;宋晓青;杨勇;;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蔚;胡斌;;明清“湖广填川”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聚落结构演变的人类学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史桂芳;袁浩;曹玮;;步行交通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韩继征;;大城市空间转型视角下的交通策略——以天津中心城区交通体系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桂昆鹏;徐建刚;张飞;;基于道路共享理论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涛;;交通性景观道路的慢行空间设计探析——以武汉常青路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颀;解琦;;创造和谐之美——天津老城厢鼓楼街区A地块更新设计探索[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先友;徐俊丽;;营造和谐共生的现代村落——以徽州西递新村规划为例[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邓慰旺;;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编制内容[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9 谢时英;彭秀涛;;学习城市交通模式比较与启示有感[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10 郭晓兰;张淑肖;;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性化设计浅析[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基于自然进程的城市水空间整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海佳;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朱旺生;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马瑞;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秦柯;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中学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沈莉颖;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尺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赵爽;征地、撤村建居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D];复旦大学;2012年

9 郭永久;园林尺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滕军红;整体与适应——复杂性科学对建筑学的启示[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校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初探[D];郑州大学;2010年

2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3 白展展;庭院设计与主人心理需求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丽梅;基于文化特色的公园绿地夜景照明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汤静;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董军;杭州灵隐景区的空间解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陈婷婷;城市商业街资源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金玉洁;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文捷;旧工业建筑再生中空间形象的重塑[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恩里克·潘纳罗萨·隆多尼奥;孙羽;;彻底改善哥伦比亚的城市交通质量——波哥大市前市长潘纳罗萨1985年撰写的文章[J];城市交通;2007年01期

2 郑时龄,齐慧峰,王伟强;城市空间功能的提升与拓展──南京东路步行街改造背景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1期

3 卫明,张艳华;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商业步行系统[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1期

4 黄建中;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3期

5 张钦楠;;城市应当如何开发?[J];读书;2007年12期

6 李伟;哥本哈根自行车交通政策[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2期

7 冯斐菲;创造适宜步行的汉城[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8 雷海燕;张佳;邱文静;;西安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措施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6年09期

9 马小毅;;把握居民出行特征、科学决策城市交通——解析广州市廿年居民出行特征变化[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7年01期

10 马克平;曹伯虎;范小勇;;天津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与交通政策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尹世昌;[N];人民日报;2007年

2 肖复兴;[N];文汇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芸;占晓林;;山地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初探——以左权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科技广场;2011年02期

2 杜力;;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几点思考[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孟娟;韩印;;特殊T型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年04期

4 陈大鹏;魏炜;;中等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5 张贵;陆振波;;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年01期

6 卢楚t,

本文编号:1887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87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