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

发布时间:2018-05-17 07:09

  本文选题:安徽省 + 高速公路 ; 参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在分析安徽省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概况的基础上,借鉴耦合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安徽省皖北地区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等级较低,区域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以支撑高速公路建设;(2)皖中地区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等级较高,二者相得益彰;(3)皖南地区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等级最低,表现为高速公路规模超前、闲置率高,给区域经济发展增加负担。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expressway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stablishes the model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xpressway and regional economy by using coupling theory.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xpressway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16 prefectural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expressway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is low,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need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2) the level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expressway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Anhui Central are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Anhui Province. The level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expressway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southern Anhui is the lowest, which shows that the scale of expressway is ahead and the idle rate is high, which increases the burd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基金】:安徽省高速公路土地利用与管理模式研究(AHGS2011-11)资助
【分类号】:F542.3;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郎宏文;;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的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6年03期

2 张彦琨;孙海洋;王大勇;;辽宁省滨海区域经济及滨海公路的建设意义[J];北方交通;2006年09期

3 王晓雪;屠梅曾;;跨国公司与大学科技园的互动关系[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温雪娜;;关于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刘丽雪;;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06期

6 ;通江达海 路港联运 以交通优势营造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交通局[J];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08期

7 陈冬银;;环罗源湾区域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J];海峡科学;2009年06期

8 刘萍;;港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J];港口科技;2009年11期

9 高宝玉;;崛起渤海岸边 助动区域经济[J];中国港口;2009年11期

10 刘萍;;港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J];物流科技;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承伟;潘峰华;;我国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1995—2005)[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管镇滨;马锦郁;;西北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张玲;张晓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付晓东;;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生全;冯静;高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冯拾松;;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翠玲;蔡国友;李培进;张传本;吴曙霞;;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成海霞;;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李琪;张越;;互联网因素对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付晓东;;基于虚拟空间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许开峰;宝泉岭局市联手 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新路[N];北大荒日报;2011年

2 记者 左文辉;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N];宁波日报;2005年

3 严娜;区域经济之魂[N];现代物流报;2007年

4 通讯员 田智;张萍区域经济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长沙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哈密地区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回顾[N];哈密报(汉);2008年

6 CUBN记者 陈文喜;生态经济黄三角试行区域经济新路径[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杨心平;南中心:区域经济的增长极[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韩浩 章梅 实习生 洪毅彬 蒲亮 通讯员 关雨;湛江构建区域经济最佳结合点[N];南方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pだ

本文编号:1900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00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9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