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水道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整治思路及方案
本文选题:东流水道 + 演变分析 ; 参考:《水运工程》2014年12期
【摘要】: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总体河势基本得到控制,航道条件明显改善。但对东流水道的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东港分流比快速增加,使得老虎滩左侧航道淤浅、西港过渡段航宽紧张。如果任由这些不利趋势继续发展,不仅会严重削弱已建工程的整治效果,而且可能产生新的碍航问题。阐述继续将西港作为主航道进行整治的思路,同时提出针对该水道的具体整治方案。
[Abstrac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 the overall river regime has been basically controlled, and the waterway conditions have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channel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Donggang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which makes the left channel of Laohutan shallow and the transitional section of Xigang tight. If these unfavorable trends are allowed to continue, it will not only seriously weaken the regulation effect of the existing projects, but also may create new problems of hindrance to navig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dea of taking Xigang as the main waterway for regul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regulation plan for the waterway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南京航道局;
【分类号】:U6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冲;;安徽省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查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卢金友;廖小永;王家生;;模型几何变态对弯道悬移质泥沙冲淤变形影响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6期
3 卢金友;何广水;;长江中游下荆江调弦口治理方案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3期
4 陈进;;三峡水库抗旱调度问题的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5期
5 张慧;黎礼刚;谷利华;;引江济汉水环境补偿工程取水口河工模型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8期
6 杭建国;张增发;汪桂钦;;长江下游和畅洲汊道整治工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9期
7 季荣耀;陆永军;左利钦;;长江下游天星洲的形成演变与主因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8期
8 卢金友;渠庚;李发政;唐峰;朱勇辉;;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分析与治理思路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1期
9 张慧;沈华中;张文二;;长江界牌河段河道演变与综合治理效果分析及后续整治思路[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7期
10 屈贵贤;王建;高正荣;白世彪;曹光杰;;基于GIS的长江梅子洲头护岸工程对河势演变的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江丽;邵东国;王龙;吴玉婷;;健康长江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王家生;卢金友;柴晓玲;姚仕明;;三峡工程运用后水沙输移变化对长江中游河岸带生境影响初步分析[A];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2007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十论文集[C];2007年
3 薛鸿超;;长江口深水航道在澄通河段的延伸响应[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薛鸿超;;长江口深水航道在澄通河段的延伸响应[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王家生;卢金友;柴晓玲;姚仕明;;三峡工程运用后水沙输移变化对长江中游河岸带生境影响初步分析[A];“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专题论坛——2007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十论文集[C];2007年
6 刘杰;赵德招;程海峰;张俊勇;;长江口南港近期河床演变及南岸淤积原因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张志林;李秀文;王元叶;陈鹏;朱培华;钱峰;;应用ADCP监测长江口北槽10号抛泥区的泥沙扩散场[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唐峰;渠庚;孙贵洲;李发政;;长江防洪模型荆江水流特性试验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9 沈之平;张文二;刘桂生;;长江镇江港大港港区四期码头工程防洪论证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10 李伯昌;陈鹏;余文畴;;长江口北支近期水流泥沙输移及其含盐度的变化特性[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假冬冬;非均质河岸河道摆动的三维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0年
2 曹光杰;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江苏段河道演变与现代冲淤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辉;中华鲟自然繁殖的非生物环境[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周刚;河型转化机理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王成友;长江中华鲟生殖洄游和栖息地选择[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周银军;河床形态冲刷调整量化及其对阻力的影响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闫军;心滩守护工程影响航道水沙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骆辉煌;中华鲟繁殖的关键环境因子及适宜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9 肖毅;河型转化影响因素及河型判别准则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10 屈贵贤;长江下游大通—江阴段近五十年河床演变特征及其原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鹏飞;顺直过渡段卵石浅滩航道整治方法及整治水位确定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高山;长江上游金钟碛河段河床演变及整治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荣蓉;江汉平原南部民居与聚落源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欢;鄂东南传统商业集镇空间形态及其更新趋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昌玲;湘江下游河段河道及水动力水质演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鹏飞;水利枢纽下游分汊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及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沈红艳;通澄长河段抽引水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刘平;GIS支持下的长江干流江苏段河道冲淤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吕列民;淮河防洪减灾实体模型及其自动测控系统设计[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兰宇;数字河流的河槽演变分析方法[D];河海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黑铁,冷莉,王南;抚远江段江道演变分析及整治必要性[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年03期
2 张善志,,马景胜,宿继成,夏士淳;牡丹江市城区段江道演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6年01期
3 张凯涛,李桂英,李锐;北引渠首江道演变分析及整治的必要性[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年01期
4 廖建英;胡春燕;张志林;;长江口口门湿地的演变分析[J];人民长江;2010年07期
5 李运来;官厅水库三角洲演变分析[J];北京水利;1996年03期
6 王德禄;工作模式的历史演变分析[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0年06期
7 程义吉;黄河口清8出汊后流路演变分析[J];海岸工程;2000年04期
8 梁若皓;樊彦国;;黄河口演变分析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S1期
9 卜汉臣;周树奎;;黑龙江干流同江哈鱼岛江段演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01期
10 齐璞;赵业安;樊左英;;1977年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的输移与演变分析[J];人民黄河;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曾奎;杨秋明;;半个世纪以来南京冬夏气温演变分析和预测[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刘军;;基于手机演变分析服务化的设计转向[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侯志军;赵利;;1996年黄河口清8改汊入海流路演变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侯素珍;王平;楚卫斌;;潼关高程演变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李矩海;颜昌平;万大斌;;CWA2000“水道演变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A];2001年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敏;田波;周云轩;;基于陆地卫星存档数据的长江下游碍航浅沙演变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7 丁晓瑛;许祥向;余顺超;喻丰华;;基于DEM的黄茅海滩槽演变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龙慧;严光云;熊法堂;;98’洪水后芦家河浅滩河床近期演变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晓佳;定西、甘南、临夏人地耦合关系演变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金平;网络新闻事件演变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周淼;高原涡东移引发的下游暴雨的降水结构和回波演变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4年
3 虞娟;RS和ANN技术在岸线演变分析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00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0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