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面向车联网的无线网络试验床

发布时间:2018-05-19 07:54

  本文选题:车联网 + 无线通信子系统 ; 参考:《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考虑车联网中待测节点的快速移动性及实现方式多样性等特点,应用网络断层扫描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车联网的无线网络试验床。试验床主要包括网络性能测量单元和测试区域上下游探测单元。用试验床测试了车联网中测试车快速移动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测试性能指标包括网络往返延迟、网络丢包率、网络平均吞吐率等。测试结果表明:随车联网中测试车平均行程速度的增大,无线网络性能指标呈下降趋势。当测试车平均行程速度达到70km·h-1以上时,各项性能指标与20km·h-1时相比下降明显,网络平均往返延迟增加约2.4倍,丢包率提高约10倍,网络平均吞吐率下降约2.6倍。可见,试验床能够实现对车联网无线网络性能指标的有效测量和评估。
[Abstract]: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 wireless network test bed for vehicle - oriented networking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mobil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nodes to be detected in the vehicle network . The test bed mainly includes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unit and test area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detection unit . The test bed tests the average travel speed of the test vehicle in the vehicle network .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round trip delay increases by about 2.4 times , the packet loss rate is increased by about 10 times , and the average throughput rate of the network is reduced by about 2.6 times .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est bed can realize effectiv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wireless network .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长安大学陕西省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058,6130304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3G2241020,2013G1241119)
【分类号】:U4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惜春;丘敏;麦汉荣;;无线传感网络中多普勒效应的研究与仿真[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2期

2 刘宏伟;李成;;ISO/IEC 18000-6C简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07期

3 李贵山;蔡皖东;;网络断层扫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测控技术;2008年02期

4 王伟;蔡皖东;田广利;李勇军;;Ad Hoc网络性能测量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7年01期

5 康军;戴冠中;;基于网络QoS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保性能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9年07期

6 汪成亮;张晨;;面向车联网的交通流参数检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23期

7 王建军;秦振海;;ZigBee无线个人区域网技术在汽车网络的应用[J];汽车电器;2012年06期

8 常促宇;向勇;史美林;;车载自组网的现状与发展[J];通信学报;2007年11期

9 胡振涛;刘先省;;基于相对距离的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2期

10 秦玲;张剑飞;郭鹏;齐彤岩;;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元振;廖建新;李彤红;朱晓民;;地理和交通信息感知的车载Ad Hoc路由[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万树平;;基于Fisher信息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12期

3 周剑玲;于臻;冉小英;;2GHz无线电波在煤矿井下隧道传播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4 焦竹青;徐保国;;基于Bayes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电路故障诊断[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10期

5 程钦;;移动自组网MAC协议在VANET中的适应性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熊彦铭;李世玲;李军;杨战平;;多传感器时间控制系统的数据融合新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年01期

7 焦竹青;熊伟丽;张林;徐保国;;基于信任度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8 杜改丽;封治华;;UHF频段智能型RFID读写器的应用研究[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年04期

9 晏勇;;便携式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FPGA实现[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10期

10 景伟娜;;一种基于VANET的数字城市网络[J];电视技术;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毓高;李丽君;刘鸿飞;王涛;袁仲君;;车用自组网广播吞吐量建模与优化[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刘亮;夏玮玮;沈连丰;;车辆自组网车载单元的设计与实现[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强;刘毅;赵佳;;物联网感知层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A];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静;自组网稳定多层分级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杨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高能效数据收集协议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孙一品;车载自组网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焦竹青;变换域中的多源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李娟;城市交通系统中行人交通视频检测的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刘昕;基于IPv6的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洁潇;基于RFID的情境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周连科;基于交通流密度的VANET广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廖孝勇;浮动车交通参数检测及在道路交通状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李建成;射频识别系统空中接口通信协议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单元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左晶;高密城区VANET移动模型下主/被动路由协议通信性能评估[D];南昌大学;2010年

3 张燕;VANET网络中无线衰落信道建模及链路性能评估[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斌;车载自组织网络数据收集协议及其应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邓钧忆;车载自组网的可信路由与可信接入服务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程德明;基于数据融合的分级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英杰;车载网络可信接入4A框架下的规则提取[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何俊婷;车载自组网可信路由协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帆;城市场景下车载自组网中GPSR路由协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曹琛荔;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公交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惜春;丘敏;麦汉荣;;基于参数估计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2 王婷杰,施惠昌;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一致性数据融合方法[J];传感器技术;1999年06期

3 涂国平,邓群钊;多传感器数据的统计融合方法[J];传感器技术;2001年03期

4 万树平,涂国平;多传感数据的判别分析方法[J];传感器技术;2002年05期

5 涂国平,叶素萍;一种传感器数据的融合算法[J];传感器技术;2003年03期

6 仲崇权,张立勇,杨素英,赵文豪;多传感器分组加权融合算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聂庆慧;夏井新;张韦华;;基于多源ITS数据的行程时间预测体系框架及核心技术[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吕淑琴,黄浩;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性能分析[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5年01期

9 赵泰洋;郭成安;金明录;;一种基于RFID原理的交通信息获取系统与车辆定位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11期

10 秦玲;张剑飞;郭鹏;桑丽;;浮动车交通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核心功能及实现[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海浪;集装箱监测系统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华泽峰;王守立;;路面弯沉变化规律及检测[J];北方交通;2006年01期

2 罗志威;;沥青路面弯沉变化分析及检测[J];广东科技;2006年02期

3 包正荣;;沥青路面弯沉值的变化及测试[J];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4 关宏信;程海潜;;接缝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测试方法探讨[J];中外公路;2007年02期

5 侯志芳;常天冰;;沥青路面弯沉变化及测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6 李金定;;沥青路面弯沉变化及测试[J];经营管理者;2009年16期

7 杨志东;;沥青路面弯沉变化及测试[J];建筑技术开发;2009年07期

8 王玲红;;平整度测试车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与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06期

9 唐东存;;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10 高海欣;马祥禄;;城市发展与智能交通——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更有尊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曹获;;高速公路路面自动检测技术[A];第二届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红兵;;公路养护质量检测技术[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东洲;;曲箱梁桥冲击系数测试及理论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桑丽;范青蓝;郭艳梅;秦玲;吴鹏;;旅行时间数据采集及预测技术综述[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谭红平;陈金鹰;杨俊;;车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安立广 李晓明;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技术研究通过验收[N];陕西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户星;车联网环境下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左永霞;路面破损智能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向郑涛;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建模及实时诱导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广健;面向安全应用的车联网机会广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强;路基路面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D];长安大学;2002年

3 吴斌;汽车移动物联网通信平台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史国旺;iVIS-SIM车联网集成仿真平台设计及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杨永军;面向资源共享的车联网可靠路由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郭艳红;快速无损检测设备在高等级公路路面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张立成;面向车联网的车载智能终端研究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2年

8 吴忠金;基于车联网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识别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陈t,

本文编号:1909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09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