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区间隧道设计的特点与难点

发布时间:2018-06-16 16:45

  本文选题:盾构隧道 + 下穿房屋 ; 参考:《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11期


【摘要】:结合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区间隧道的设计,针对盾构隧道下穿沿线大量房屋,深入研究不同房屋建筑的沉降控制标准、盾构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参数、盾构掘进参数、监控方案等,提出了明确的保护实施方案;对线路绕避桥梁、桥梁拆除和盾构机直接切割桥桩方案做了技术比选,重点介绍盾构机切割桥桩的实施要求如盾构机刀盘改造、桥梁截桩保护、掘进施工和盾构隧道加强措施等;对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根据城际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不同的沉降控制标准,研究制定了不同的加固方案,结合铁路站场改造协调制定了具体的加固实施方案。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shield tunnel of Suzhou Rail Transit Line 2, aiming at a large number of houses passing through the tunnel under shield tunnel, the settlement control standards of different building buildings, the parameters of synchronous grouting and secondary grouting of shield tunneling, the parameters of shield tunneling are studied in depth. The monitoring scheme and so on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technical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the route around the bridge, the bridge removal and the direct cutting of the bridge pile by the shield machine are mad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hield machine cutting bridge pile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hield machine cutter head are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ettlement control standards of intercity high speed railway and common speed railway, different reinforcement schemes are studied and worked out for the shield tunnel under the railway station yard, such as bridge truncated pile protection, tunneling construction and shield tunnel strengthening measures, and so on,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ettlement control standards of the inter-city high-speed railway and the common speed railway, Combined with the railway station yard reconstruction coordinated the formulation of specific reinforcement implementation plan.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肖立;张庆贺;;盾构长距离下穿铁路股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岳鹏飞;戴泉;何炬;;盾构施工下穿建筑桩基的影响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2年03期

3 毛远凤;沈宇鹏;马建南;刘晓楠;;地铁盾构下穿高速公路的路面变形特征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08期

4 龚彦峰;胡威东;梅江兵;;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盾构法区间隧道技术总结[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11期

5 张庆贺,朱忠隆,杨俊龙,朱继文;盾构推进引起土体扰动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6期

6 张云,殷宗泽,徐永福;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7 傅德明;李毕华;马忠政;;软土盾构直接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J];中国市政工程;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良;刘涛;;盾构穿越复杂地段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黄卫;汪志刚;;盾构机穿越花岗岩球状风化体时掘进参数的控制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侯志奎;张智博;;盾构隧道施工位移控制技术[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4 李鹏程;;盾构隧道管片受力与变形研究[J];安徽建筑;2008年05期

5 廖少明,侯学渊;软土盾构法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最新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1998年S1期

6 林永国,廖少明,刘国彬;地铁隧道纵向变形影响因素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7 黄钟晖,廖少明,刘国彬,侯学渊;软土盾构法隧道管片接头位置的优化研究[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8 丁春林,刘建国,宫全美,肖广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方法比较[J];地下空间;2001年03期

9 丁春林,肖广智,朱世友,周顺华;盾构施工引起隧道围岩和地面路基变形的预测分析[J];地下空间;2002年01期

10 汤漩,黄宏伟;盾构隧道衬砌设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德玉;邹凤楼;吴瑞明;;掘进机电液推进系统控制地表沉降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宋书显;;盾构机下穿火车站的措施与控制[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立;;粘土层中泥水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红军;;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法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管理[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世彦;;杭州软弱土层盾构穿越民房技术措施的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翟志国;黄学军;;城市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关键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孟海峰;刘江涛;李世君;;土压平衡盾构富水粉砂地层进、出洞常见问题分析[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熠;沈张勇;李芹峰;;上海地铁某受损运营隧道结构防水及加固综合治理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魏新江;魏纲;丁智;;盾构施工与邻近不同位置建筑物相互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秦建设;虞兴福;钟小春;朱伟;;黏土中盾构开挖面变形与破坏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开荣;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掘进与对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蒙晓莲;大坡度小半径线路情况对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及管片受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孙谋;盾构隧道进出洞土体颗粒渐进破坏模式分析及加固精细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章荣军;土体开挖引起的邻近受荷桩基附加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6 韩日美;浅埋土质隧道特性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赵宝虎;冲击问题实验应力分析与盾构始发反力架监测[D];天津大学;2009年

8 魏少伟;基坑开挖对坑底已建隧道影响的数值与离心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邓孔书;土压平衡盾构推进系统特性及布局优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於昌荣;砂砾地层盾构施工注浆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建;面向纠偏工况的盾构机载荷模型及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博;上海地铁8号线管壁位移实时监测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金蕾;地铁地下隧道形变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彭戢放;浅埋暗挖法开挖地铁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胡达;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赵玉勃;庆春路过江隧道基坑围护监测分析与盾构推进土体应力计算[D];浙江大学;2011年

7 蔡恒;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管片—结构接头连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唐一丰;海底隧道盾构对接地层稳定与施工过程管片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牛淑慧;安晋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及安全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宇;软土地区近距离下穿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分析[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红波;何锡兴;蒋建军;蔡来炳;;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识别与应对[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2 田海波;宋天田;;轨道交通9号线下穿铁路工程风险及对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佘才高;;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的安全措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4期

4 曹剑峰;韦凯;;软土地区盾构下穿铁路地表变形规律研究[J];甘肃科技;2008年04期

5 璩继立,葛修润;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沉降槽的特征分析[J];工业建筑;2005年01期

6 李围,何川;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设计分块的探讨[J];隧道建设;2003年06期

7 宋克志;潘爱国;;盾构切削刀具的工作原理分析[J];建筑机械;2007年03期

8 杨天亮;李新;董金奎;李永涛;;地铁盾构铁路下推进引起的地面沉降分析[J];矿山测量;2009年01期

9 裴利华;;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12期

10 陈学军;邹宝平;邝光霖;崔晓艳;;盾构隧道下穿深圳滨海大道沉降控制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季亚平;考虑施工过程的盾构隧道地层位移与土压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刘红兵;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三维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恒;下穿立交桥盾构隧道掘进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徐希磊;某地铁盾构穿越国铁天津站影响及施工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尉铭强;铁路站场排水系统设计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06期

2 罗法水;;拓扑变换在铁路站场平面辅助设计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6年03期

3 赵雁;钟雁;王福田;;铁路站场拓扑数据生成方法研究与实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5期

4 姚旭东;刘吕清;陶云辉;;铁路站场改造施工多目标优化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6期

5 余治录;;铁路站场转线合龙测量方法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08年S1期

6 易贵生;;铁路站场灯桥照明优化改造方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31期

7 李立军;秦万军;冯士勇;;困难条件下铁路站场改造方案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年20期

8 张天祖;吕兴寿;;铁路站场平面图中主要元素的自动识别算法[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董志保;;铁路站场隔开设备技术改造对策与方案[J];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13年03期

10 ;铁路站场照明技术、设施及有关标准制修订暨铁路站场照明设施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铁道标准设计;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毛宁;;铁路站场工程数量自动化计算的研究[A];第十二届铁路站场枢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焱歆;张继杰;;铁路站场真空卸污系统概述[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环境保护委员会给排水学组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3 曾凤柳;邱慧;沈骏;;铁路站场真空卸污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环境保护委员会给排水学组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4 王安会;何宏胜;;三维排水柔性生态加筋土结构在某高铁站场路基施工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软土路基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卢昌仁;;青藏铁路站场路基排水措施探讨[A];第十二届铁路站场枢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兵和;;铁路站场横断面设计系统的开发[A];第十二届铁路站场枢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李晓兰;电气化铁路站场片区分区规划进行听证[N];玉溪日报;2011年

2 记者 贾超时;支持大庆地区铁路站场建设[N];大庆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雪婷;铁路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李鼎波;铁路站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任南杰;铁路站场平面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郑蓓蓓;基于GIS的铁路站场行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樊玉明;基于北斗-INS组合的铁路站场列车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27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27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9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