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中下游航道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4 10:57
【摘要】: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水沙条件,进而影响洲滩演变,两者均会对航道产生影响。基于实测资料分析表明:三峡建库后,水沙过程变化有利于航道条件好转,具体表现为,最小流量增加、最枯水位抬高,浅滩冲刷时间延长,沙量减少加快浅滩冲刷,增加了航槽水深;三峡建库后,崩岸、切滩更为频繁,低滩呈较为明显的萎缩趋势,但并非所有的洲滩变形均会导致水道碍航,只有当归槽河宽超过某一临界河宽时,洲滩变形才有可能导致浅滩碍航,长江中下游临界归槽河宽为900~1900m,随设计水位及航道尺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Abstract]:The water storag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anges the conditions of water and sedimen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n affects the evolution of the beach, both of which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channe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easured data, it is shown that the varia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 process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channel condition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hich shows that the minimum discharge is increased, the maximum dry water level is raised, the time of shoal erosion is prolonged, and the amount of sediment is reduced, and the erosion of shoal is accelerated. The depth of the channel is increased;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bank collapse and beach cutting are more frequent, and the low bank has a more obvious shrinking trend, but not all the beach deformation will cause the navigation of the waterway. Only when the width of the Danggui trough river exceeds a critical river width,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each may lead to the obstruction of shoal navigation. The width of the critical return channel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900 ~ 1900m, which varies with the design water level and the channel scale.
【作者单位】: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42900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8BAB29B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9109)
【分类号】:TV62;U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熊治平;三峡建库前后上荆江浅滩演变分析及预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唐金武;邓金运;由星莹;汪飞;;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预测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宫平;杨文俊;;三峡水库建成后对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关系变化趋势初探 Ⅱ.江湖关系及槽蓄影响初步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06期

4 朱玲玲;张为;葛华;;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典型分汊河段演变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5期

5 黎礼刚;;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崩岸统计及存在的问题[J];水利水电快报;2007年02期

6 李宪中,陆永军,刘怀汉;三峡枢纽蓄水后对荆江重点河段航道影响及对策初步研究[J];水运工程;2004年08期

7 刘怀汉;李文全;付中敏;;宜昌—城陵矶河段近期航道演变及治理对策[J];水运工程;2005年12期

8 蔡大富;;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上下游航道条件变化分析[J];水运工程;2006年12期

9 唐金武;邓金运;由星莹;杨云平;;长江中游航道的临界归槽河宽[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思陈;许光祥;文传平;;三峡库区支流航道技术等级定级及其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付中敏;郑惊涛;王平义;刘怀汉;韩婷;;边滩对弯曲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李长安;杨则东;鹿献章;邵磊;王节涛;;长江皖江段岸崩特征、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J];第四纪研究;2008年04期

4 黄群;孙占东;姜加虎;;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位影响分析[J];湖泊科学;2011年03期

5 薛兴华;袁龙义;;河流景观生态学视角下三峡工程对荆江河段的生态效用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王博;姚仕明;岳红艳;;基于BSTEM的长江中游河道岸坡稳定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1期

7 赖锡军;姜加虎;黄群;;三峡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汛末水位影响——2006~2011年实例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8 黄明;吴行行;严新平;;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水位变动对三峡库区航道变化影响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6期

9 赵琳;李义天;孙昭华;;水沙过程对道人矶-杨林岩顺直分汊河段洲滩演变影响初步研究[J];泥沙研究;2013年04期

10 王延贵;匡尚富;;河岸崩塌类型与崩塌模式的研究[J];泥沙研究;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军凯;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规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厚忠;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行行;三峡库区滚装船运输安全人为因素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旭辉;近40年来长江水沙变化背景下的长江口海岸线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李二明;水沙变化对沙市河段河床形态影响机理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1年

4 黄莉;监利河段水沙变化及其对该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影响机理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8年

5 邓彩云;监利河段水沙变化与航道整治相互适应影响机理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0年

6 肖艳;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生态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卓雄;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演变机理及航道治理措施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文畴;长江分汊河道口门水流及输沙特性[J];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报;1987年01期

2 许炯心;边界条件对水库下游河床演变的影响——以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为例[J];地理研究;1983年04期

3 尤联元;分汊型河床的形成与演变——以长江中下游为例[J];地理研究;1984年04期

4 别必雄,徐卫亚,谢守益,蒋晗;长江宜都河段茶店崩岸机理与防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5 陆永军,刘建民;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演变与整治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7期

6 夏军强,王光谦,吴保生;平面二维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数学模型[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4年S1期

7 梁志勇,尹学良;冲积河流河床横向变形的初步数学模拟[J];泥沙研究;1991年04期

8 江凌;李义天;张为;;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演变趋势探析[J];泥沙研究;2006年03期

9 殷瑞兰;张美德;;论沙市河段主泓南移的趋向性[J];泥沙研究;2008年01期

10 朱玲玲;李义天;孙昭华;葛华;;三峡蓄水后枝江-江口水道演变趋势初步分析[J];泥沙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华;水库下游非均匀沙输移及模拟技术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路军;长江中下游崩岸机理的大型室内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军;郭珊;黄伟杰;;虎门港淡水河进港航道工程水流泥沙试验探讨[J];珠江水运;2007年07期

2 ;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长江宜昌航道处挂牌[J];中国水运;1998年01期

3 ;航道工程[J];水路运输文摘;1998年03期

4 ;航道工程[J];水路运输文摘;2000年11期

5 ;航道工程[J];水路运输文摘;2000年01期

6 ;航道工程[J];水路运输文摘;2001年08期

7 ;航道工程[J];水路运输文摘;2000年08期

8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J];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12期

9 ;航道工程[J];水路运输文摘;1998年08期

10 ;航道工程[J];水路运输文摘;199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秀存;李耀先;张永强;;ENSO事件对广西气候的影响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张国桃;林勇;王英;;变化环境对鉴江流域水文要素变化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C];2005年

3 张国桃;林勇;王英;;变化环境对鉴江流域水文要素变化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4 张苗;李坤成;卢洁;;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质子磁共振波谱的影响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罗冬梅;刘大锰;车遥;;核心期刊评价与期刊编辑工作[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传民;束学道;胡正寰;;辊径比对楔横轧大小轴中心破坏的影响分析[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王海东;张健;;阜阳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王远飞;陆涛;宓伟杰;朱海燕;邵德民;鲁小琴;冯景贤;;基于构件GIS技术的热带气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姜丽萍;蔡福满;杨晔琴;陈军;;不同持续压迫时间对早期压疮的缺血-再灌注影响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周健;丛林;;相对海平面上升对上海沿海重大工程的影响分析[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顾惠忠;司法支持意义重大[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康义瑶;加强BIA研究刻不容缓[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张亚雄;2004: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N];经济参考报;2004年

4 通讯员 孙学明 记者 施晔;江海港区首建5万吨级海轮泊位[N];南通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吴婷竹邋吕建伟;嘉兴建成绿色环保航道[N];中国水运报;2008年

6 德邦证券研究所 陈东邋张帆 吴炳华;明晰风险 洞察机遇[N];证券时报;2007年

7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丁大志;港口30万吨级航道工程获省批[N];连云港日报;2008年

8 乔玉刚;疏浚骄子的“成才”沃土[N];中国水运报;2009年

9 彭伏阳;郑麦升势将再现 [N];期货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谭e,

本文编号:2309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09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