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电磁阻尼器对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
[Abstract]:The effective damping technology of stay cabl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cable-stayed bridges. The new technology of cable vibration reduction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dampers is studied.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damper are first tested, and then an electromagnetic damper-model cable-stayed cable damping test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The effect of the installation height of dampers and the ratio of linear to rotating motion on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of cables i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damper can achieve better control effect on the first five in-plane vibration modes of the test cable, and the higher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is, the greater the transmission ratio is, the better the control effect i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uperior damping effect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viscous damping and negative stiffnes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dampers.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214,91215302)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B560009)
【分类号】:U44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修勇,陈政清,高赞明,倪一清;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J];工程力学;2002年06期
2 钱雪松,艾永明;斜拉桥拉索的减振措施[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6期
3 程华才;朱雨林;孙汉超;;斜拉桥拉索减振阻尼器工作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6年01期
4 胡贵琼,汪正兴;斜拉桥斜拉索减振的试验研究[J];国外桥梁;2000年02期
5 王修勇,陈政清,何旭辉,陈勇,黄方林;洞庭湖大桥风雨振减振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02年02期
6 郑万山,刘健新;大跨径斜拉桥拉索致振原因与减振装置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1期
7 刘海卿;李子广;;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参数对结构减震效果影响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解荣;;论斜拉桥斜拉索阻尼减振器施工技术[J];山西交通科技;2007年06期
9 蒋建军,李建中,范立础;桥梁板式橡胶支座与粘滞阻尼器组合使用的减震性能研究[J];公路;2004年11期
10 王可利;陈伟民;唐旭东;;汽车磁流变液阻尼器特性分析与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涛;陈彦江;闫维明;李勇;程建旗;黄飞鸿;;复合式金属型阻尼器在高架桥减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余德举;孙利民;董学武;;大跨度斜拉桥拉索阻尼器减振效果实测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殷海军;王志强;胡世德;;连续梁桥设置阻尼器参数分析[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4 段玉凤;;液体粘滞阻尼器的研究和试验[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钱雪松;;斜拉桥拉索的减振措施[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时晨;孙利民;周海俊;何鹏;;考虑非线性和刚度影响的斜拉索阻尼器参数优化[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7 楼文娟;孙炳楠;倪一清;高赞明;;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索风振的控制效果[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余康烨;杨文兵;;中跨斜拉桥拉索振动及其抑振研究[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薛晓锋;李哲;张敏红;;斜拉索风振控制阻尼器模糊综合评价[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冯云成;刘士林;吴永昌;宋松林;;珠江黄浦大桥北汉独塔斜拉桥设计[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盛芳;上海长江隧桥结构贯通[N];建筑时报;2008年
2 李继成;世界最大隧桥工程——上海长江隧桥昨日结构贯通[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张艳;长江南隧北桥昨携手相连[N];文汇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徐登林;“难缠”路段 挑战三大地质难题[N];四川日报;2010年
5 ;天兴洲大桥:奠基中国第四铁路枢纽[N];湖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国辉;公路桥梁减隔震装置力学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王修勇;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新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左晓宝;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斜拉索减振控制的试验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亓兴军;桥梁减震半主动控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李正英;大跨度拱桥地震反应特性及减震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刘金龙;地震作用下多塔斜拉桥失效模式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史志利;大跨度桥梁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与MR阻尼器控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邬U喕,
本文编号:2311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1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