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红砂岩路基土动态模量影响因素及预估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3 10:26
【摘要】:为研究红砂岩路基土动态模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重复加载三轴试验。结合红砂岩路基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动态模量,分析偏应力、体应力和含水率对红砂岩路基土动态模量的影响;采用三参数复合模型进行回归,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实体工程现场检测,建立室内试验动态模量与现场检测动态模量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模量随体应力(或围压)增大而增大,随偏应力增大而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动态模量呈先增大后逐步减少的趋势。三参数复合预估模型与试验检测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此外,红砂岩路基土室内试验动态模量与现场检测动态模量具有良好的回归关系,室内试验动态模量与现场检测动态模量可以实现有效换算。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dynamic modulus of red sandstone subgrade soil, triaxial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laboratory.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ulus of red sandstone subgrade soil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the effects of deflection stress, bulk stress and moisture content on dynamic modulus of red sandstone subgrade soil are analyzed. Th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ynamic modulus of indoor test and the dynamic modulus of in-situ testing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and field testing of solid engineering by using a three-parameter composit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modulu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body stress (or confining pressur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flection stress, and the dynamic modulu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parameter composite prediction model and the test results. In addition, there is a good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ynamic modulus of the laboratory test and the dynamic modulus of the field test of the red sandstone subgrade soil, and the dynamic modulus of the indoor test and the dynamic modulus of the field test can be converte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075) 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开放基金(kfj130201,kfj100203)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2C0006)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凌天清,王士杰,许志鸿,吴晓峰;路基土重复三轴试验研究结果及其本构模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陈宇亮;徐远明;王新武;;基于动弹性模量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技术[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3 查旭东;;PFWD快速检测路基模量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4 徐艳玲;唐伯明;谢国栋;朱洪洲;;不同含水率下应力级位对粘性土动回弹模量的影响[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5 段丹军,查旭东,张起森;应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测定路基回弹模量[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6 凌建明;陈声凯;曹长伟;;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7年04期

7 邱欣;钱劲松;张世洲;;基于基质吸力的粘性路基土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3期

8 陈声凯;凌建明;罗志刚;;路基土回弹模量应力依赖性分析及预估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9 蒋爵光;李隽蓬;钱惠国;朱永林;;红砂岩工程性质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随原;罗志刚;;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2 凌建明;苏华才;谢华昌;官盛飞;;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3 查旭东;杨博;王彬;陈武;;应用动态圆锥贯入仪快速检测土基压实性能[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1期

4 陈宇亮;徐远明;王新武;;基于动弹性模量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技术[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5 高社林;;皖南山区某高速公路红砂岩特性及其路基施工工艺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年03期

6 王波;李天斌;;公路桥涵台背回填及处治技术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4期

7 刘俊锋;徐科;李智;王端宜;;利用PFWD评价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8 张志文;;路面弯沉测试新技术[J];湖南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9 丁学峰;邓鲲;李跃军;;PFWD在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10 张培云;;论含水量的控制在路基压实中的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跃东;;路基回弹模量现场检测技术研究综述[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季青;谭兴福;;便携式落锤弯沉仪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猛;;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维修质量控制要点分析[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肖军华;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俊;湖南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向一鸣;季节冰冻区道路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及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弋晓明;基于土基耐久性的路基与半刚性基层间的过渡层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黄文通;北美岩沥青及其混合料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孟美丽;基于频率和温度的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爱辞;基于离散元的土石混合料动力特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博;应用DCP快速检测土基压实质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贾聿卿;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国峰;基于重载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修维宁;紫色土丘陵山区田间道路基工程设计[D];西南大学;2011年

6 汪学斌;压实度在线检测技术应用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范磊;基于PFWD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雒妞丽;路基湿度状况调查及排水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张娜;填土路基刚性指标及其快速检控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武强;公路路基填料长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天清,王士杰,许志鸿;柔性路面非线性分析中的几个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2 王端宜,黄耕,朱一鸣;手持式落锤弯沉仪用于路基强度评价的尝试[J];公路;2002年09期

3 陈声凯;凌建明;张世洲;;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室内试验加载序列的确定[J];公路;2006年11期

4 王旭东,秦勤,平长德;一种动态弯沉盆的模量反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1999年01期

5 赵建三,李亭;瑞雷波法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无损检测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查旭东,王秉纲;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路面模量反算[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7 查旭东;路面结构层模量反算方法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8 段丹军,查旭东,张起森;应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测定路基回弹模量[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9 凌建明;陈声凯;曹长伟;;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7年04期

10 冉武平;阿肯江·托呼提;李玲;;含水量对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分析[J];路基工程;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覃绮平;土基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小革;张淑泉;黄斌;梁娟;;沥青稳定碎石动态模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6期

2 傅燕峰;胡亚风;;掺钢渣粉的水泥稳定碎石动态模量试验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年02期

3 张继栋,王云剑,庞士荣,张福悦;纤维复合材料动态模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宇航学报;1981年04期

4 包桂钰;;沥青稳定碎石的动态模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3期

5 曾胜,吴,

本文编号:2351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51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