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路径流量唯一性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7 17:52
【摘要】:传统静态交通分配方法无法获得稳定且唯一的路径流量解,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使用比例一致性条件。如果该条件能在实际路网中被证实(近似)成立,可为该条件的应用扫清理论上的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基于路径流量分析结果中广泛存在的不唯一性问题。利用广东省高速公路路网数据,对符合比例一致性条件的路径对流量,基于最小二乘法构造特定的F统计量进行F检验,并通过诊断分析排除异常值的干扰。结果显示:对广东省高速公路路网中符合条件的路径对流量分3种情况进行分析验证,得到相应的F观测值分别为5 995.601 2,1 324.274 7和699.549 4。这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均能通过F检验,即比例一致性条件在实际路网上是存在的。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tatic traffic assignment method can not obtain a stable and unique path flow solution. One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use the proportional consistency condition. If this condition can be proved (approximate) in the actual road network, it can clear up the theoretical obstac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dition, and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non-uniqueness which exists widely in the results of path flow analysis. Based on the data of highway network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F-test of the special F-statistic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for the flow of the path which accords with the proportional consistency condition,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outliers is eliminated by diagnosis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sponding F observations are 5 995.601 2, 1 324.274 7 and 699.549 4, respectively. This show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ignificance level is 0.05, all can pass the F-test, that is, the proportion consistency condition exists in the actual road network.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4188)
【分类号】:U49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郁葱;欧阳翔;;基于高速公路收费站记录信息的路网流量获取[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年06期

2 谢兰;高东红;;非线性回归方法的应用与比较[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莉芸;赵健梅;;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选择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邵献伟;王红歌;张文斌;;男子下体静态体型分类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解林坤;强明礼;何蕊;张旭良;;蔗渣纤维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研究[J];包装学报;2009年01期

4 白雪,王洪卫;住宅产业综合测度方法研究——基于恩格尔系数与人均住房面积模型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5 吴建民;徐家文;吴锐;;铝合金电解加工工艺特性实验研究[J];材料工程;2008年08期

6 杨晓红;陈忠安;;焊接钢梁疲劳寿命及其参数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吴再兴;赵仁杰;;用木材测湿仪测量竹篾含水率的研究[J];中国人造板;2006年07期

8 徐继红;张文斌;;Incorporation of Cutting for Customized Suits[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2006年04期

9 董满才,芮筱亭;多管火箭弹着点分布特征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04期

10 祝逢春;王晓鸣;崔大伟;姜红波;朱丽娴;;航空弹药失效分布拟合方法比较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付以贤;田玉基;;国家体育场屋盖结构的风压极值分布[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文飞;胡杰;;新纤L-10生物抛光工艺优化[A];康地恩杯第八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寇玮;凌小静;施泉;;拥挤收费与路票交易在缓解交通拥挤中的应用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晓雷;苎麻牵切纺纱关键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姚佛军;中国典型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张连义;锡林郭勒草地牧草产量遥感监测模型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5 常天海;铁路危险品货场中静电危害模型及其防护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琨;基于移动源数据的城市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准;含柔性固体的两相流动及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汪蔚;PHBV-g-PVP接枝共聚物及其药物缓释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D];东华大学;2008年

9 李莹;公路钢桥疲劳性能及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徐继红;服装廓体松量与面料力学性能相关性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高精度数控刀具视觉检测算法研究及误差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2 洪健;男西服样版细部优化及虚拟显示评价[D];东华大学;2010年

3 张兴;冲击条件下铁路货物纵向惯性力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宋芳;玉米收获机秸秆切碎刀的试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吕美锦;广义双曲Lévy模型下的期权定价及实证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宋文超;江西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7 牛志春;青海湖环湖地区草地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卫国;干旱区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生物量估算研究——以新疆阜康绿洲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9 潘东芳;低粘度建筑结构胶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张春;艾友矿106采区村庄下开采方案的设计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邹永贵;魏来;;带多约束条件的最优路径选择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8年05期

2 王勃;贾克斌;;基于视频分析的车流量综合检测算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1期

3 梁磊;;两点间所有路径的遍历算法[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4 郑洲顺,普乐;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一种迭代解法[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2年01期

5 袁新生,龙门;非线性曲线拟合的三种软件解法之比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忠英;嘉陵江20世纪90年代以来径流量锐减现象分析[J];四川水利;2004年05期

2 卢晓宁;邓伟;栾卉;翟金良;;近50年来霍林河流域径流量演变规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S1期

3 史辅成,慕平,王玉峰;黄河流域下垫面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讨论[J];人民黄河;2005年01期

4 张荔;孙艳群;林金辉;曹礼梅;王晓昌;楠田哲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流域径流量计算的方法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5 王霞;夏自强;唐志坚;;黄河下游生态径流量计算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饶大义;;帕卡特水电站设计径流量计算[J];小水电;2010年06期

7 王振龙;陈玺;郝振纯;王式成;孙乐强;崔蕾;;淮河干流径流量长期变化趋势及周期分析[J];水文;2011年06期

8 刘珍环;曾祥坤;;深圳市不透水表面扩展对径流量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3年03期

9 王振海;李传哲;于福亮;徐征和;赵娜娜;;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研究进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年01期

10 段新光;郝丽娟;栾芳芳;;密云水库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特征分析[J];北京水务;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玲玲;王金花;刘红梅;王云璋;左仲国;陈江南;;黄河上游兰州站径流量的历史变化分析[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康玲玲;董飞飞;王昌高;王云璋;;黄河花园口站汛期径流量未来趋势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国宏;;近60a黄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A];S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C];2012年

4 袁杰;董立新;朱金亮;白昊阳;韩旭;;近50年来松花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规律研究[A];2012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专刊[C];2012年

5 乔光建;;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量演变相关性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葛朝霞;曹丽青;顾月红;强学民;;气象因子对月径流量预报效果影响的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刘明春;史志娟;秦三杰;;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西营河为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8 张建兴;马孝义;赵文举;屈金娜;;基于生命旋回神经网络的径流量预测模型[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楚泽涵;袁祖贵;;黄河径流量、输沙量与入海口生态环境问题探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阴法章;王光生;杨广云;张建新;;北方河流月径流量预测[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贾立君;我国每年融掉一条黄河[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屠新武 三门峡水文水资源局总工程师;略论渭河沿程水沙衰减原因及对黄河的影响[N];黄河报;2008年

3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沈国舫;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中)[N];科技日报;2000年

4 屠新武;泾渭分明今何在[N];黄河报;2008年

5 陈永奇;黄委发布《2005年黄河泥沙公报》[N];黄河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邓丽;大旱冲击波:南水北调西线争议加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本报记者 罗艾宇;铜仁市对锦江河进行综合治理[N];铜仁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宏权;张家口市永定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勇;黑河上游地区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颖;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区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3 刘晓玲;渭河下游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跃华;嘉陵江流域径流量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2年

5 张晓娅;近6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商玲;基于HIMS模型的西营河流域径流量估算[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7 宁翔;安宁河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文彬;汤旺河流域气候变异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李雯;泾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徐根生;玛纳斯河上游积雪变化及其与径流量相关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6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36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