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车交通荷载作用下大跨拱桥动力响应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span arch bridge under the action of special heavy vehicle traffic load, the traffic data collected by the dynamic weighing system of a bridge on Xuan Da Expressway in Hebei Province in recent 3 years are based on the traffic data collected by the dynamic weighing system of a bridge on Xuan Da Expressway in Hebei Province. The traffic load conditions of special heavy vehicles are defined and extracted, and then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heavy vehicles under traffic load condi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total mass of vehicles under each special heavy vehicle traffic load condition are analyzed. The spatial dynamic response of long-span arch bridge under special vehicle traffic load is calculated by using random traffic flow-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analysis software, and the response of long-span arch bridge under special heavy vehicle traffic load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design vehicle load in the old and new bridge c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inition of the design load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arch bridge is more conservative in the new code, and only a very small number of the response of the traffic load condition of the special heavy vehicle exceeds the response of the design vehicle load in the measured traffic load condition. For the long-span arch bridge, the design vehicle load in the new bridge code can fully consider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ost heavy vehicle traffic loads on the overall stress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064)
【分类号】:U448.22;U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万水;马麟;院素静;赵盛民;;路面粗糙度非一致激励对车桥耦合振动系统响应影响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2 宗雪梅;胡大琳;高军;;桥梁超重荷载与限载标准的确定[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王达;韩万水;黄平明;刘剑;;桥面平整度对大跨度悬索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磊;张建仁;;基于平衡更新过程的既有桥梁车辆荷载效应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5期
5 杨琪;黄建跃;阮欣;石雪飞;;基于WIM数据的桥梁实际汽车荷载效应的研究[J];公路工程;2010年04期
6 夏樟华;宗周红;李嘉维;孙建林;;基于健康监测系统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移动荷载识别[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5期
7 韩万水;李彦伟;乔磊;赵永祯;杜群乐;;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的移动荷载识别[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1期
8 韩万水;马麟;汪炳;院素静;武隽;;随机车流-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精细化分析与动态可视化[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森;闫维明;陈彦江;何浩祥;;用于大跨度桥梁承载力评估的车辆荷载修正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王松根;李松辉;;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的可靠性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10期
3 陈亚亮;;钢筋混凝土加劲桁梁式悬索桥车桥耦合振动特性分析[J];福建建筑;2012年11期
4 许华东;;车辆作用下桥梁冲击系数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熊涛;;车辆荷载作用下公铁两用桥梁的疲劳分析[J];建材世界;2014年02期
6 殷新锋;刘扬;蔡春声;彭晖;;轮胎接触面对车-简支梁桥耦合振动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张文会;关强;邓红星;李胜琴;;车辆装载几何参数超限识别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8 孙胜江;徐建炜;韩万水;梅葵花;;随机车流作用下T梁桥的整体刚度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9 司慧军;;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评估中的可靠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01期
10 易晋生;顾安邦;王小松;;桥面不平度的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震;刘彦飞;黄丹;;公路车辆超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潘玲;项目级桥梁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相关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小森;大跨度斜拉桥全寿命健康监测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高博;公路计重收费标准确定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杜斌;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可靠度与寿命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王涛;高速公路桥梁交通荷载调查分析及仿真模拟[D];长安大学;2010年
6 罗玲;基于可靠度理论和实测交通数据的纵向折减系数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7 党栋;公路桥梁设计荷载及其组合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王蕾;大跨刚构—连续梁桥结构性能的运营环境影响与规律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周勇超;地震及汽车作用下长大混凝土桥梁振动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品德;薄壁高墩公路梁桥结构力学性能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牟萍;车辆横向位置随机对桥梁空间响应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3 程永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防排水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梁玉照;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标准值取值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孙婧;中小跨径梁桥荷载基本组合分项系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邵样林;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箱梁腹板开裂实例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皮映星;交通荷载下浅埋隧道围岩和衬砌工作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8 周键炜;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的试验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丁丁;大跨径桥梁车辆设计荷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闫明;增设弹性支承加固桥梁设计理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岭,陈鸿天,罗绍湘;移动车载识别的两种解法及其试验验证[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2 朱军华;余岭;陈敏中;Chan T.H.T.;;移动荷载识别的一种快速算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2期
3 陈震;余岭;朱军华;;基于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2期
4 肖艳军;李建勋;;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滤波在探地雷达中的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5 索清辉,钱永久,张方;对公路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时可变荷载取值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5期
6 李忠献;陈锋;王波;;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桥上移动荷载分阶段识别方法[J];工程力学;2008年09期
7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课题组;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J];公路;1997年03期
8 李嘉维;夏樟华;宗周红;;高速公路桥梁车辆荷载模型分析[J];公路;2010年07期
9 徐永能,李旭宏;基于路面可靠度的高速公路超载运输管理经济评价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10 王磊;张建仁;;既有公路桥梁不同车辆荷载连续到达过程模拟[J];中外公路;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万水;风—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振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马麟;考虑驾驶员行为的风—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振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王涛;高速公路桥梁交通荷载调查分析及仿真模拟[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宗雪梅;重载道路桥梁安全性评定与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乔磊;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多梁式桥梁移动荷载识别[D];长安大学;2010年
3 院素静;公路车—桥耦合典型车辆运动方程的建立及软件设计[D];长安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同炎;来斯脱A赫尔;张思让;;桥梁工程中的创造[J];中外公路;1982年03期
2 方明山;20世纪桥梁工程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J];桥梁建设;1999年01期
3 李学文,颜东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1期
4 姜守芳,李耀军,王常松;房屋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理论的异同[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3期
5 朱曲平;曾德荣;王雷;张庆明;;桥梁美学设计及其进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2期
6 殷惠光;王景全;李志刚;;FRP桥面板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何春龙;杜德荣;卢彭真;;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06期
8 杨金纯;陈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06年04期
9 本刊编辑部;;中国十座特大型桥梁工程[J];建筑机械化;2006年05期
10 肖建平;顾啸;张贵武;;大口径超深钻孔灌注桩施工[J];铁道建筑;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2 金清平;;随机理论在桥梁可靠性分析中的运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前言[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4 吴铭汉;祝国华;李鹏;;梨温高速公路A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泽生;;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紫洞大桥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6 郭爱民;邹德辉;;我国桥梁用钢的现状及耐候桥梁钢的发展[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李士恩;;F.C.在桥梁工程的应用及其向大跨度桥梁发展的可行性[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8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9 郑凯峰;唐继舜;;全桥结构仿真技术和对新世纪大跨桥梁的作用[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龙永章;陈辉成;王林中;;G325国道龙江涌河桥加宽改建纵向缝处理方法[A];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剑 赵越超;五座新建改造跨汾桥梁工程有序推进[N];太原日报;2009年
2 记者 胡晓峰;中船股份虹桥枢纽桥梁工程首制分段完成拼装[N];中国船舶报;2009年
3 通讯员 吴永清 刘海明 本报记者 吴晋娜;打造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的创新平台[N];科技日报;2011年
4 ;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用钢发展状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5 记者 刘家铭;贵新隧道上半年贯通[N];福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瑶;让天堑变通途[N];贵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许琦敏;以柔克刚,大桥装上抗震关节[N];文汇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秀权;黄河见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9 记者 罗炜;谈山隧道昨日开工[N];黄石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曾实;成绵乐铁路首片箱梁提前灌注成功[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作用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姜浩;基于环境激励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4 刘文会;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阮欣;桥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黄健;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及其对周边建筑的环境振动[D];天津大学;2006年
7 耿波;桥梁船撞安全评估[D];同济大学;2007年
8 冉志红;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动力指纹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张杰;大跨度桥梁施工期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洪亮;路桥过渡段车路动力学分析及容许差异沉降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乐刚;大跨度斜拉桥动力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刘德作;单臂架起重机臂架结构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姜凯;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动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黄旭;泸州沱江龙西大桥100m边跨振动异常的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5 阳治群;异型拱桥动力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颜鹏飞;埋地管道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7 董少伟;沉箱式防波堤在随机模拟波浪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8 罗X;某斜拉桥动力性能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9 张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D];长安大学;2012年
10 丁嘉;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静动力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92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9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