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水镁石纤维混凝土在农村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4 21:13
【摘要】:进行了水镁石纤维混凝土农村公路路面工程应用试验,研究了低水泥标号、低水泥用量情况下水镁石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筛选了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了混凝土路面施工。研究发现,在低水泥标号、低水泥用量情况下水镁石纤维混凝土的性能仍能满足农村公路工程技术要求,且应用效果良好。水镁石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本相同,与无纤维的普通混凝土相比,水镁石纤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幅度减少,混凝土抗折强度高,材料成本降低。影响水镁石纤维水泥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矿粉掺量、集料级配、胶凝材料及纤维膏用量等。试验表明,较小的水灰比、较大的胶凝材料和纤维膏用量、掺加矿粉,采用合适的集料搭配等,均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test of brucit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brucit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rural highway pavement engineering is carried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ucit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erform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cement grade and low cement content are studied, and the optimum concrete mix ratio is selected. The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erties of brucit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can still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rural highway engineer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cement grade and low cement content,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goo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rucit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ordinary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ompared with ordinary concrete without fiber, the amount of cement in brucit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is greatly reduced,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high, and the material cost is reduc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perties of brucite fiber cement concrete are water-cement ratio, mineral powder content, aggregate gradation, cementitious material and fiber paste content.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all water-cement ratio, the larger amount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and fiber paste, the addition of mineral powder and the appropriate aggregate mix are all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ncrete strength.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陕西盛泰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
【基金】: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831881263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关博文;刘开平;陈拴发;;水镁石纤维道路混凝土工程应用对比分析[J];公路;2010年03期

2 付智;李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公路;2011年01期

3 吕文江;袁卓亚;刘开平;赵卫东;刘太军;梁东升;关博文;;水镁石纤维混凝土在高速公路隧道路面中的应用试验研究[J];公路;2012年12期

4 刘桂宾;傅日荣;逄鲁峰;张璐;;磨细矿粉对轻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2008年12期

5 刘t@;;微矿粉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J];今日科苑;2008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吕文江;袁卓亚;刘开平;赵卫东;刘太军;梁东升;关博文;;水镁石纤维混凝土在高速公路隧道路面中的应用试验研究[J];公路;2012年12期

2 袁智义;;纤维混凝土路面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年05期

3 张晓旭;仇玉良;刘开平;关博文;;水镁石纤维路面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的灰关联熵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3期

4 朱大权;魏建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有限元分析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S1期

5 邢进;;国外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和研究现状[J];交通标准化;2013年19期

6 李杰;;分析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3年32期

7 王秉纲,胡长顺;跨构造物路面结构修筑技术研究综述[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8 夏永旭;王秉纲;胡长顺;;涵洞、通道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9 牛开民;田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效疲劳温度应力系数[J];中国公路学报;200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关博文;刘开平;陈拴发;;水镁石纤维道路混凝土工程应用对比分析[J];公路;2010年03期

2 付智;;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技术新进展[J];中外公路;2009年02期

3 刘开平,周敬恩;水镁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3年03期

4 关博文;刘开平;赵秀峰;李连生;梁庆宣;;水镁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究[J];矿业快报;2008年06期

5 高培伟;杨传喜;林晖;;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对我国道路水泥发展的启迪[J];水泥工程;2008年01期

6 黄志义;吴珂;;长大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火安全性能[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8期

7 刘开平,王尉和,宫华,李连生;矿物材料及其纳米技术改造[J];中国矿业;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伟;;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J];江西建材;2011年02期

2 牛家杰;;改性乳化沥青在高速公路中的施工技术[J];工程与建设;2010年04期

3 许彪;夏国付;;农村二级公路改建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1期

4 杨科;苏沛沛;杨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倒装结构在云南省农村公路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7期

5 宋传中;郭红杰;;开封地区农村公路推广应用冷再生工艺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1年13期

6 肖忠宇;;乡道路基施工技术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04期

7 何希旺;;浅谈适用于农村公路的路面结构和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09年30期

8 申婧;邹越;;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初探[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9 吴刘中;;粉煤灰碾压混凝土在高等级路面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年02期

10 韩瑞民;弥海晨;;农村公路薄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伟;吕芝林;;洞坪工程双曲拱坝混凝土施工技术[A];湖北省中小水电建设与管理专委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2 徐玲芝;;时速200 km/h客运专线过渡段施工技术[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王作祥;;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悬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4 王剑峻;;井下钻孔贯通施工技术[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戴益华;林功宝;;夏热冬暖地区城市住宅外墙节能保温施工技术[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陆总兵;;论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与施工技术控制要点[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7 杨国升;陈建勋;朱计华;;孟家院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耿令强;;济钢大帷幕注浆定向钻孔施工技术[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9 张志建;陈日平;;深水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与设备在某工程中的应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10 胡贵松;;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施工技术[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任永华 连文科;永寿建养管结合推动农村公路快速发展[N];陕西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赫文芳;我市率先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N];大同日报;2010年

3 尉建华;漳县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有声有色[N];定西日报;2009年

4 记者 郑渊 见习记者 龙在宇;农村公路怎样修?有章可循[N];南充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代林;农村公路干线公路 恢复重建基本完成[N];四川日报;2010年

6 王卫标 周红华;广丰为农村公路系上“安全带”[N];上饶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杨克勤 庞莹;达州 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N];四川日报;2009年

8 林建东 梁云波 陈欢;武进137公里农村公路创建样板路[N];常州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周费;奉贤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全面推开[N];东方城乡报;2009年

10 记者 程颖;力争今年农村公路乡乡连接[N];平顶山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雪贞;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公路供给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马忠英;基于新农村视角的西部农村公路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乜堪雄;重庆农村公路发展的助推机理和困境突破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安学武;农村公路发展系统工程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梁国华;农村公路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李祝龙;公路钢波纹管涵洞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伍崇明;核工程抗强辐射屏蔽混凝土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邬毛志;利用钢管桩实施基础托换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郑良飞;恩施地区软岩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袁春毅;我国公路后评价若干拓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亚忠;重庆轻轨高精度PC轨道弯梁现场制作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张峰;双壁钢围堰施工桥梁基础在不同条件下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梁东升;水镁石纤维道路水泥混凝土工程配合比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戴建平;金筠铁路大坡道铺架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宋占波;深圳地铁浅埋暗挖施工技术[D];天津大学;2004年

6 李晓明;攀枝花市台洲商厦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李云飞;阿蓬江大桥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张凯强;微表处养护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正杰;混凝土结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及其可靠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孙少楠;转换层施工技术与方案决策[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93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93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1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