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废弃物在水稳碎石基层再利用技术研究
【图文】:
图 1.1 建筑废弃物1.2.1 组成建筑废弃物的组成成分很复杂,不同类型建筑物产生的废弃物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但其中各成分所占比例不相同。按照来源可分为: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建筑工地垃圾、装饰装修垃圾和建材生产垃圾。主要组成成分为:砂石块、渣土、碎块混凝土、废弃金属、废弃塑料等。表 1.1 为我国香港地区旧建筑物拆除废弃物和新建筑物建设施工废弃物数据一栏表。表 1.1 不同来源建筑废弃物组分调查表(单位%)成分 旧建筑物拆除 建筑施工沥青 1.61 0.13混凝土 54.21 18.42石块、碎石 11.78 23.87泥土、灰尘 11.91 30.55砖块 6.33 5.00沙 1.44 1.70
第一章 绪论风力分选设备对废弃物含水率高低很敏感,废弃物含水率设备工作效率影响较大,实践证明,废弃物含水率越高废弃物越难分开,分选效率大打折扣。经过研究,在粗选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之后设置烘干环节可以避免大必要的烘干,避免大块建筑废弃物对设备的损害。废弃物的破碎物的破碎方式:一般有两种,,机械破碎和物理破碎。机械即应用各种破碎机械进行破碎的一种方式,主要破碎机中,破碎机破碎的原理即利用机械作用于废弃物物块上的从而变成体积更小的物块。废弃物再生骨料生产流程外相关资料,目前常采用图 1.2 所示生产流程制备再生骨料的生产。块体破碎、骨料筛分是碎石骨料生产的成熟分选、洁净、冲洗等环节的工艺技术和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日本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J];陕西建筑;2000年02期
2 胡七丹;彭盈;;建筑废弃物文献综述[J];风景名胜;2019年05期
3 凤亚红;豆倩;;“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筑废弃物减量与资源化实施路径分析[J];环境工程;2019年01期
4 申东;;建筑废弃物填筑浅层路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年08期
5 王位军;;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几点思考[J];北方建筑;2017年06期
6 熊征;胡晨;;武汉市建筑废弃物产量分析及其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04期
7 ;国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之二)[J];江苏建材;2017年06期
8 邱振业;邓旭华;孙超;;广东省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建筑科技;2017年04期
9 李烁;刘文才;李岩凌;;建筑废弃物在场地回填中再生利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7年22期
10 李蕾;唐圣钧;;深圳: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生”[J];建筑;201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或可获财政补贴[A];再生资源工作通讯2015年第4期(总第246期)[C];2015年
2 ;深圳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3 王武祥;宋颖;;混合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跃峰;;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探讨[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蕾;唐圣钧;;基于拆除重建项目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2018年
6 孙梦元;;关于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A];中国砂石协会2012年年会“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王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发展与展望[A];2017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综合卷)[C];2017年
8 黄海;;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置及综合利用[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9 赵之杰;吴少鹏;刘杰胜;;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10 赵之杰;吴少鹏;刘杰胜;;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WK
本文编号:2607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0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