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浅滩影响下的近岸低频波浪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2:51
【摘要】:周期在25~300 s之间的低频波浪对海岸附近的泥沙输运、港内水面波动和泊稳等都有重要影响。虽然针对低频波浪的理论研究已有较多成果,但是结合实际工程针对浅滩上低频波浪的研究较少。采用非静压波浪模型SWASH对浅滩上波浪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时域水面结果进行长短波分离,探讨低频波浪在浅滩上的演变规律。模拟结果显示,浅滩上低频波浪主要由约束长波和自由长波组成,约束长波占主要部分;低频波浪的能量来自于短波波群能量的转化;低频波浪能量增长率与h~(-5/2)成正比;不同水文条件下浅滩对低频波浪演变和近岸低频波浪运动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
【图文】:

水槽,测点布置,地形


(ξ-z),g为重力加速度,ξ为水面高度,pnh是非静压项。紊动压力ταβ由k-ε模型紊流黏性近似得到。2模型验证先用实验资料对SWASH模型进行验证。2.1双色波验证表1水槽试验中的双色波条件Tab.1Conditionofbichromaticwaveinflumetest组次f1(Hz)f2(Hz)f3(Hz)a1(m)a2(m)A10.67140.47610.19530.060.012A40.62260.52490.09770.060.012参照VanDongerenetal.[12]的双色波实验,建立二维水槽模型(图1)。因本文关注点在于地形和长波,选取A1和A4两组极端情况进行模拟,其中A1组底坡最缓,A4底坡最陡。不同组次波况如表1。SWASH数值模型采用时间步长△t=0.001s,网格尺寸△x=0.01m,垂向分为两层,曼宁系数取0.01。在频域内进行长短波分离,将模拟结果的水位时间序列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图1水槽地形及测点布置Fig.1Topographyandstationsofflume方法生成一个有限傅里叶序列,将时域过程转化到频域。然后将所有关注频域以外的傅里叶振幅设置为0,保留关注频域内的傅里叶振幅,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将频域转化回时域,得到一列只有长波的水位时间序列,并统计其波高。模拟的波高结果如图2,可以看出模拟的向岸短波波高的沿程变化、破波点位置及破波区内的能量耗散趋势均与实测值较符合。长波均方根波高在A1组和A4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别。A1组长波均方根波高沿程增加,在25m前有微小振荡;而A4组均方根波高也在沿程增加,,模拟区域产生显著振荡。A4组显著振荡的存在是由于反射长波的存在形成驻波。总体看来,A1组和

对比图,实测值,波高,均方根


2018年12月李绍武,等浅滩影响下的近岸低频波浪研究2-cA4组短波均方根波高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2-dA4组长波均方根波高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图2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Fig.2Comparisonbetweensimulatedandexperimentaldata表2三组试验波况Tab.2Waveconditionsofthreetests组次Hm0(m)Tp(s)A0.1572.05B0.2622.03C0.1033.332.2不规则波验证参照Boers[13]的不规则波在近岸沙坝上的传播实验,建立二维水槽模型(图3),不同组次波况如表2所示。模型网格尺寸△x=0.02m,时间步长设置为△t=0.00025s,曼宁系数为0.03。为满足计算精度垂向分为两层。在3个组次中,C组试验的破波点在近岸的沙坝处,是坡度最缓的情况,能够最有效地模拟出长波的产生和传播,因此选择C组进行验证,波高为Hm0=图3试验水槽布置及测点位置Fig.3Topographyandstationsofflume0.103m,周期Tp=3.33s。试验区域分为两个部分,区域1为短波的浅水变形区域,区域2为破波区域。对比了短波有效波高Hm0,ss和长波有效波高Hm0,IG(图4和图5)。从图4看出,短波有效波高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从图5看出,在区域1中,长波有效波高模拟值低于实测值,并且模拟值的斜率略大于实测值的斜率;在区域2,模拟值也与实测值有微小偏差。在区域1长波有效波高模拟值略低于实测值,分析应该是模型对于自由长波的反射模拟较差,或者在区域2耗散较大,导致反射回区域1的自由长波能量较少,而水槽实验中长波反射较模型大,使区域1波高模拟值小于实测值。总体看,SWASH模型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博;任效忠;朱浩;;水流中由双色波群在潜堤上激发的低频长波研究[J];水运工程;2015年12期

2 陈杰;蒋昌波;邓斌;隆院男;;波浪通过斜坡上潜堤的波能演化实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杰;肖桂振;蒋昌波;伍志元;杨武;刘静;;潜堤对海啸波作用下岸滩剖面变化影响试验[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2 胡宝琳;姚文娟;熊胜;刘逸敏;;斜坡式潜堤上波浪力的解析计算方法[J];水运工程;2014年08期

3 蒋昌波;肖桂振;陈杰;伍志元;杨武;刘静;;潜堤影响下的沙质岸滩剖面变化实验研究[J];海岸工程;2014年02期

4 蒋昌波;刘静;陈杰;伍志元;刘志敏;;孤立波通过透水潜堤水动力特性试验[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5 蒋昌波;张陈浩;姚宇;邓斌;;斜坡平台上波浪破碎变形PIV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2年04期

6 刘胜宇;蒋昌波;陈杰;曹永港;伍志元;;双列可渗潜堤消波性能实验[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7 陈杰;蒋昌波;刘虎英;刘胜宇;;潜堤对破碎区至冲泻区水动力特性影响数值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昌波;陈杰;肖政;郭杰;;斜坡床面潜堤作用下的波浪传播变形[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陈杰;蒋昌波;曹永港;郭杰;;斜坡上潜堤透射系数实验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年07期

3 刘忠波;邹志利;孙昭晨;;加强的适合复杂地形的水波方程及其一维数值模型验证[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年03期

4 李昌良;谢媛媛;;不同结构形式潜堤上的随机波浪运动[J];海岸工程;2008年01期

5 陈明伟;周援衡;程永舟;苏莺;;孤立波与抛石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J];甘肃科技;2008年01期

6 张洪生;冯文静;商辉;;非线性波传播的新型数值模拟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引入变换速度变量[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7年05期

7 周俊陶;林建国;谢志华;;高阶Boussinesq类方程数值求解及试验验证[J];海洋工程;2007年01期

8 刘诚,刘晓平,蒋昌波;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 Field near Submerged Bars by PLIC-VOF Model[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5年03期

9 张日向,刘圆,蒲高军;潜堤结构型式及其透射系数研究[J];海洋工程;2003年04期

10 薛万东,蒲高军;飞雁滩油田保滩促淤潜堤的研究[J];石油工程建设;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绍武;李博文;柳叶;廖智凌;;浅滩影响下的近岸低频波浪研究[J];水道港口;2018年06期

2 侯极;周勤;张春泽;;顺直过渡段卵石浅滩形成条件分析[J];水运工程;2017年05期

3 卢汉才;;冲积性浅滩滩性分析研究[J];水道港口;2005年04期

4 高俊亮;马小舟;董国海;陈洪洲;;港湾振荡下港内低频波浪的数值研究[J];工程力学;2016年07期

5 李金生;对右江浅滩淤积问题的探讨[J];珠江水运;1998年12期

6 熊治平;上荆江马家咀浅滩演变分析[J];水运工程;1993年04期

7 卢汉才;刘建民;;川江一些浅滩演变特性及航道整治[J];水道港口;1982年01期

8 韩善伦,吴国治;虾峙门口外浅滩通航能力的初步分析[J];水运工程;1994年06期

9 林天岩;鸭绿江下游航道洪水前后浅滩变化分析[J];水运工程;1986年09期

10 黄耀成;谈砂质浅滩航道整治的几点体会[J];水运工程;199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高亚军;李国斌;陆永军;;大顶子山枢纽坝下白石浅滩航道整治试验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陈玉明;高连星;孟令森;;浅滩建筑工程专利技术[A];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委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志舟;周华君;;川江弯曲分汊河段卵石浅滩航道整治技术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陈晓云;周冠伦;刘怀汉;;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技术研究[A];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于东生;洪家明;;广西钦州茅尾海清淤整治项目水动力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6 王雄华;;台湾海峡航线的探讨[A];海事预防学术交流暨台湾海峡航行安全研讨会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全媒记者 沈尚 通讯员 王汝岩 张占东;雾里行船 误入浅滩[N];中国水运报;2018年

2 杨佳霖 王震;14公里大堤“圈”住长江口浅滩[N];中国交通报;2009年

3 驻桂记者 龙巍邋通讯员 唐晓发;桂林清除漓江20个浅滩暗礁[N];中国水运报;2007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 曹慧;意大利:豪华游轮何以倾覆浅滩?[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5 记者 陶婷婷;上海新港区有望建在横沙浅滩[N];上海科技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雪婷;温州浅滩软土工程特性及固结沉降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鹏飞;顺直过渡段卵石浅滩航道整治方法及整治水位确定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蕊;分汊型沙质浅滩航道整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3 黄鹏;礁石、沙质浅滩航道整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唏宁;天津邮轮母港浅水区清淤工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1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61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c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