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斜拉桥前进与倒退分析不闭合问题研究
【图文】:
第一章 绪论图1.4-4 金南大桥实桥1.4.2 施工工艺主桥采用前支点挂篮工法悬臂浇筑施工,由索塔朝两侧对称施工。主桥施工顺序为:首先完成下部结构施工,然后进行索塔上部结构施工;主梁 0#~2#节段采用搭设支架平台现浇方式施工;主梁从 3#(3'#)节段开始采用前支点挂篮悬臂施工,直至悬臂施工结束;先进行边跨合龙,再进行中跨合龙;合龙完成后进行全桥二次索力调整;进行辅助墩剩余结构施工,安装辅助墩支座;进行桥面二期铺装、安装桥面附属设施。1.4.3 施工阶段划分表1.4.1 金南大桥施工阶段划分Step1:施工桩基、承台、索塔、交界墩和辅助墩;辅助墩留顶部 5 米待全桥合龙后施工;完成索塔所有预应力张拉和锚固。Step2:设置临时固结,,托架浇筑主梁 0#~2#(0#~2'#)块件,张拉纵横向预应力钢束,安装并测试挂篮。5
9 张拉 4#索 / /采用综合法求解一组成桥状态,其弯矩、轴力、位移图如图所示。图3.2-2 合理成桥状态梁单元弯矩图图3.2-3 合理成桥状态梁单元轴力图图3.2-4 合理成桥状态全桥位移等值线主梁弯矩分布较为均匀,主塔水平变位移基本控制在 10-3范围内,主塔承受轴向压力,符合“塔直梁平”的合理成桥原则。22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45.4;U448.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廖原;范中林;;斜拉桥无应力状态控制法闭合条件[J];交通科技;2014年04期
2 秦顺全;;分阶段施工桥梁的无应力状态控制法[J];桥梁建设;2008年01期
3 陈明宪;;斜拉桥的发展与展望[J];中外公路;2006年04期
4 王新忠;周水兴;李峰辉;;混凝土斜拉桥发展与展望[J];中国市政工程;2006年02期
5 杨德灿;张先蓉;金清平;;计入几何非线性影响的斜拉桥施工索力的确定[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06期
6 辛克贵,冯仲;大跨度斜拉桥的施工非线性倒拆分析[J];工程力学;2004年05期
7 梁鹏,肖汝诚,张雪松;斜拉桥索力优化实用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8 杨炳成,孙明;斜拉桥索力的非线性优化倒拆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1998年03期
9 肖汝诚,项海帆;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影响矩阵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兴旺;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非线性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杜蓬娟;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控制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颜东煌;斜拉桥合理设计状态确定与施工控制[D];湖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新宇;无应力状态法在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许慧;无应力状态法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运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帆;分阶段施工桥梁线形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卫少阳;分阶段施工桥梁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何智;混凝土斜拉桥索力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孙立山;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几何控制计算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唐红艳;大跨度斜拉桥无应力状态法施工控制理论研究与运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04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0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