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中小跨径桥梁节段拼装桥墩受力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14:03
【摘要】:桥梁预制构件工业化建造和快速装配化施工能够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现已成为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研究热点。桥梁预制拼装技术在上部结构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只有极少数运用在桥墩的施工当中,而且已有的预制拼装桥墩连接方案大都是针对特殊桥梁的,并不适合在数量众多的中小跨径桥梁中大规模使用。为此,本文对中小跨径桥梁节段拼装桥墩的连接方式、构造形式、受力性能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首先,在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当下多种节段拼装桥墩连接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依托工程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端板焊接连接件”的节段拼装桥墩,对其构造形式、构造优势、整体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采用试验验证了其连接的可靠性。其次,采用MIDAS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桥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情况,对墩柱连接部位焊缝深度进行设计计算。基于桥墩内力计算结果,运用ANSYS软件建立节段拼装墩柱连接部位局部模型,研究不同工况荷载作用下各构件的应力和变形规律。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节段拼装墩柱在静力极限破坏荷载和拟静力循环位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并以墩柱的峰值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延性性能、滞回性能、耗能能力、残余变形等为指标,研究节段拼装墩柱和整体现浇墩柱受力性能的差异性。最后,采用改变端板厚度、焊缝深度以及增加加劲板、环形套箍和核心混凝土这5项措施对节段拼装墩柱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不同优化措施对墩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优化后的节段拼装桥墩构件的预制、运输和安装等施工工艺进行介绍。结果表明,在中小跨径桥梁节段拼装桥墩中使用“端板焊接连接件”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节段拼装桥墩在静力极限破坏荷载和拟静力循环位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与整体现浇桥墩差异很小。不同优化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桥墩局部和整体的受力性能。在中小跨径桥梁中使用该种节段拼装桥墩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快速、高质、高效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43.22
【图文】:

新桥,三元,北京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2015 年 11 月 13 日 23 时,北京三元桥开始启动大修,仅在 43 小时后,1300余吨的新桥钢箱梁整体就位成功,新梁两端配重混凝土浇筑、桥面铺装、桥下路面修复等工作完成,桥梁置换前后如图 1-1 和 1-2。这是我国初次在大城市交通要道上实施完成的大型桥梁整体置换工程,是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1]。同时期,上海嘉闵高架工程首次大规模采用桥梁预制装配化施工,如同“乐高”玩具一般对接架起高架桥梁[2],如图 1-3 所示。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引桥采用预制管桩和预制墩身的桥梁工业化快速施工技术,如图 1-4。传统的桥梁结构形式与现场施工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管理难度大、能耗高、易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等,已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并且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桥梁建设需要降低建设成本,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交通的干扰,有效消除危险区域作业的安全隐患,提高桥梁结构的建造质量和耐久性能。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实现桥梁预制构件工业化建造和快速装配化施工已成为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研究热点。

新桥,三元,北京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2015 年 11 月 13 日 23 时,北京三元桥开始启动大修,仅在 43 小时后,1300余吨的新桥钢箱梁整体就位成功,新梁两端配重混凝土浇筑、桥面铺装、桥下路面修复等工作完成,桥梁置换前后如图 1-1 和 1-2。这是我国初次在大城市交通要道上实施完成的大型桥梁整体置换工程,是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1]。同时期,上海嘉闵高架工程首次大规模采用桥梁预制装配化施工,如同“乐高”玩具一般对接架起高架桥梁[2],如图 1-3 所示。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引桥采用预制管桩和预制墩身的桥梁工业化快速施工技术,如图 1-4。传统的桥梁结构形式与现场施工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管理难度大、能耗高、易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等,已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并且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桥梁建设需要降低建设成本,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交通的干扰,有效消除危险区域作业的安全隐患,提高桥梁结构的建造质量和耐久性能。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实现桥梁预制构件工业化建造和快速装配化施工已成为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研究热点。

高架桥梁,施工现场,上海


同“乐高”玩具一般对接架起高架桥梁[2],如图 1-3 所示。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引桥采用预制管桩和预制墩身的桥梁工业化快速施工技术,如图 1-4。传统的桥梁结构形式与现场施工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管理难度大、能耗高、易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等,已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并且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桥梁建设需要降低建设成本,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交通的干扰,有效消除危险区域作业的安全隐患,提高桥梁结构的建造质量和耐久性能。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实现桥梁预制构件工业化建造和快速装配化施工已成为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研究热点。图 1-1 北京三元桥新桥置换前 图 1-2 北京三元桥新桥置换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兰萍;;节段拼装梁建场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7年12期

2 陈多;;50m节段拼装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J];结构工程师;2015年06期

3 陈彪;;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年03期

4 刘海员;;高原寒冷地区客专铁路高墩大跨简支梁节段拼装施工线型控制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3年09期

5 刘瑞朋;;客运专线64m双线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梁段拼装架设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33期

6 于刚;张文庆;张春雷;;预制节段拼装连续梁上部构造特点[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9期

7 杨守梅;;地铁高架预制节段拼装梁的施工[J];山西建筑;2009年21期

8 彭江鸿;周光忠;;包西铁路节段拼装梁综合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0年03期

9 田东权;;浅谈混凝土预制节段拼装式桥梁的施工[J];民营科技;2010年03期

10 蒋海里;;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布占宇;陈剑;郑荣跃;;矩形空心截面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2 何维利;;城市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董荣杰;张保和;李海燕;符宏峰;;城市高架建设中的节段拼装技术[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梁倩倩;朱春阳;孙丽;;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综述[A];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8年

5 郑君长;冯燕;王鑫;;城市轨道桥梁梁型比选与分析[A];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6 张世奎;黄厚卿;;56m铁路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技术[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武士婷;亓路宽;;旋钮式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滞回性能分析[A];《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C];2017年

8 赵静一;张齐生;刘雅俊;王智勇;;TP75节段拼装式架桥机液压系统设计实践[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敏;黄跃;高纪兵;董勤军;朱继森;;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桥施工与控制关键技术[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通讯员 李发旺;世界首例“双U+箱型”变截面节段拼装桥竣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7年

2 何文鑫;国内城市桥梁首次全面采用预制节段拼装箱梁[N];中国建设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李丰;“世界第一高桥”这样炼成[N];工人日报;2018年

4 记者 陈树青 通讯员 袁兰荣 曹国赞;我国首座预制节段桥梁拼装[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展丙来;节段拼装双柱式墩桥梁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2 高慧兴;外置粘弹性阻尼器自复位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亚莉;中小跨径桥梁节段拼装桥墩受力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明杨;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年

3 江梦莹;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及改进[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4 郭益明;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5 高松松;预应力节段拼装复合式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6 江恒;灌浆波纹管连接节段拼装桥墩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7 柴舜;功能可恢复式预制节段拼装箱梁桥长期性能评估[D];东南大学;2018年

8 李树宝;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数值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9 李学斌;预制节段拼装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特性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3年

10 代小龙;预应力节段拼装墩拟静力试验和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8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98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