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换道风险影响的城市快速路出口影响区车道管理
发布时间:2021-01-18 00:02
为优化城市快速路出口影响区的交通组织,降低出匝车辆的换道风险,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依托上海自然驾驶实验数据,提取城市快速路出口影响区出匝车辆的轨迹数据样本,建立出口影响区换道风险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针对三种常见的快速路出口,考虑人、车和路域环境方面的综合因素,利用二项Logistic模型构建换道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换道风险的影响程度,以及一定条件下车辆存在换道风险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出口影响区的车辆运行信息和换道风险模型,控制换道风险在合理范围内,得到出匝车辆的合理(最迟)换道位置,并提出相应的城市快速路出口影响区的车道管理方法。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8(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数据采集与提取过程
本文针对三种常见的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出口类型(出口形式简写为“a-b+c”,a表示出口区单向车道数,b表示基本路段单向车道数,c表示匝道车道数):单车道出口(4-4+1),双车道出口(4-4+2)和设辅助车道的双车道出口(5-4+2),分别提取快速路出匝样本,共提取上海市中环路“4-4+1”、“4-4+2”、“5-4+2”出口的出匝换道样本数量各79、82和76例。三种类型出口的示意如图2所示。1.3 单次换道行为识别
在筛选出出匝样本的基础上,需要针对各次出匝过程完成影响区范围内换道行为的识别。换道样本的提取包含两大关键点:(1)识别目标车辆在出口影响区范围内换道行为的发生;(2)确定换道实施过程的时空起终点。首先,根据张兰芳等[21]提出的利用车道偏移参数LO指标进行出口换道样本识别;再采用车道偏移参数突变前后斜率为0的拐点,确定换道实施起点和换道完成终点,而位于其间的车道偏移参数突变点定义为换道中点[22],如图3所示。1.4 快速路出口换道影响区确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高速公路出口区换道风险模型[J]. 张兰芳,王淑丽,陈程,杨旻皓,折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0)
[2]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高速公路出口换道决策模型[J]. 张兰芳,陈程,张佳妍,方守恩,郭静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3]基于纵向安全距离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J]. 唐阳山,朱停仃,李栋梁,黄贤丞.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4]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变道特征分析[J]. 王雪松,李艳.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6(01)
[5]彩色陶瓷减速标线技术研究及应用[J]. 赵新飞,李海波,傅尔力. 公路工程. 2013(03)
硕士论文
[1]八车道高速公路立交出口交通流组织安全设施研究[D]. 王欣.长安大学 2019
[2]单向五车道快速路指路信息优化设置研究[D]. 谢雨辰.重庆交通大学 2017
[3]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出口处标线设置问题研究[D]. 丁灿.长安大学 2016
[4]高速公路中长隧道出入口段视错觉减速标线设置研究[D]. 张冬梅.长安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83853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8(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数据采集与提取过程
本文针对三种常见的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出口类型(出口形式简写为“a-b+c”,a表示出口区单向车道数,b表示基本路段单向车道数,c表示匝道车道数):单车道出口(4-4+1),双车道出口(4-4+2)和设辅助车道的双车道出口(5-4+2),分别提取快速路出匝样本,共提取上海市中环路“4-4+1”、“4-4+2”、“5-4+2”出口的出匝换道样本数量各79、82和76例。三种类型出口的示意如图2所示。1.3 单次换道行为识别
在筛选出出匝样本的基础上,需要针对各次出匝过程完成影响区范围内换道行为的识别。换道样本的提取包含两大关键点:(1)识别目标车辆在出口影响区范围内换道行为的发生;(2)确定换道实施过程的时空起终点。首先,根据张兰芳等[21]提出的利用车道偏移参数LO指标进行出口换道样本识别;再采用车道偏移参数突变前后斜率为0的拐点,确定换道实施起点和换道完成终点,而位于其间的车道偏移参数突变点定义为换道中点[22],如图3所示。1.4 快速路出口换道影响区确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高速公路出口区换道风险模型[J]. 张兰芳,王淑丽,陈程,杨旻皓,折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0)
[2]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高速公路出口换道决策模型[J]. 张兰芳,陈程,张佳妍,方守恩,郭静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3]基于纵向安全距离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J]. 唐阳山,朱停仃,李栋梁,黄贤丞.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4]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变道特征分析[J]. 王雪松,李艳.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6(01)
[5]彩色陶瓷减速标线技术研究及应用[J]. 赵新飞,李海波,傅尔力. 公路工程. 2013(03)
硕士论文
[1]八车道高速公路立交出口交通流组织安全设施研究[D]. 王欣.长安大学 2019
[2]单向五车道快速路指路信息优化设置研究[D]. 谢雨辰.重庆交通大学 2017
[3]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出口处标线设置问题研究[D]. 丁灿.长安大学 2016
[4]高速公路中长隧道出入口段视错觉减速标线设置研究[D]. 张冬梅.长安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83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8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