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硬化过程及硬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01:38
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简称CA复合胶结料)是一种由水泥、沥青及多种外加剂硬化胶结而成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CA复合胶结料是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垫层CA砂浆的胶结材料。CA复合胶结料硬化成型阶段,水泥与乳化沥青的交互作用使得胶结料微观结构、宏观性质等发生持续变化,直接影响胶结料施工性能和服役性能。本文针对CA复合胶结料的硬化过程展开研究,重点研究硬化过程中流变性质、电特性、微观结构的改变及硬化过程中水泥与乳化沥青交互作用机制。基于原材料相容性原则,确定了原材料性能评价指标,确定了水泥、乳化沥青及外加剂的品种。基于高铁及道路工程施工中CA砂浆配合比设计,确定了CA复合胶结料拌和工艺及原材料配比。确定了硬化过程中CA复合胶结料流变性质、电特性及微观结构的研究方法。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硬化过程中CA复合胶结料流体类型的改变。测定了硬化过程中CA复合胶结料流变曲线,分析了C/A、外加剂对胶结料流变类型的影响。基于触变性流体的基本理论,确定了CA复合胶结料触变性的表征方式,研究了硬化过程中胶结料触变性的改变,分析了C/A、外加剂对胶结料触变性的影响。研究了硬化过程中CA复合胶结料黏度的变化规...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板式无碴轨道示意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速度较快,会造成 CA 砂浆流动性不足,出现泌水及离析问题[10-12]。水泥和乳化沥青配比不当会造成 CA 砂浆垫层服役时出现裂缝、离缝、抗冻性下降等病害[13,14],如图 1-2 所示。故研究 CA 砂浆硬化过程及水泥与乳化沥青交互作用机制对提高 CA 砂浆施工性能及后期服役性能很有必要。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泥-乳化沥青-环氧乳液复合胶浆硬化机理研究[J]. 汪洁,宋家乐,李禅禅,冯国平,程德金,李炜光. 硅酸盐通报. 2017(12)
[2]半柔性路面水泥基灌浆材料流动性能研究[J]. 顾晓燕,李令喜,成志强. 公路. 2017(07)
[3]聚合物乳液对水泥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J]. 郑少鹏,牛开民,田波,陈亮亮,程志豪,许芸熙. 建筑材料学报. 2017(06)
[4]水泥水化机理及聚合物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 孔祥明,卢子臣,张朝阳. 硅酸盐学报. 2017(02)
[5]乳化沥青的界面黏弹性及Zeta电位研究[J]. 裴强,杜素军,庞瑾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6]破乳行为对CA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及机理[J]. 朱晓斌,洪锦祥,李炜. 建筑材料学报. 2017(04)
[7]水泥浆触变性评价方法的探索[J]. 谢承斌,卢海川,李洋,郑会锴,邢秀萍,尚光远,孙晓杰.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5(06)
[8]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研究[J]. 於亚辉,余晖. 工程与建设. 2015(05)
[9]水泥沥青复合砂浆拌合物乳化沥青破乳过程研究[J]. 李云良,欧阳剑,王山山,纪伦,赵九野,谭忆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5(07)
[10]铝粉掺量对水泥乳化沥青胶凝材料孔形貌的影响[J]. 傅强,郑克仁,谢友均,周锡玲,蔡锋良. 硅酸盐学报. 2014(10)
博士论文
[1]基于动态需求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理论研究[D]. 王文宪.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新拌水泥乳化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研究[D]. 欧阳剑.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3]含蜡原油触变性规律及模型研究[D]. 蒲红宇.西南石油大学 2015
[4]基于电阻率法的水泥水化与收缩特性研究[D]. 廖宜顺.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生物流变特性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D]. 祝连庆.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6]水泥—乳化沥青—水性环氧复合胶结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D]. 沈凡.武汉理工大学 2012
[7]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机理与特征研究[D]. 肖晶晶.长安大学 2011
[8]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CA砂浆的研究与应用[D]. 王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温拌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研究[D]. 程浩.重庆交通大学 2015
[2]填充问题的最优化原理及其求解方法研究[D]. 刘明远.大连理工大学 2014
[3]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凝结硬化机理及微观结构研究[D]. 叶青.长安大学 2012
[4]板式无碴轨道用CA砂浆配比设计与搅拌工艺优化研究[D]. 胡红贵.浙江工业大学 2012
[5]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用干料组成与性能的研究[D]. 杜火文.中南大学 2011
[6]高性能灌注式半柔性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 张荣鹍.武汉理工大学 2009
[7]水泥砂浆的流变性能研究和流变参数预测[D]. 曾远宏.重庆大学 2007
[8]板式无碴轨道CA砂浆与施工技术研究[D]. 赵东田.西南交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84005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板式无碴轨道示意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速度较快,会造成 CA 砂浆流动性不足,出现泌水及离析问题[10-12]。水泥和乳化沥青配比不当会造成 CA 砂浆垫层服役时出现裂缝、离缝、抗冻性下降等病害[13,14],如图 1-2 所示。故研究 CA 砂浆硬化过程及水泥与乳化沥青交互作用机制对提高 CA 砂浆施工性能及后期服役性能很有必要。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泥-乳化沥青-环氧乳液复合胶浆硬化机理研究[J]. 汪洁,宋家乐,李禅禅,冯国平,程德金,李炜光. 硅酸盐通报. 2017(12)
[2]半柔性路面水泥基灌浆材料流动性能研究[J]. 顾晓燕,李令喜,成志强. 公路. 2017(07)
[3]聚合物乳液对水泥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J]. 郑少鹏,牛开民,田波,陈亮亮,程志豪,许芸熙. 建筑材料学报. 2017(06)
[4]水泥水化机理及聚合物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 孔祥明,卢子臣,张朝阳. 硅酸盐学报. 2017(02)
[5]乳化沥青的界面黏弹性及Zeta电位研究[J]. 裴强,杜素军,庞瑾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6]破乳行为对CA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及机理[J]. 朱晓斌,洪锦祥,李炜. 建筑材料学报. 2017(04)
[7]水泥浆触变性评价方法的探索[J]. 谢承斌,卢海川,李洋,郑会锴,邢秀萍,尚光远,孙晓杰.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5(06)
[8]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研究[J]. 於亚辉,余晖. 工程与建设. 2015(05)
[9]水泥沥青复合砂浆拌合物乳化沥青破乳过程研究[J]. 李云良,欧阳剑,王山山,纪伦,赵九野,谭忆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5(07)
[10]铝粉掺量对水泥乳化沥青胶凝材料孔形貌的影响[J]. 傅强,郑克仁,谢友均,周锡玲,蔡锋良. 硅酸盐学报. 2014(10)
博士论文
[1]基于动态需求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与调整理论研究[D]. 王文宪.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新拌水泥乳化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研究[D]. 欧阳剑.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3]含蜡原油触变性规律及模型研究[D]. 蒲红宇.西南石油大学 2015
[4]基于电阻率法的水泥水化与收缩特性研究[D]. 廖宜顺.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生物流变特性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D]. 祝连庆.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6]水泥—乳化沥青—水性环氧复合胶结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D]. 沈凡.武汉理工大学 2012
[7]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机理与特征研究[D]. 肖晶晶.长安大学 2011
[8]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CA砂浆的研究与应用[D]. 王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温拌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研究[D]. 程浩.重庆交通大学 2015
[2]填充问题的最优化原理及其求解方法研究[D]. 刘明远.大连理工大学 2014
[3]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凝结硬化机理及微观结构研究[D]. 叶青.长安大学 2012
[4]板式无碴轨道用CA砂浆配比设计与搅拌工艺优化研究[D]. 胡红贵.浙江工业大学 2012
[5]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用干料组成与性能的研究[D]. 杜火文.中南大学 2011
[6]高性能灌注式半柔性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 张荣鹍.武汉理工大学 2009
[7]水泥砂浆的流变性能研究和流变参数预测[D]. 曾远宏.重庆大学 2007
[8]板式无碴轨道CA砂浆与施工技术研究[D]. 赵东田.西南交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84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8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