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区中等跨度斜拉桥抗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07:05
在高地震烈度区,中等跨度斜拉桥选择合理的抗震约束体系,对优化结构抗震性能具有较好的效果。以跨径布置(100+240+100)m的斜拉桥为工程案例,对四种不同的横桥向约束体系进行模态分析、非线性时程分析,并比较了过渡墩的三种约束方案对桥梁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横桥向设置弹塑性约束装置可大幅降低结构地震响应;此外,对弹塑性约束的力学参数Fy、K1和K2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结构地震响应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了参数设计的建议。基于理论分析结论,在不同地震水准下,对弹塑性约束装置的工程应用提出了三道抗震设防防线的设计思路,为中等跨度斜拉桥抗震体系的选择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振动与冲击. 2020,39(1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水平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3%)
在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时,采用地震安评报告提供的50年10%和50年2%两种超越概率的地震时程波,结果取7条时程波的平均值。图3列出其中一条水平地震时程曲线。竖向加速度反应谱或地震时程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9],取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或地震时程的0.65倍。1.3 动力分析模型
采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建立空间动力计算模型,考虑主桥前后各一联引桥作为边界联。模型以顺桥向为X轴,横桥向为Y轴,竖向为Z轴。主梁、主塔、桥墩、桩基均采用梁单元模拟,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模拟;主梁压重、二期恒载、承台重量以节点或单元质量模拟;承台视为刚体,底部中心施加六自由度弹簧模拟桩土效应。动力分析模型,如图4所示。2 结构动力特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斜拉桥黏滞阻尼器参数简化设计方法[J]. 黄永福,徐艳,李建中.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9)
[2]粘滞阻尼器对地震、列车制动和运行作用下公铁两用斜拉桥振动控制效果分析[J]. 吕龙,李建中. 工程力学. 2015(12)
[3]塔梁连接方式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 焦驰宇,李建中,彭天波. 振动与冲击. 2009(10)
[4]超大跨度斜拉桥的横向约束体系[J]. 叶爱君,范立础. 中国公路学报. 2007(02)
[5]斜拉桥纵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J]. 韩万水,黄平明,兰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06)
[6]东海大桥粘滞阻尼器参数研究[J]. 王志强,胡世德,范立础. 中国公路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2984512
【文章来源】:振动与冲击. 2020,39(1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水平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3%)
在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时,采用地震安评报告提供的50年10%和50年2%两种超越概率的地震时程波,结果取7条时程波的平均值。图3列出其中一条水平地震时程曲线。竖向加速度反应谱或地震时程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9],取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或地震时程的0.65倍。1.3 动力分析模型
采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建立空间动力计算模型,考虑主桥前后各一联引桥作为边界联。模型以顺桥向为X轴,横桥向为Y轴,竖向为Z轴。主梁、主塔、桥墩、桩基均采用梁单元模拟,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模拟;主梁压重、二期恒载、承台重量以节点或单元质量模拟;承台视为刚体,底部中心施加六自由度弹簧模拟桩土效应。动力分析模型,如图4所示。2 结构动力特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斜拉桥黏滞阻尼器参数简化设计方法[J]. 黄永福,徐艳,李建中.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9)
[2]粘滞阻尼器对地震、列车制动和运行作用下公铁两用斜拉桥振动控制效果分析[J]. 吕龙,李建中. 工程力学. 2015(12)
[3]塔梁连接方式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 焦驰宇,李建中,彭天波. 振动与冲击. 2009(10)
[4]超大跨度斜拉桥的横向约束体系[J]. 叶爱君,范立础. 中国公路学报. 2007(02)
[5]斜拉桥纵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J]. 韩万水,黄平明,兰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06)
[6]东海大桥粘滞阻尼器参数研究[J]. 王志强,胡世德,范立础. 中国公路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2984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8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