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车辆乘员约束系统鉴定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事故车辆乘员约束系统鉴定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公害,这就对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乘员约束系统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汽车安全气囊作为乘员约束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在事故中是否及时引爆以及无事故状态下是否该引爆等关于安全气囊纠纷的案件不断增多。由于缺乏事故后安全气囊检测标准化程序以及事故善后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事故中各方的责任认定工作很难顺利进行,同时司法机关的介入以及事故赔偿问题的诉讼工作亦很难开展。基于以上原因,关于安全气囊部分的事故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事故研究分析中计算机仿真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本文利用仿真软件MADYMO建立事故车辆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对事故过程进行仿真再现,在分析总结事故人数损伤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事故数据提出了关于事故中安全气囊纠纷案例的可行性解决办法,这为事故处理人员快速、高质量地进行事故分析、责任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基础理论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乘员约束系统建模、试验仿真以及实例分析四部分进行。在对国内外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研究内容及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基础上,研究针对正面碰撞情况下乘员约束系统的数值计算仿真方法以及乘员碰撞损伤机理,统计分析了天津市最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碰撞类型及人员损伤情况,为接下来事故乘员约束系统建模及仿真计算提供理论基础。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利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MADYMO建立车辆正面碰撞驾驶员侧动力学分析的多刚体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具体建模包括HybridⅢ50th假人模型、汽车驾驶室模型、多体标准式安全带模型和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对真实案例进行仿真并分析正面碰撞情况下的驾驶员动力学响应,检验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仿真结果与事故采集信息及法医学人伤鉴定结论等事故现场的多元信息进行对比,以验证本文数值模型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从而体现本文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交通事故 乘员约束系统 事故再现 安全气囊 MADYMO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61;U46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2 乘员约束系统研究内容及现状9-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第二章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例统计分析14-21
- 2.1 事故检验材料统计数据分析14-15
- 2.2 事故机动车统计数据分析15-17
- 2.3 事故人员损伤情况数据统计分析17-18
- 2.4 安全气囊事故数据统计分析18-19
- 2.5 本章小结19-21
- 第三章 安全气囊与人体损伤的研究21-33
- 3.1 安全气囊损伤事故研究分析21-25
- 3.2 安全气囊损伤产生的原因25-27
- 3.3 安全气囊相关汽车安全法规的修订27-28
- 3.4 损伤及其耐受极限分析28-32
- 3.4.1 头部损伤耐受度29-30
- 3.4.2 颈部损伤耐受度30
- 3.4.3 胸部损伤机理及耐受度30-32
- 3.5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多刚体动力学事故再现理论基础33-47
- 4.1 Madymo软件介绍33-36
- 4.1.1 多刚体系统结构34
- 4.1.2 多刚体系统运动铰链34-36
- 4.2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36-42
- 4.2.1 刚体运动学理论基础36-38
- 4.2.2 运动方程及数值积分方法38-42
- 4.2.2.1 刚体运动方程38-39
- 4.2.2.2 运动方程数值积分方法39-42
- 4.3 安全气囊计算机仿真理论基础42-46
- 4.3.1 有限元理论基础42-43
- 4.3.2 多刚体理论基础43-44
- 4.3.3 热力学基础44-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基于Madymo软件前碰撞事故仿真再现47-59
- 5.1 机动车前碰撞事故模型建立47-53
- 5.1.1 汽车驾驶室模型建立47-48
- 5.1.2 驾驶员模型调入与定位48-49
- 5.1.3 安全带模型建立49-51
- 5.1.4 安全气囊模型建立51-52
- 5.1.5 接触定义52-53
- 5.2 事故再现与仿真分析53-58
- 5.2.1 案例信息53-55
- 5.2.2 正面碰撞事故仿真再现55-56
- 5.2.3 事故仿真结果分析56-58
- 5.3 本章小结58-59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59-61
- 6.1 全文总结59
- 6.2 研究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宁军;张明君;;先进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轻型汽车技术;2001年01期
2 方园;吴光强;;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8期
3 陶海龙;刘岩;;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参数分析及仿真研究[J];上海汽车;2008年07期
4 张君媛,林逸,张敏,华伟;基于非参数统计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J];汽车工程;2004年04期
5 杜亮;韩忠浩;钱国强;刘善海;;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优化[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张维刚;刘晖;廖兴涛;;基于代理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仿真设计[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李铁柱;李光耀;高晖;陈涛;;基于可靠性优化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性能改进[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08期
8 付景顺;梁宇;;机动车乘员约束系统的仿真建模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11期
9 吕志刚;吴伟蔚;高强;;人工神经网络在乘员约束系统中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张学荣;苏清祖;;乘员约束系统参数优化及稳健性分析[J];汽车工程;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工业报记者 赵三明;中国需要提升儿童乘车保护意识[N];中国工业报;2014年
2 记者 吴琼;各方呼吁强制立法 保障儿童乘车安全[N];上海证券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如海;汽车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匹配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2 王宇;逆成形有限元法若干关键问题与整车碰撞精细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薇薇;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仿真分析快速评价程序开发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琮;针对多种碰撞工况的乘员约束系统构型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杨慧敏;乘员约束系统正面碰撞仿真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李靖;事故车辆乘员约束系统鉴定技术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晖;代理模型方法在轿车乘员约束系统仿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初永平;汽车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参数改进与减小人体损伤的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梁宇;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分析与优化[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8 陈超;汽车碰撞乘员约束系统双自由度力学模型建立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杏梅;汽车前碰撞中6岁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冯京津;智能乘员约束系统中乘员类型视觉检测[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事故车辆乘员约束系统鉴定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1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