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服务可靠性的公交到站时刻表编排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6-07 00:04
  建立了利用公交历史数据进行公交到站时刻表编排的优化模型,以提升乘客按时刻表出行的搭乘成功率,减少等待时间,改善出行体验。首先,提出了服务可靠性的概念来表示乘客根据时刻表候车能成功搭乘的概率,并基于此引入了历史百分位到站时刻作为参考时刻;然后综合考虑等待时间、运行时间等约束条件,以最大化服务可靠性构建了到站时刻表编排模型,并利用乘客搭乘成功率、平均等待时间等指标来对模型进行评估。最后,选取广州市某公交线路进行了实例验证,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编排的到站时刻表能明显提高乘客的搭乘率,减少乘客平均等待时间。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服务可靠性的公交到站时刻表编排与评价


站点平均等待时间的时间分布

站点,情形,时刻表,山村


(2)站点搭乘率的时间特征分析选取分别处于线路前段、中段和后段的石牌村、大利高和丹山村站点进行搭乘率的时间特征分析,如图3所示。在石牌村站,随机到站时日搭乘率为28.3%~78.9%,传统时刻表为30.3%~100.0%,本文时刻表均高于50.0%。10月10日至16日的搭乘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处于国庆放假后的工作日,发车时刻较以往提早了1~2 min,导致公交早于时刻表到达和离开,部分乘客错过该班次公交,导致搭乘率较低。在大利高站,三种到站情形的日搭乘率与石牌村站大致相同,而丹山村站的日搭乘率的时间波动性较大。对比分析发现,本文时刻表在前中段的石牌桥及大利高站的搭乘率较为稳定,大部分时间均高于其他两种情形。而在丹山村站的搭乘率在时间上波动较大,与其它两种情形一致,该站的到站时间不仅与当天的道路状况,还与前面所有站点的到站时间相关,所以到站时间相较于前中段的站点更不稳定。3.3.2 平均等待时间

站点,时刻表,等待时间,工作日


对比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情形发现,各站点工作日的平均等待时间的差异相对较大,且在太石工业区至好又多后的平均等待时间高于非工作日,进一步说明这部分路段在工作日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差,从而影响了后面站点的等待时间。(2)站点平均等待时间的时间特征在石牌村站,乘客随机到站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5 min,传统时刻表和本文时刻表除个别时间外基本在4min内,且本文时刻表的等待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小于传统时刻表。在大利高站,本文时刻表在10月9日、17日和29日出现了明显的高峰,一方面是因为发车时间延迟了2~4 min,中间产生了到站延误;另一方面时刻表为了保证较高的服务可靠性编排较早,但整体效果仍比另两种情形好。在丹山村站,随机到站的平均等待时间为6 min左右,本文时刻表和传统时刻表差异不大,大部分时间在5 min以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改进AHP法的广佛城际公交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J]. 温惠英,吴璐帆,梅家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2]上海市公布公交时刻表实施推进方案研究[J]. 缪芳,杨晓光,滕靖.  交通与港航. 2015(06)
[3]禁忌搜索与SIC模型结合在公交冗余站点优化中的应用[J]. 杨娜娜,张青年,黄健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4]上海公交925路到站时刻表化运行可行性探讨[J]. 陈玥祺,朱昊.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3(01)
[5]基于公交准时化的时刻表制定方法研究[J]. 吉婉欣,杨东援,段征宇,王龙,谢.  城市公共交通. 2010(10)

硕士论文
[1]基于可靠性的公交时刻表优化设计研究[D]. 刘环宇.北京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15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15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