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模型修正多解问题优化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22:19
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然后由于模型简化、测量误差、材料特性变异等原因,按照设计图纸建立的初始有限元模型与结构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改变有限元模型中的设计参数,可以将这种差异减小,使得有限元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构的响应相一致。通过改变设计参数来减小预测响应和实际响应之间误差的技术称为有限元模型修正。有限元模型修正属于最优化问题。现有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多集中在单一解的寻优上,即根据有限元模型计算响应和实际结构响应之间差值构建的目标函数,然后寻找到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如结构响应测试的不完备性,模态识别误差,目标函数构建方式的不同等,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并不一定能够代表结构的实际情况。相反,一些在目标函数值上与全局最优解近似的局部最优有可能更好地表示结构的实际情况,因此由传统的提供一个最优结果,转变为提供多个修正结果,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往类似结构的经验来决定最终选用的模型显得更为合理,因此有限元模型修正成为一个多解寻优问题。而传统的优化算法均是提供一个寻优结果,不适用于多解问题。为解决模型修正中的多解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致有限元模...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蒙特卡洛抽样方法
15神经元相结合,上一层神经元的输出作为下一层神经成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抽样及抽样计算模型响应,分入和输出,训练网络,求的合适的权重系数完成代理别结构动力荷载测试时,得到的数据无法直接用于目标构的响应数据进行模态分析,依据模态分析的结果来而评估桥梁的舒适度、损伤情况等。理论为基础,以模态参数(频率、振型、阻尼比)为模态分析[24]。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模态分析分为基频域的识别算法[51, 52]。
图 3-5 Sphere 函数图像数二:Schwefels 函数:( )1 22 221 1i ii if x x x= == + 范围为[-1,1],函数全局最优位于[0,0]处,目标函数值为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高速列车转向架系统的数值模型修正[J]. 杨丹丹,郭勤涛,张令弥,李海涛,陶言和.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8(01)
[2]基于模态测试的宽幅钢箱梁桥有限元模型建立、修正与分析[J]. 谢伟平,曹晓宇,肖伯强,刘海庆. 振动与冲击. 2018(01)
[3]基于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J]. 翁顺,左越,朱宏平,陈波,赵会贤,田炜,颜永逸. 振动与冲击. 2017(04)
[4]桥梁安全状态评估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J]. 康俊涛,张亚州,秦世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11)
[5]引入动量因子的双自适应自然梯度算法[J]. 李康,刘辉,罗彬.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01)
[6]高耸钢烟囱环形TLD减振试验设计与模型修正[J]. 陈鑫,李爱群,王泳,张志强.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1)
[7]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结构动力模型修正中的应用[J]. 郭冬阳,胡于进,王学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4(08)
[8]多种群粒子群与人工蜂群融合的改进算法[J]. 黄凯锋,李莉,李永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4(06)
[9]基于响应面优化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J]. 鲍诺,王春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7)
[10]带活力因子的量子粒子群算法卫星基板模型修正[J]. 刘荣贺,于开平,袁昭旭,秦玉灵.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05)
博士论文
[1]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最优潮流相关技术研究[D]. 何宣虎.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基于多种混合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改进研究[D]. 柏静.山东师范大学 2016
[3]几类优化问题的人工蜂群算法[D]. 孔翔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
[4]大跨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与结构损伤监测方法研究[D]. 范哲.大连理工大学 2013
[5]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其在锅炉燃烧优化中的应用[D]. 李国强.燕山大学 2013
[6]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辨识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李帅.重庆大学 2013
[7]桥梁健康监测与工作模态分析的理论和应用及系统实现[D]. 秦世强.西南交通大学 2013
[8]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杨贤昭.武汉科技大学 2012
[9]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方圣恩.中南大学 2010
[10]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注塑成型中的应用[D]. 高月华.大连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玻璃幕墙风振可靠性研究[D]. 彭扬.河北工程大学 2015
[2]基于代理模型的桥梁随机有限元模型修正算法研究[D]. 李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D]. 安玖臻.长安大学 2013
[4]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D]. 李屹.广东工业大学 2013
[5]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D]. 孙磊.长安大学 2009
[6]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许建军.武汉理工大学 2008
[7]分布式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杨松涛.电子科技大学 2008
[8]结构环境振动模态参数识别随机子空间方法与应用[D]. 张笑华.福州大学 2006
[9]基于改进遗传—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 李秀芬.北京工业大学 2005
[10]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张刚刚.长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30324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蒙特卡洛抽样方法
15神经元相结合,上一层神经元的输出作为下一层神经成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抽样及抽样计算模型响应,分入和输出,训练网络,求的合适的权重系数完成代理别结构动力荷载测试时,得到的数据无法直接用于目标构的响应数据进行模态分析,依据模态分析的结果来而评估桥梁的舒适度、损伤情况等。理论为基础,以模态参数(频率、振型、阻尼比)为模态分析[24]。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模态分析分为基频域的识别算法[51, 52]。
图 3-5 Sphere 函数图像数二:Schwefels 函数:( )1 22 221 1i ii if x x x= == + 范围为[-1,1],函数全局最优位于[0,0]处,目标函数值为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高速列车转向架系统的数值模型修正[J]. 杨丹丹,郭勤涛,张令弥,李海涛,陶言和.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8(01)
[2]基于模态测试的宽幅钢箱梁桥有限元模型建立、修正与分析[J]. 谢伟平,曹晓宇,肖伯强,刘海庆. 振动与冲击. 2018(01)
[3]基于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J]. 翁顺,左越,朱宏平,陈波,赵会贤,田炜,颜永逸. 振动与冲击. 2017(04)
[4]桥梁安全状态评估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J]. 康俊涛,张亚州,秦世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11)
[5]引入动量因子的双自适应自然梯度算法[J]. 李康,刘辉,罗彬.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01)
[6]高耸钢烟囱环形TLD减振试验设计与模型修正[J]. 陈鑫,李爱群,王泳,张志强.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1)
[7]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结构动力模型修正中的应用[J]. 郭冬阳,胡于进,王学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4(08)
[8]多种群粒子群与人工蜂群融合的改进算法[J]. 黄凯锋,李莉,李永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4(06)
[9]基于响应面优化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J]. 鲍诺,王春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7)
[10]带活力因子的量子粒子群算法卫星基板模型修正[J]. 刘荣贺,于开平,袁昭旭,秦玉灵.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05)
博士论文
[1]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最优潮流相关技术研究[D]. 何宣虎.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基于多种混合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改进研究[D]. 柏静.山东师范大学 2016
[3]几类优化问题的人工蜂群算法[D]. 孔翔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
[4]大跨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与结构损伤监测方法研究[D]. 范哲.大连理工大学 2013
[5]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其在锅炉燃烧优化中的应用[D]. 李国强.燕山大学 2013
[6]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辨识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李帅.重庆大学 2013
[7]桥梁健康监测与工作模态分析的理论和应用及系统实现[D]. 秦世强.西南交通大学 2013
[8]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杨贤昭.武汉科技大学 2012
[9]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方圣恩.中南大学 2010
[10]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注塑成型中的应用[D]. 高月华.大连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玻璃幕墙风振可靠性研究[D]. 彭扬.河北工程大学 2015
[2]基于代理模型的桥梁随机有限元模型修正算法研究[D]. 李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D]. 安玖臻.长安大学 2013
[4]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D]. 李屹.广东工业大学 2013
[5]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D]. 孙磊.长安大学 2009
[6]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许建军.武汉理工大学 2008
[7]分布式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杨松涛.电子科技大学 2008
[8]结构环境振动模态参数识别随机子空间方法与应用[D]. 张笑华.福州大学 2006
[9]基于改进遗传—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 李秀芬.北京工业大学 2005
[10]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张刚刚.长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30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3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