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研发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04 20:20
本文主要进行组合惯导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的研发,对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仪器原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加速度计与陀螺仪的不同组合方式,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评估,得出对应实现的测量要求。进行仪器检测,详细阐述检测内容及方案,并基于此进行现场试验,实测仪器的各种性能,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仪器原理采用加速度计与陀螺仪的不同组合方式,静态时以加速度计的测倾值为准,运动时刻以加速度计测倾值为初始角位置,利用陀螺仪的角速率积分获取动态角度值,实现动态测倾;(2)仪器设计完成后,进行仪器检测。检测内容包括中线坐标及轨面高程、轨距检测、水平(超高)检测等,总结轨道精调测量注意事项。(3)进行梧州、海南四环现场实测,轨道不平顺互差远小于容许误差,完全能满足高铁轨道不平顺检测的精度要求,整个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GNSS/INS测量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且系统稳定;能提供全面的、全波段的轨道不平顺测量。(4)经过对实测结果的平面平顺性、高程平顺性、轨距、超高偏差、横向偏差、高程偏差进行分析发现,仪器的符合性较好,可广泛应用于长轨精调、轨道平顺性检测、轨道维护及检修等工作。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规划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章节规划及目的
第二章 仪器设计与检测
2.1 仪器设计
2.1.1 仪器设计原理
2.1.2 技术方案
2.1.3 方案实施
2.1.4 数据处理
2.1.5 上位机设计
2.1.6 技术评估
2.2 仪器检测
2.2.1 检测内容
2.2.2 检测方案
第三章 现场试验方案设计
3.1 梧州试验段
3.1.1 梧州实测说明
3.1.2 梧州试验结果
3.2 海南四环实测
3.2.1 海南四环实测说明
3.2.2 海南四环实测数据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4.1 梧州实测结果分析
4.1.1 数据处理
4.1.2 姿态角重复性
4.1.3 轨道不平顺测量结果重复性
4.1.4 轨道要素
4.1.5 实验总结
4.2 海南四环实测结果分析
4.2.1 图形对比
4.2.2 平顺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徐兰客运专线的实证分析[J]. 张恒龙,陈方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轨道检测方法与线路维修的关系研究[J]. 罗峰. 居舍. 2018(25)
[3]北斗定位系统在轨道参数测量上的应用[J]. 杨杰,王一军,余明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1)
[4]GJ-6型轨道检测系统几何测量不确定度及准确度研究[J]. 王琰. 铁道建筑. 2017(11)
[5]轨道几何状态惯性检测系统零速姿态修正方法[J]. 张新春,崔希民. 测绘科学. 2017(07)
[6]基于惯性导航系统的轨道检查仪双位置对准方法[J]. 张新春,崔希民. 测绘通报. 2017(03)
[7]高铁无砟轨道静态检测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J]. 郑涛,杜熙光,徐爱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01)
[8]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马勇,王磊,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9]高速铁路轨道几何状态三维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J]. 袁曼飞,胡俊勇,王涛. 河南科学. 2016(05)
[10]便携式轨检仪研究[J]. 王志勇,朱洪涛,胡立峰,李江明,魏晖. 铁道建筑. 2014(09)
博士论文
[1]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研究[D]. 王志勇.南昌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轨道检查仪轨向高低数据质量控制算法研究[D]. 刁巍巍.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方案的整数规划[D]. 赵乐.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有砟和无砟轨道过渡段精调优化算法[D]. 龚诚.西南交通大学 2018
[4]卫星与惯性器件融合导航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 陈计玮.北京邮电大学 2017
[5]便携式轨道线路状态检测系统研究[D]. 马骁.北京交通大学 2017
[6]基于CPIV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新型轨检小车结构设计与分析[D]. 植立才.广东工业大学 2016
[7]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小车的仿真设计[D]. 宋玉龙.山西农业大学 2015
[8]轨道检测小车测量方法的研究[D]. 洪思敏.广东工业大学 2015
[9]MEMS组合导航系统机载传递对准技术[D]. 张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
[10]高铁型轨道检查仪误差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 王昆.南昌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76377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规划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章节规划及目的
第二章 仪器设计与检测
2.1 仪器设计
2.1.1 仪器设计原理
2.1.2 技术方案
2.1.3 方案实施
2.1.4 数据处理
2.1.5 上位机设计
2.1.6 技术评估
2.2 仪器检测
2.2.1 检测内容
2.2.2 检测方案
第三章 现场试验方案设计
3.1 梧州试验段
3.1.1 梧州实测说明
3.1.2 梧州试验结果
3.2 海南四环实测
3.2.1 海南四环实测说明
3.2.2 海南四环实测数据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4.1 梧州实测结果分析
4.1.1 数据处理
4.1.2 姿态角重复性
4.1.3 轨道不平顺测量结果重复性
4.1.4 轨道要素
4.1.5 实验总结
4.2 海南四环实测结果分析
4.2.1 图形对比
4.2.2 平顺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徐兰客运专线的实证分析[J]. 张恒龙,陈方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轨道检测方法与线路维修的关系研究[J]. 罗峰. 居舍. 2018(25)
[3]北斗定位系统在轨道参数测量上的应用[J]. 杨杰,王一军,余明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1)
[4]GJ-6型轨道检测系统几何测量不确定度及准确度研究[J]. 王琰. 铁道建筑. 2017(11)
[5]轨道几何状态惯性检测系统零速姿态修正方法[J]. 张新春,崔希民. 测绘科学. 2017(07)
[6]基于惯性导航系统的轨道检查仪双位置对准方法[J]. 张新春,崔希民. 测绘通报. 2017(03)
[7]高铁无砟轨道静态检测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J]. 郑涛,杜熙光,徐爱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01)
[8]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马勇,王磊,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9]高速铁路轨道几何状态三维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J]. 袁曼飞,胡俊勇,王涛. 河南科学. 2016(05)
[10]便携式轨检仪研究[J]. 王志勇,朱洪涛,胡立峰,李江明,魏晖. 铁道建筑. 2014(09)
博士论文
[1]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研究[D]. 王志勇.南昌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轨道检查仪轨向高低数据质量控制算法研究[D]. 刁巍巍.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方案的整数规划[D]. 赵乐.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有砟和无砟轨道过渡段精调优化算法[D]. 龚诚.西南交通大学 2018
[4]卫星与惯性器件融合导航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 陈计玮.北京邮电大学 2017
[5]便携式轨道线路状态检测系统研究[D]. 马骁.北京交通大学 2017
[6]基于CPIV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新型轨检小车结构设计与分析[D]. 植立才.广东工业大学 2016
[7]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小车的仿真设计[D]. 宋玉龙.山西农业大学 2015
[8]轨道检测小车测量方法的研究[D]. 洪思敏.广东工业大学 2015
[9]MEMS组合导航系统机载传递对准技术[D]. 张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
[10]高铁型轨道检查仪误差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 王昆.南昌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76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7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