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型连续流交叉口交通条件适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5 00:40
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节点,也是各方向交通流容易发生冲突的地方。交通流的冲突点会引起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延误增加进而带来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问题。减少交叉口延误对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至关重要。交叉口延误取决于各进口道的延误,而各进口道的交通流由左转、直行及右转构成,引起进口道延误过大的原因主要是左转弯交通处理不当。为了减小进口道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交通管理部门实施了各种左转弯交通处理方式,如改善信号配时、渠化增加左转车道数、禁止左转等措施,然而当左转流量比例增大时,这些传统左转弯交通处理方式的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一种非传统左转设计方法的交叉口——连续流交叉口(Continuous Flow Intersection),这种非传统交叉口处理左转交通的方法如下:在左转车辆到达主交叉口之前,通过标志标线的引导,将左转车辆导向至对向直行车道的左侧,主交叉口在信号控制的作用下,其左转相位与直行相位同时放行而不产生冲突,使交叉口相应进口道的交通流能在延误较小的情况下连续通过交叉口。该新型交叉口右转交通和直行交通的运行方式与传统交叉口一致,仅仅改变了左转交通的运行...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的处理方法
1.2.2 传统左转交通流研究现状
1.2.3 连续流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的处理方法
1.2.4 连续流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连续流交叉口基本理论
2.1 连续流交叉口定义
2.2 连续流交叉口分类
2.3 设计的基本条件
2.3.1 道路条件
2.3.2 交通条件
2.4 连续流交叉口优缺点
2.4.1 冲突点减少
2.4.2 信号相位缩短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左转储存车道长度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3.1 连续流交叉口左转专用车道构成
3.2 排队长度计算模型
3.2.1 理论模型
3.2.2 左转相位下左转车辆排队模型
3.3 排队长度理论计算
3.4 定量分析
3.4.1 参数设置
3.4.2 临界左转交通量分析
3.4.3 左转储存长度交通适用性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实际案例仿真验证评价
4.1 交叉口概况
4.1.1 各进口道车道通行能力计算
4.1.2 饱和度评价
4.1.3 道路交通条件评价
4.2 左转储存车道长度确定
4.2.1 理论排队长度计算
4.3 VISSIM模拟
4.3.1 仿真步骤
4.3.2 参数设置
4.3.3 评价指标
4.4 仿真效果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估算模型研究[J]. 余静财,赵亚军. 科技风. 2017(15)
[2]左转保护相位、许可相位设置条件分析[J]. 孟祥龙,马彪. 建材世界. 2016(06)
[3]国外新型交叉口的设计与应用[J]. 张强. 中国市政工程. 2016(04)
[4]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组织方式的探讨[J]. 高波.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6(01)
[5]基于两种非传统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综合优化模型[J]. 周亚平,陈凤权,王永. 公路交通科技. 2016(04)
[6]信号控制交叉口排队长度估算方法研究[J]. 孔涛,刘新,张茂雷.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5(02)
[7]考虑上游交叉口信号设计的排队长度计算[J]. 王进,虢向阳,邹志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01)
[8]城市道路新型连续流交叉口的设计及仿真[J]. 刘秋晨,张轮,杨文臣,张磊,董德存.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3(02)
[9]论平交口左转车道几何设计参数的合理取用[J]. 汪慧君,程名. 交通标准化. 2012(03)
[10]许可相位下左转车道存储段长度计算[J]. 王京元,王炜. 土木工程学报. 2011(09)
博士论文
[1]信号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组织中的临界问题研究[D]. 李丽丽.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流交通组织方法适应性研究[D]. 杨同祥.西南交通大学 2016
[2]两种非传统交叉路口的运行性能研究[D]. 陈凤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3]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 彭飞.兰州交通大学 2016
[4]城市干线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D]. 李之卓.西南交通大学 2016
[5]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与仿真研究[D]. 彭飞.北京交通大学 2012
[6]排队长度约束下的瓶颈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 孙辉.西南交通大学 2010
[7]平面交叉口机动车XDL逆序左转方案研究[D]. 王伟.昆明理工大学 2010
[8]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的组织方法研究[D]. 罗荣锋.长安大学 2010
[9]提高城市主干道通行能力的方法研究[D]. 范筱洁.同济大学 2008
[10]有信号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的组织方法研究[D]. 白立琼.北京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76724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的处理方法
1.2.2 传统左转交通流研究现状
1.2.3 连续流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的处理方法
1.2.4 连续流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连续流交叉口基本理论
2.1 连续流交叉口定义
2.2 连续流交叉口分类
2.3 设计的基本条件
2.3.1 道路条件
2.3.2 交通条件
2.4 连续流交叉口优缺点
2.4.1 冲突点减少
2.4.2 信号相位缩短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左转储存车道长度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3.1 连续流交叉口左转专用车道构成
3.2 排队长度计算模型
3.2.1 理论模型
3.2.2 左转相位下左转车辆排队模型
3.3 排队长度理论计算
3.4 定量分析
3.4.1 参数设置
3.4.2 临界左转交通量分析
3.4.3 左转储存长度交通适用性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实际案例仿真验证评价
4.1 交叉口概况
4.1.1 各进口道车道通行能力计算
4.1.2 饱和度评价
4.1.3 道路交通条件评价
4.2 左转储存车道长度确定
4.2.1 理论排队长度计算
4.3 VISSIM模拟
4.3.1 仿真步骤
4.3.2 参数设置
4.3.3 评价指标
4.4 仿真效果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估算模型研究[J]. 余静财,赵亚军. 科技风. 2017(15)
[2]左转保护相位、许可相位设置条件分析[J]. 孟祥龙,马彪. 建材世界. 2016(06)
[3]国外新型交叉口的设计与应用[J]. 张强. 中国市政工程. 2016(04)
[4]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组织方式的探讨[J]. 高波.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6(01)
[5]基于两种非传统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综合优化模型[J]. 周亚平,陈凤权,王永. 公路交通科技. 2016(04)
[6]信号控制交叉口排队长度估算方法研究[J]. 孔涛,刘新,张茂雷.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5(02)
[7]考虑上游交叉口信号设计的排队长度计算[J]. 王进,虢向阳,邹志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01)
[8]城市道路新型连续流交叉口的设计及仿真[J]. 刘秋晨,张轮,杨文臣,张磊,董德存.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3(02)
[9]论平交口左转车道几何设计参数的合理取用[J]. 汪慧君,程名. 交通标准化. 2012(03)
[10]许可相位下左转车道存储段长度计算[J]. 王京元,王炜. 土木工程学报. 2011(09)
博士论文
[1]信号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组织中的临界问题研究[D]. 李丽丽.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流交通组织方法适应性研究[D]. 杨同祥.西南交通大学 2016
[2]两种非传统交叉路口的运行性能研究[D]. 陈凤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3]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 彭飞.兰州交通大学 2016
[4]城市干线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D]. 李之卓.西南交通大学 2016
[5]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与仿真研究[D]. 彭飞.北京交通大学 2012
[6]排队长度约束下的瓶颈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 孙辉.西南交通大学 2010
[7]平面交叉口机动车XDL逆序左转方案研究[D]. 王伟.昆明理工大学 2010
[8]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的组织方法研究[D]. 罗荣锋.长安大学 2010
[9]提高城市主干道通行能力的方法研究[D]. 范筱洁.同济大学 2008
[10]有信号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的组织方法研究[D]. 白立琼.北京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76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7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