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场地上双座串联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及碰撞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6 17:14
本文分析了软土场地上双座串联大跨度斜拉桥——洪鹤大桥的地震响应及相邻斜拉桥的碰撞问题。首先,建立其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随后,考虑桥梁特点及场地效应,选取合适的地震波,采取纵桥向+0.3横桥向+0.3竖桥向的激励组合方式输入,对桥梁关键部位动力响应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将结果与反应谱法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对两座斜拉桥交接墩处主梁的碰撞问题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向地震作用下,结构主梁及主塔均以纵桥向位移为主,且主梁横桥向位移不可忽略;结构在主塔处的剪力、弯矩远大于桥墩处,各方向内力最大值集中在4号塔及8号塔塔底右边,这在抗震设计中应引起重视;在E2地震作用下交接墩处两主梁不会发生碰撞,但建议在塔梁处布置纵向液体粘滞阻尼器以提高其减震性能。
【文章来源】: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0,37(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洪鹤大桥总体布置/m
3 交接墩处梁端位移响应分析
本文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洪鹤大桥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模拟,桥塔、钢主梁、桥墩、承台以及桩均采用梁单元模拟,桥面板采用板单元模拟。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桩土互相作用采用等效土弹簧模拟,弹簧刚度系数由m法计算得到,土质情况参考《洪鹤大桥详勘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通过约束桥塔与主梁、桥墩与主梁之间的竖向自由度模拟球形支座。用一般连接中的滞后系统模型模拟桥墩与主梁间的横向C型钢阻尼器,其系统如图3所示(方框内为恢复力模型,d为N1,N2两节点的相对变形,f为出力)。C型钢阻尼器参数见表1,示意图如图4。两座主梁之间设置20 cm间距的抗震缝。图3 C型钢阻尼器的力–位移滞回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跨度斜拉桥纵向塔梁阻尼器阻尼性能识别[J]. 马如进,葛纯熙,胡晓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9(03)
[2]斜拉桥横向减震振动台试验[J]. 易江,孙平宽,李建中. 振动与冲击. 2018(03)
[3]地震频谱特性对独塔斜拉桥纵向地震响应影响[J]. 易江,刘闯,李建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8)
[4]弹性连接失效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J]. 焦常科,李爱群,伍小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7(04)
[5]三塔悬索桥桥塔适宜刚度体系研究[J]. 李万恒,王元丰,李鹏飞,吴寒亮. 土木工程学报. 2017(01)
[6]大跨度斜拉桥边墩新型横向钢阻尼器减震体系及设计方法[J]. 沈星,倪晓博,叶爱君.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5)
[7]高铁槽形梁斜拉桥塔梁固接结构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J]. 戴公连,粟淼. 铁道学报. 2015(03)
[8]大跨度斜拉桥顺桥向阻尼约束体系研究[J]. 张常勇,王文斌,姚宗健. 桥梁建设. 2014(06)
[9]H型斜拉桥桥塔横桥向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J]. 徐艳,嵇冬冰,王瑞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4(06)
[10]大跨桥梁结构随机地震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分析[J]. 刘章军,雷耀龙,方兴. 土木工程学报. 2013(S1)
本文编号:3499246
【文章来源】: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0,37(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洪鹤大桥总体布置/m
3 交接墩处梁端位移响应分析
本文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洪鹤大桥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模拟,桥塔、钢主梁、桥墩、承台以及桩均采用梁单元模拟,桥面板采用板单元模拟。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桩土互相作用采用等效土弹簧模拟,弹簧刚度系数由m法计算得到,土质情况参考《洪鹤大桥详勘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通过约束桥塔与主梁、桥墩与主梁之间的竖向自由度模拟球形支座。用一般连接中的滞后系统模型模拟桥墩与主梁间的横向C型钢阻尼器,其系统如图3所示(方框内为恢复力模型,d为N1,N2两节点的相对变形,f为出力)。C型钢阻尼器参数见表1,示意图如图4。两座主梁之间设置20 cm间距的抗震缝。图3 C型钢阻尼器的力–位移滞回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跨度斜拉桥纵向塔梁阻尼器阻尼性能识别[J]. 马如进,葛纯熙,胡晓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9(03)
[2]斜拉桥横向减震振动台试验[J]. 易江,孙平宽,李建中. 振动与冲击. 2018(03)
[3]地震频谱特性对独塔斜拉桥纵向地震响应影响[J]. 易江,刘闯,李建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8)
[4]弹性连接失效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J]. 焦常科,李爱群,伍小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7(04)
[5]三塔悬索桥桥塔适宜刚度体系研究[J]. 李万恒,王元丰,李鹏飞,吴寒亮. 土木工程学报. 2017(01)
[6]大跨度斜拉桥边墩新型横向钢阻尼器减震体系及设计方法[J]. 沈星,倪晓博,叶爱君.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5)
[7]高铁槽形梁斜拉桥塔梁固接结构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J]. 戴公连,粟淼. 铁道学报. 2015(03)
[8]大跨度斜拉桥顺桥向阻尼约束体系研究[J]. 张常勇,王文斌,姚宗健. 桥梁建设. 2014(06)
[9]H型斜拉桥桥塔横桥向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J]. 徐艳,嵇冬冰,王瑞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4(06)
[10]大跨桥梁结构随机地震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分析[J]. 刘章军,雷耀龙,方兴. 土木工程学报. 2013(S1)
本文编号:3499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9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