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车船直取模式下的作业设备调度优化

发布时间:2017-05-26 12:06

  本文关键词: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车船直取模式下的作业设备调度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目前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铁水联运仍然处在低水平阶段。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铁路运输客货分流逐步形成,使铁路货物运输能力得到极大的释放,为铁路参与多式联运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作业设备的调度进行了优化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为明确研究目标,介绍了集装箱铁水联运的相关概念并分析了目前集装箱港口的作业设备与装卸工艺,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岸桥、集卡、轨道门吊三种作业设备;接着分析了港口作业区和铁路作业区的布局形式,并讨论了在两者不同位置关系下港口铁水联运的作业组织,然后着重分析了车船直取模式和堆场堆存模式下集装箱铁水联运装卸作业的流程,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是在车船直取模式下开展的。(2)针对“岸桥-集卡-轨道门吊”装卸工艺方案,分析了其作业过程中设备调度的影响因素与优化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协同调度优化所要研究的内容是研究各类设备的作业顺序及设备间的衔接关系。(3)分析了车船直取模式下装卸作业系统的特点,然后针对车船直取模式下的单向装卸作业形式,以卸船装车作业为例,以装卸作业总时间最小化作为目标,主要考虑作业过程中的作业顺序约束、作业时间间隔约束、作业设备使用约束等,建立数学模型,以求获得最优的作业序列和各类设备的调度使用方案。(4)通过分析车船直取模式下双向装卸作业与单向装卸作业的区别,以单方向作业模型为基础,在原有约束的基础上改进了作业时间接续约束及作业设备等待时间约束,建立了装卸联合作业设备调度优化的数学模型,以求获得装卸联合作业时最优的作业序列和各类设备的调度使用方案。(5)针对上述模型设计了双层遗传算法,并针对卸船装车作业模型和装卸联合作业模型设计两个算例以验证模型可行性。通过对算例求解,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较好的解决车船直取模式下的集装箱装卸设备调度优化问题。
【关键词】:铁水联运 车船直取 作业设备 调度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91.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12-17
  • 1.2.1 国内外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发展现状12-15
  • 1.2.2 国内外装卸作业设备调度研究现状15-17
  • 1.3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17-20
  • 1.3.1 论文结构17-18
  • 1.3.2 研究技术路线18-20
  • 2 集装箱铁水联运作业模式分析20-34
  • 2.1 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相关概念20-25
  • 2.1.1 集装箱港口20-22
  • 2.1.2 集装箱铁水联运22-23
  • 2.1.3 集装箱港口作业设备23-25
  • 2.2 集装箱港口的布局25-29
  • 2.2.1 港口作业区布局25-26
  • 2.2.2 铁路作业区布局26-28
  • 2.2.3 两作业区之间的位置关系28-29
  • 2.3 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作业模式29-33
  • 2.3.1 集装箱铁水联运车船直取模式29-30
  • 2.3.2 集装箱铁水联运堆场堆存模式30-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3 车船直取模式下集装箱作业设备调度优化模型研究34-54
  • 3.1 集装箱作业设备调度优化要素分析34-41
  • 3.1.1 集装箱作业设备调度的必要性34-36
  • 3.1.2 集装箱作业设备调度优化要素36-41
  • 3.2 集装箱卸船装车作业设备调度优化模型41-47
  • 3.2.1 问题描述41-42
  • 3.2.2 模型假设42
  • 3.2.3 符号与变量说明42-44
  • 3.2.4 模型描述44-47
  • 3.3 集装箱装卸联合作业设备调度优化模型47-52
  • 3.3.1 问题描述47
  • 3.3.2 模型假设47-48
  • 3.3.3 符号与变量说明48-49
  • 3.3.4 模型描述49-52
  • 3.4 本章小结52-54
  • 4 车船直取模式下集装箱作业设备优化算法设计与算例分析54-68
  • 4.1 算法设计54-59
  • 4.1.1 算法分析54-55
  • 4.1.2 算法设计55-59
  • 4.2 算例分析59-67
  • 4.2.1 卸船装车作业模型算例59-63
  • 4.2.2 装卸联合作业模型算例63-67
  • 4.3 本章小结67-68
  • 5 结论与展望68-70
  • 5.1 研究结论68
  • 5.2 研究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 A74-75
  • 索引75-76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6-78
  • 学位论文数据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禹;;铁水联运迎来发展新机遇 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签署铁水联运合作协议[J];大陆桥视野;2011年06期

2 陈余德;;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共同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J];港口科技;2011年11期

3 鞠海涛;王从e,

本文编号:396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96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