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网结构复杂性定量测度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道路网结构复杂性定量测度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道路网是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日常活动的重要依托,是物质运输和能量流通的物理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其复杂性也将日益加强。20世纪末兴起的复杂网络理论为理解道路网结构复杂性提供了新视角。然而当前基于复杂网络的道路网研究多局限于形态复杂性及结构共性特征的探讨,缺乏从结构角度描述道路交叉连通方式的多样性、异质性、完整性等特征方面的定量指标。熵理论和分形理论是复杂性研究的代表性方法。学者们提出了拓扑信息熵和数种结构分形维测度方法,然而,当前拓扑信息熵存在方法模型不统一、仅能刻画网络某方面特征等不足:道路网结构分形特征的研究多局限于计盒维数,道路网的体积和度体积维数研究鲜见,其地学机理的解释尚待深入。现有地图拓扑信息测度指标多关注地图符号连通方式的多样性或连通程度的紧密性,缺乏定量刻画地图符号空间格局与结构特征方面的方法,尤其是较少考虑地图符号拓扑结构的紧凑性和异质性特征。论文定义了地图符号拓扑结构紧凑性和异质性信息熵,提出其计算方法,将其分别用于中国成都市、瑞典耶夫勒市和美国旧金山市的部分道路网,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描述道路网的拓扑结构。通过分析不同形态、不同规模、以及多尺度道路网的结构分形特征,并计算其盒覆盖结构分形维、体积及度体积结构分形维。分形维数值的比较分析表明,道路网是典型的结构分形体。其盒覆盖结构分形维数随尺度减小而降低,体积分形维数与网络的紧凑性、异质性等特征密切相关。度体积分形维数与尺度无关。论文还进一步证实了形态影响结构。道路网形态影响道路网结构的完整性、异质性、可达性、紧凑性等,三种结构分形维从不同角度共同刻画了这种影响。论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理解道路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道路交通规划提供参考,还可以为道路网自动选取、多尺度表达提供理论依据。下一步将努力构建完善的道路网结构信息熵指标体系,以及尝试把论文中的相关指标与方法用于制图综合中。
【关键词】:道路网 结构 复杂网络 熵 分形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P20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道路网结构复杂性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目标13
- 1.4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13-15
- 第2章 道路网结构复杂性概述15-27
- 2.1 复杂性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研究综述15-19
- 2.1.1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15-16
- 2.1.2 复杂性科学16-19
- 2.2 道路网结构复杂性及其测度方法19-26
- 2.2.1 道路网结构复杂性及描述角度19-20
- 2.2.2 道路网结构复杂性的熵测度方法20-23
- 2.2.3 道路网结构复杂性的分形描述23-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顾及紧凑性和异质性的道路网结构复杂性定量测度27-36
- 3.1 道路网的图表征27-29
- 3.2 几种代表性的拓扑结构信息熵测度方法比较29
- 3.3 网络拓扑结构紧凑性与异质性信息熵:定义与计算方法29-31
- 3.4 方法有效性评估31-35
- 3.4.1 数据处理31-33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33-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道路网结构复杂性的分形描述36-53
- 4.1 结构分形维:指标与定义36-37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37-39
- 4.3 道路网结构分形:测算方法与数值分析39-45
- 4.3.1 结构分形维:测算方法39-43
- 4.3.2 不同测算方法下道路网结构分形维的比较分析43-45
- 4.4 不同尺度下道路网的结构分形特征的差异45-49
- 4.5 形态对道路网的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49-52
- 4.6 本章小结52-53
- 总结与展望53-55
- 论文主要工作53
- 论文创新点53-54
- 不足与展望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红艳;武芳;王辉连;朱鲲鹏;;基于拓扑相似性的道路网综合模型[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2 董卫华;李志林;郭庆胜;;基于动态分段的道路网示意性地图模型综合[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8期
3 郑嘉战,宫欣荣,刘潇;关于大连城区道路网系统规划的对策研究[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年01期
4 刘承良;余瑞林;段德忠;;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分形的时空结构[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5 郭敏;钱海忠;黄智深;何海威;刘海龙;;道路网智能选取的案例类比推理法[J];测绘学报;2014年07期
6 李燕,邵作叶,余旭初;基于感知编组的道路网自动提取研究[J];遥感信息;2005年01期
7 陈波;武芳;钱海忠;;空间分析方法在道路网自动综合拓扑构建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6年01期
8 赵东保;徐艳杰;张弘_";;道路网匹配质量检核与修正机制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陈玉敏;龚健雅;史文中;;多尺度道路网的距离匹配算法研究[J];测绘学报;2007年01期
10 田晶;宋子寒;艾廷华;;运用图论进行道路网网格模式提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青年;;道路网简化研究进展与展望[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吴波;杨斌;罗驰;汪勇;傅亚;周琳;;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网研究(节选)[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士东;汪增福;;基于拓扑特性和带状主动轮廓模型的道路网自动提取[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洪福;;谈中小城市的交通发展策略[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艳慧;陈军;蒋捷;李志林;;道路网多尺度数据建模的实体-关系分析[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何超英;蒋捷;韩刚;陈军;;基于GDF的道路网完全拓扑生成算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海梅;周献中;;地形图道路提取及道路网拓扑结构的生成[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王伟杰;我市研究部署“四纵三横”快速通道路网建设[N];常德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亢舒;道路网更密 桥梁更安全[N];经济日报;2013年
3 记者 周国和 通讯员 张伙生;推进深圳东部道路网建设[N];深圳特区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林培;变“大城”为“小街”[N];中国建设报;2012年
5 通讯员 魏宏;优化新城道路网功能结构[N];联合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玉敏;大区域分布式多级道路网的最优路径算法与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栾学晨;保持结构模式的道路网数据多尺度建模[D];武汉大学;2013年
3 汪永红;多尺度道路网路径规划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翟仁健;基于全局一致性评价的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匹配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海威;顾及层次结构和空间冲突的道路网选取与化简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李进;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网选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何晶;道路网结构复杂性定量测度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刘欣;乡镇道路网的问题与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承科;应用空间语法理论对香港道路网建模及分析[D];青岛大学;2007年
6 邱礼平;城市新区道路网系统规划理论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姬海;城市道路网容量节点路段化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马黄群;道路网层次划分及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陈柏球;我国大中城市道路网系统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邹方磊;嵌入式GIS中多尺度道路网路径规划方法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道路网结构复杂性定量测度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9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