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赤泥与高矿化度矿井废水在烟气脱硫脱硝中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02:27

  本文关键词:赤泥与高矿化度矿井废水在烟气脱硫脱硝中应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烟气脱硫 烟气脱硝 赤泥 矿井废水


【摘要】:本研究以实现湿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工业应用为目标,对赤泥和高矿化度矿井废水的脱硫脱硝能力进行研究并优化其反应条件。旨在获取一种经济、高效、稳定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方法,并为赤泥和矿井废水的多渠道化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的结果如下:(1)对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的脱硫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较为适合的脱硫工艺参数为:吸收剂中赤泥浓度为12%,烟气流量为40 L/min,液气比为20 L/m~3。且该吸收剂脱硫能力受SO_2浓度影响较小,这与实际工业化应用的要求较为符合。(2)对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连续脱硫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吸收剂的pH值下降到5.8时对15%的吸收剂进行更新较为适合。在此更新比例下,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连续脱硫。(3)对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的脱硝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的脱硝特性与同时脱硫脱硝工业化要求不符。使用NaClO_2作为添加剂可提高其脱硝能力并改变其脱硝特性。(4)对赤泥矿井废水(NaClO_2)吸收剂的脱硝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吸收剂较为适合的脱硝工艺参数为:吸收剂中赤泥浓度为10%以上,烟气流量为30L/min,液气比为25 L/m~3,吸收剂温度为50℃以下,吸收剂pH值为6。这与同时脱硫脱硝工业化应用的要求较为符合。(5)对赤泥矿井废水(NaClO_2)吸收剂的连续同时脱硫脱硝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为优化的条件下,该吸收剂连续反应期间的平均脱硫效率在99.0%以上,平均脱硝效率在40.0%~42.0%之间,可以实现稳定、高效的连续同时脱硫脱硝。
【关键词】:烟气脱硫 烟气脱硝 赤泥 矿井废水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1;X751;X75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9
  • 1.1 大气污染现状9-10
  • 1.1.1 SO_2的来源及危害9
  • 1.1.2 NO_x的来源及危害9-10
  • 1.2 我国燃煤烟气污染概况10-11
  • 1.3 控制技术11-15
  • 1.3.1 SO_2控制技术11-13
  • 1.3.2 NO_x控制技术13-14
  • 1.3.3 SO_2和NO_x同时脱除技术14-15
  • 1.4 赤泥与矿井废水应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进展15-17
  • 1.4.1 赤泥综述15
  • 1.4.2 赤泥应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进展15-16
  • 1.4.3 矿井废水综述16
  • 1.4.4 矿井废水应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进展16-17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7-19
  • 1.5.1 立题依据17
  • 1.5.2 研究意义17-19
  • 2 赤泥与矿井废水烟气脱硫能力评价19-33
  • 2.1 实验部分19-24
  • 2.1.1 实验原材料19-20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20-21
  • 2.1.3 模拟烟气配制21
  • 2.1.4 脱硫效果评价装置21-22
  • 2.1.5 SO_2浓度分析方法22-23
  • 2.1.6 脱硫效果评价指标23
  • 2.1.7 实验方法及流程23-24
  • 2.1.8 图例代号说明24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24-31
  • 2.2.1 赤泥脱硫能力的评价24-26
  • 2.2.2 赤泥与石灰脱硫能力的比较26-28
  • 2.2.3 矿井废水脱硫能力的评价28
  • 2.2.4 赤泥与矿井废水联合脱硫实验28-31
  • 2.3 本章小结31-33
  • 3 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湿法脱硫工程应用分析33-57
  • 3.1 实验部分33-38
  • 3.1.1 实验原材料33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33-34
  • 3.1.3 脱硫效果评价系统34-36
  • 3.1.4 脱硫效果评价指标36
  • 3.1.5 实验步骤36-37
  • 3.1.6 实验内容37-38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38-55
  • 3.2.1 正交实验38-39
  • 3.2.2 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脱硫特性的研究39-45
  • 3.2.3 完全反应过程分析45-47
  • 3.2.4 连续脱硫反应47-55
  • 3.3 本章小结55-57
  • 4 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湿法脱硝工程应用分析57-69
  • 4.1 实验部分57-58
  • 4.1.1 模拟烟气配制57
  • 4.1.2 脱硝效果评价指标57-58
  • 4.1.3 实验内容58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58-66
  • 4.2.1 赤泥与矿井废水烟气脱硝能力评价58-59
  • 4.2.2 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脱硝特性的研究59-66
  • 4.3 本章小结66-69
  • 5 赤泥矿井废水吸收剂与添加剂联合湿法脱硝工程应用分析69-85
  • 5.1 实验部分69-70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70-83
  • 5.2.1 添加剂的筛选70-75
  • 5.2.2 吸收剂与添加剂联合作用脱硝特性的研究75-83
  • 5.3 本章小结83-85
  • 6 连续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85-89
  • 6.1 实验部分85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85-87
  • 6.2.1 连续反应时NaClO_2添加浓度的计算85-86
  • 6.2.2 连续脱硫脱硝能力评价86-87
  • 6.3 本章小结87-89
  • 7 结论89-91
  • 8 展望91-93
  • 参考文献93-101
  • 致谢101-103
  • 作者简介103-10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5-107


本文编号:1101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01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b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