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新能源公司数字矿山架构设计与应用实践
本文选题:数字矿山 切入点:构架设计 出处:《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数字矿山(Digital Mine,DM)是我国矿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保障合理开发与利用有限矿山资源,提高矿山企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应用程度,保证煤炭安全生产和运营,加速矿山安全高效建设的新型理论和有效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煤炭能源矿山企业多级信息资源共享、矿山内部结构管理可视化、准确预测地质构造对开采影响、优化开采参数和安全预警等,已成为当今保障矿山安全高效快速建设与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针对神新能源公司的地域特征、矿井分布特点和复杂开采条件等特点,采用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等方法手段,研究了神新能源公司数字矿山架构并进行了应用实践。首先,基于国内外数字化矿山建设成果调查、对比和分析数字矿山构成体系和应用现状,提出了神新能源公司数字化矿山的架构层级体系,为科学有序的建立数字空间中的企业管理应用模式奠定基础。再次,以乌东煤矿数字矿山架构设计为典型目标,通过对信息化基础环境与SWOT分析(Strength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提出乌东煤矿数字矿山架构实现方法。最后,针对乌东煤矿急倾斜特厚煤层多源气体致灾综合预警难题,研发了符合井工矿实际,具备井下现场取样、现场分析,并且能够与相关矿用系统实现集成与控制的致灾气体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实践表明:本系统可实时采集数据,综合分析相关气体指标,揭示混合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和爆炸性混合气体失爆点浓度(LTN)分布规律,定量确定采空区三带分布区域,保障了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本研究为数字矿山技术在保障西部煤矿地下安全开采的应用提供了成功范例。这对西部矿山安全快速建设、煤炭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矿区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Abstract]:Digital mine digital mine (DM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ining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It also ensures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imited mine resources, and improves the application degree of automation, digitization, networking and informatization in mining enterprises.The new theory and effective technical means to ensure the saf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oal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mine safety and efficiency.Through the digitiz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multi-level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of the coal energy mine enterprise, the mine internal structure management visualization, the accurate forecast geological structure to the mining influence, the optimization mining parameter and the safety early warning and so on.Nowaday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to guarantee mine safety, high efficiency and fast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nxin Energy Company, such a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min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x mining conditions, this study adopts field investiga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etc.The digital mine architecture of Shenxin Energy Company is studied and applied.First of all,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igital mine construction results investigation,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digital mine composition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the Shenxin energy company digital mine structure hierarchy system,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and orderly establishment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mode in the digital space.Thirdly, taking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digital mine in Wudong coal mine as the typical targe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ethod to realize the architecture of digital mine in Wudong coal mine by analyzing the basic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SWOT.Finally, in view of the 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problem of multi-source gas disaster caused by steep and ultra-thick coal seam in Wudong Coal Mine, we have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warning problem, which accord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ell, industry and mining, and has underground sampling and field analysis.And the integrated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disaster gas can be integrated and controlled with related mining systems.The application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system can collect data in real time, analyze related gas indexes synthetically,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of explosion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mixed combustible ga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explosive mixed gas explosion point, and determine quantitatively the distribution region of three zones in goaf.It ensures the safe mining of horizontal sublevel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in steeply inclined coal seam.This study provides a successful examp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ine technology in ensuring underground safe mining in western coal mines.This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mine safety in western China, the adjustment of coal energy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he stabl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ining area.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思文,殷作如,何晓群,董荣泉,邓智毅,张长江,郭继如,景东升;数字矿山的概念、框架、内涵及应用示范[J];科技导报;2004年06期
2 吴立新,朱旺喜,张瑞新;数字矿山与我国矿山未来发展[J];科技导报;2004年07期
3 李海斌;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数字矿山建设方法探讨[J];煤;2004年04期
4 僧德文;李仲学;张顺堂;马斌;赵怡晴;;数字矿山系统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J];金属矿山;2005年12期
5 罗周全;刘晓明;刘望平;吴亚斌;杨彪;;数字矿山的技术基础[J];中国钨业;2005年06期
6 冯菊霞;数字矿山建设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2期
7 刘浩;;数字矿山建设探讨[J];陕西煤炭;2006年01期
8 ;“第3届数字矿山技术交流研讨会”征文通知[J];采矿技术;2006年03期
9 王李管;曾庆田;贾明涛;;数字矿山整体实施方案及其关键技术[J];采矿技术;2006年03期
10 郑彬彬;张俊文;;现代化矿山-数字矿山的概念及其基本结构[J];煤炭技术;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迷军;姚卫东;;建设数字矿山,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唐振伟;张敬书;王永法;刘贯安;;数字矿山建设浅谈[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3 毛善君;;中国数字矿山的整体构架及关键技术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徐希康;谭得健;张申;;浅谈“自动化”、“信息化"与“数字矿山”[A];第十四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暨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吴立新;朱旺喜;张瑞新;;数字矿山与中国矿山未来发展[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毛爱芹;周荣福;;数字矿山探讨[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7 牛建军;;神东数字矿山建设的探索[A];第18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贝建刚;景妮;;数字矿山初探[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战刚;孙允峰;周广磊;;数字矿山的特征及建立数字矿山的基本框架[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衣瑛;;利用信息化技术全力打造高效先进数字矿山[A];2004年全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霞;数字矿山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N];科技日报;2005年
2 陈兰芹;专家呼吁建设数字矿山[N];中国测绘报;2007年
3 祁金华;“数字矿山”如何炼就?[N];网络世界;2007年
4 记者 王心怡 通讯员 韩庚祥;能源公司积极推进“数字矿山”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1年
5 郝东方;四大不良倾向阻碍数字矿山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齐瑞普 沈杰;打造数字矿山体系[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齐瑞普 沈杰;首矿建成“四级、四块”数字矿山体系[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记者 魏东 王延斌;“数字矿山”展现矿山安全美好图景[N];科技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于成水 通讯员 尹红;山东蓝光为采矿业量身定做“数字矿山”[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赵丽霞;有色金属行业第五期数字矿山培训交流活动在昆明举办[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帅;地下矿山数字开采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2 王彦彬;网络数字矿山系统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3 毕林;数字采矿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一帆;数字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建峰;3DGIS数字矿山基础信息平台的应用及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刘宁;面向数字矿山的智能头盔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5年
3 王珏;数字矿山GI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李洪克;双三维数字矿山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于涛;神新能源公司数字矿山架构设计与应用实践[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春荔;蒙泰集团二号矿数字矿山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7 董波;数字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顾杨爱;数字矿山地理网格事件管理及其在矿山地面灾害监测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黄雪;面向数字矿山信息系统的重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董涛;数字矿山地理网格部件分类描述信息模型和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24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2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