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厚煤层仰采综放工作面过断层应力分布与围岩控制
本文选题:仰采综放工作面 + 过断层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2期
【摘要】:针对特厚煤层仰采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时煤壁片帮及冒顶严重、围岩难以控制的问题,结合济宁二号煤矿10301工作面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出工作面过断层时要采取的合理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出工作面过断层时的应力、塑性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仰采工作面过断层时超前15 m破底、下扎角为11°的方式推过F49断层最为合理;工作面推进至断层35 m时,超前支承应力峰值逐渐增大并向煤壁侧靠近,易造成煤壁片帮;与此同时,断层活化程度逐渐增强,基本顶超前垂直应力峰值增加,周期来压步距减小,顶板不易控制;当工作面推进至断层15 m时,工作面上方岩层塑性区开始逐渐导通断层,直至揭露断层时完全导通,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放煤控制、顶板管理措施,能确保10301工作面顺利通过断层。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erious wall and roof fall and the difficult control of surrounding rock when the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ace passes through the fault,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No. 10301 face in Jining No. 2 Coal Mine are considered. Th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be taken when working face crossing faul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volution law of stress and plastic zone is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most reasonable to push F49 fault 15 m ahead of the fault and 11 掳below the bottom when the face passes through the fault, and the peak value of the leading support stress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approaches to the coal wall when the working face advances to the fault 35 m.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ivation degree of the fault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peak value of vertical stress in advance increases, the interval of periodic pressure is reduced, and the roof is not easy to control. When the working face advances to the fault 15 m, The plastic zone of the rock layer above the working face begins to conduct faults gradually until the fault is expo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 that strengthening coal caving control and roof management measures can ensure the smooth passage of the 10301 face through the faul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项目(20120095120017)
【分类号】:TD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刚;;试析煤矿掘进过断层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3年20期
2 阳金知,汪书祺;掘进工作面过断层的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03期
3 王延国,王志刚;掘进巷道过断层施工实践[J];山东煤炭科技;2003年06期
4 李增亮;;炮掘过断层安全施工探讨[J];煤炭工程;2006年01期
5 李科举;贝太伟;;“三机”配合过断层的方法及措施[J];煤矿现代化;2006年S1期
6 李科举;牟彬善;;“三机”配合过断层的方法及措施[J];煤矿开采;2007年06期
7 张云峰;;煤矿掘进迎头过断层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24期
8 周金涛;;复杂条件下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08期
9 史正彬;;探讨煤矿在过断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14期
10 周贵学;;综采过断层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伟;;突出煤层过断层流程化掘进施工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志军;杨东伟;;复杂地质条件下快速过断层分析[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家粹;王永龙;;复杂地质条件下提高综采产量和效益的途径[A];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敏波;章亚斌;;采煤工作面四种典型过断层的技术方法[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贾湛永;;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技术应用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6 朱文;周言安;孙兴平;程海燕;;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及实践[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7 赵联星;潘洪卫;姜化举;张作武;孙启生;;高档工作面过断层的探讨[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王振栋;;“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调斜与过断层技术实践[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9 孙德宝;徐海峰;耿宏银;;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深孔松动控制爆破[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10 胡红伟;;长平公司大采高工作面过断层和陷落柱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周家坪 张建;铁山南煤矿成功攻克大倾角综采面过断层技术[N];经理日报;2009年
2 刘玉保;孙疃矿成功实现过大断层回采[N];经理日报;2009年
3 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回坡底煤矿 张林波;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控制技术[N];山西科技报;2012年
4 王东燕 付芝子;断层叠加,看他们如何闯关[N];经理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凯;化乐煤矿复杂地质条件软岩巷道过断层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23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2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