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司家营铁矿强磁前浓缩溢流选择性絮凝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8 13:48
【摘要】:从司家营铁矿强磁前浓缩溢流的矿石性质研究入手,对纯矿物及人工混合矿物进行试验研究,优选出最佳絮凝剂及其试验条件,使实际矿物中的铁絮凝,避免了由于矿浆中铁品位较高、粒度细、矿浆浓度低、矿泥含量较大等因素,造成的铁矿资源浪费。最后,通过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手段进行了机理分析,论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单矿物试验表明,油酸钠的选择性絮凝明显优于其他絮凝剂。当矿浆浓度为8%,p H=8,油酸钠用量为20mg/L时,底流TFe品位提高了5.72%,回收率达到了61.4%。二元人工混合矿试验表明,绿泥石对赤铁矿的沉降影响较大,当配矿比为赤铁矿:绿泥石=4:1时,有利于二者分开;石英对赤铁矿的沉降影响较小,当赤铁矿与石英的配矿比为5:3,最有利于将二者分开。三元人工混合矿试验表明,底流TFe品位比原矿品位提高了6.8%,而且回收率达到63.50%,产生了较好的絮凝效果。实际矿物试验表明,当矿浆搅拌时间为9min、搅拌速度为1200r/min、p H=8、PVP/SDBS用量25g/t、矿浆浓度8%及油酸钠用量30mg/L时,使得矿浆底流TFe品位提高了5.96%,回收率为52.17%,即有较好的选择性絮凝效果。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PVP/SDBS(分散剂)对赤铁矿、绿泥石及石英矿物表面的吸附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石英绿泥石赤铁矿。油酸钠对赤铁矿、绿泥石及石英表面吸附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赤铁矿绿泥石石英。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油酸钠作用后的赤铁矿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油酸铁的吸收峰值,故油酸钠在赤铁矿表面发生了化学性吸附;经油酸钠作用绿泥石和石英的红外光谱图,它们与各自本身的红外光谱图对比,只发生了微弱的偏移,故油酸钠对其影响不大。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谨;国内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及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3年03期

2 巫若子;熊磊;;印染废水的絮凝剂[J];染料与染色;2013年01期

3 张淑会,薛向欣,金在峰;我国铁尾矿的资源现状及其综合利用[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4年04期

4 鲁军;陈庆根;孔晓薇;李逢波;孙体昌;;微细粒弱磁性铁矿选矿研究现状[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6年07期

5 刘杰;周明顺;翟立委;刘炯天;曹亦俊;;中国复杂难选铁矿的研究现状[J];中国矿业;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2562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62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7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