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石榴子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12 22:13
【摘要】: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距离西藏拉萨市68公里。甲玛矿床是由产于深部斑岩中的铜(钼)矿体、中部矽卡岩带中的铜多金属矿体、上部角岩中的铜钼矿体以及外围构造破碎带中的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矿体组合形式。甲玛矿床矽卡岩带产于多底沟组(J_3d)灰岩、大理岩和林布宗组(K_1l)角岩、砂板岩之间,下伏的多底沟组(J_3d)为石榴子石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钙,而中酸性的岩浆和林布宗组(K_1l)提供了主要的硅、铁、铝。石榴子石是西藏甲玛矿床矽卡岩带中主要矿物,可以有效的指示甲玛矿床岩浆热液流体演化与来源以及成矿机制。甲玛矿床中存在多种类型石榴子石,颜色差异较明显,包括淡绿色、黄绿色到棕色、褐色、红色、黑色等。通过电子探针分析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SiO_2平均含量为35.61%,Al_2O_3平均含量为2.27%,CaO平均含量为33.00%,Fe_2O_3平均含量为25.31%,全部为钙铁-钙铝榴石系列,以钙铁榴石为主。在横向上,矿区中部为钙铁榴石系列,向矿区边部的牛马塘和铜山方向,钙铝榴石系列升高。甲玛石榴子石环带发育,环带中Al_2O_3含量与Fe_2O_3含量震荡变化,反映了岩浆出溶热液并非均一流体,热液很可能是多期次的溶出,与灰岩交代反应形成的石榴子石因此具有了Al_2O_3含量与Fe_2O_3含量交替变化的环带。同时单个石榴子石岩浆环带中Fe_2O_3的含量从核部到边缘有整体升高的趋势,指示了甲玛矿床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具有氧化性逐渐升高,pH值逐渐升高的趋势,流体为非均一流体,后期混入了天水。甲玛矿床石榴子石稀土元素整体呈右倾分配模式,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一般,具有正Eu异常,富集Pb、U、Ti,而亏损Th、Nb。根据野外观察,石榴子石形成早于硫化物,由于石榴子石密度较大,交代围岩后体积S嗡,
本文编号:2660918
本文编号:2660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6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