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物探与三维激光技术在铀尾矿库可视化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15:47
【摘要】:随着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铀矿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不断产生大量的铀尾矿。具有高势能的铀尾矿库是一座重大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对下游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威胁。我国早期建立的退役铀尾矿库存在监测系统不规范、安全基础薄弱以及表层治理覆土与地下尾矿埋藏情况不明的问题,不利于维护铀尾矿库的长期退役稳定性。针对铀尾矿库存在溃坝风险和安全管理的问题,本文采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方法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探测铀尾矿库地下尾矿埋藏和覆土治理情况,查明渗漏隐患的空间分布位置,建立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将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模型结合物探方法结果,实现铀尾矿库地下介质空间分布、地表及周边山体的可视化。通过大量的野外和室内研究,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得到了粘土、尾砂、基岩在地下空间分布情况,认为尾矿沉降和覆土挤压引起尾矿水平分层较差,导致出现覆土薄弱区域,并可能形成了潜在的渗漏通道。(2)根据探地雷达高频天线的探测结果,划分了铀尾矿库地下深度2m内治理覆土的分层结构,认为治理覆土情况良好,较少部分区域出现治理覆土薄弱。(3)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获取尾矿库点云,对尾矿库地表和周边山体进行三维地面建模,建立了高精度铀尾矿库数字高程模型,能够观测和计算库区地表的细部地形几何特征。通过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实现了铀尾矿库地下介质的电性空间分布、地表与周边山体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结合,在铀尾矿库地面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探测结果数据可视化,有利于资料的解释,为铀尾矿库工程质量和环境治理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及参数,为今后我国铀尾矿库的退役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9.14;P631
本文编号:2719481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9.14;P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叶;张雄杰;杨亚新;郑勇明;;基于ERS2S测氡仪的氡析出率准确测量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5年02期
2 于广明;宋传旺;潘永战;李亮;李冉;路世豹;;尾矿坝安全研究的国外新进展及我国的现状和发展态势[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3 刘成;杨亚新;彭道峰;张叶;;铀矿山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变化规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周永海;杨亚新;张叶;;某铀矿山退役治理后辐射环境状况调查与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5 谢清芳;彭小勇;万芬;黄帅;张欣;;植被覆盖对铀尾矿库氡大气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6期
6 赵奎;伍跃胜;高忠;王明;;超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尾矿库水位探测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3年11期
7 张力霆;;尾矿库溃坝研究综述[J];水利学报;2013年05期
8 吴晓艳;熊正为;彭小勇;杨博豪;邹晓亮;;降雨对铀尾矿库地下水中核素迁移影响的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1期
9 王田磊;袁进军;王建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三维建模可视化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2年09期
10 严加永;孟贵祥;吕庆田;张昆;陈向斌;;高密度电法的进展与展望[J];物探与化探;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719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1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