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葫芦斯太矿区含煤岩系特征与聚煤规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11
【图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 绪论1.1 自然地理概况1.1.1 位置与交通大青山煤田孕育在近东西向延伸的阴山古陆的狭长的山间谷地,东部由察哈尔右翼中旗的苏勒图开始,向西经包头市石拐矿区、乌拉特前旗的营盘湾至乌拉特中旗的昂根矿区等,长达数百公里。大青山煤田赋含两个含煤地层,两个含煤地层均为河湖交替的含煤建造,分别为石炭系栓马桩组、侏罗系五当沟组。其中早~中侏罗沉积中心在石拐矿区,沉积了上千米厚的五当沟上下岩段。研究区位于大青山煤田中东部(图 1-1),面积 5.85km2。
1 绪论1.1.2 地形地貌研究区位于大青山煤田东部,属阴山山脉的一部分,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地表植稀少。区内山脊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呈近东西走向,总体地形具有中部高,南北两侧低西高东低的特点。沟谷纵横交错,地形高差悬殊,高程由 1912m 至 1465m,相对高差 447m地层倾角大,地形较复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龙;许疃井田4煤段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的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年02期
2 赵忠清,罗定远,张晓翼,王运洪;陈旗盆地沉积环境、聚煤规律及构造演化特征的地震地层学解释[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年06期
3 汪毓煌;滇中姚安盆地聚煤规律和构造控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年02期
4 蒋士钧;《华北晚古生代聚煤规律与找煤》课题第四次协调会[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年05期
5 周寿中;;浅谈云南聚煤规律及其控制因素[J];地球;2017年10期
6 杜星原;;内蒙地区早白垩纪聚煤规律及煤层气前景分析——以白音华凹陷为例[J];中国石油石化;2016年S1期
7 李又臣;王春莲;;宝清县七星河南区煤层特征及聚煤规律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2期
8 张泓;《中国西北侏罗纪含煤地层与聚煤规律》出版[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年03期
9 张国柱;;浅谈舒兰盆地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8期
10 蒋士钧;《华北晚古生代聚煤规律研究》课题通过部级鉴定[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永露;;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2 张良平;肖海斌;刘志伟;李龙;闫博华;;浅谈湘中涟源盆地西部龙潭组聚煤规律[A];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4年
3 贺丹;杨宏科;吕俊娥;;永陇矿区麟北区聚煤规律研究[A];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2019)暨第三届“绿色勘查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9年
4 沈文超;邵龙义;鲁静;;武威盆地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5 邵龙义;李英娇;张超;高彩霞;王东东;邵凯;田野;李猛;鲁静;;中国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周敏;龚绍礼;;江西二叠纪同沉积构造与聚煤规律[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二○○四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田继军;张国庆;;新疆卡姆斯特煤田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费淑英;雷振民;刘晓文;;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统延安组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9)[C];1991年
9 徐小涛;邵龙义;王东东;秦建义;侯海海;赵杰;;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古地理、湖盆演化和聚煤规律研究——以中国东北地区阜新盆地下白垩统阜新组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0 李国栋;申少宁;范子文;;吐鲁番—哈密盆地侏罗系聚煤规律与找煤方向[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1)[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张耘娟;冀平原区聚煤规律研究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N];中煤地质报;2013年
2 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14队 石彦强;沁(源)—安(泽)区11号煤层聚煤规律研究[N];山西科技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吴昊 通讯员 雷鸣;纪念杨起院士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N];中国矿业报;2019年
4 邢云鹏邋薄云山;山西煤炭地质局获百万元重奖[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邢云鹏 记者 薄云山;山西煤炭地质局探获煤炭百亿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龚砚庆 郝拴元;河南2000米以浅资源总量约1270亿吨[N];中国矿业报;2009年
7 王成福;航测局两个地调项目通过验收[N];中煤地质报;2006年
8 记者 靳洪才;密切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合作之路[N];辽宁日报;2005年
9 李龙;情系地质 献身煤海[N];中煤地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伟;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及聚煤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2 张关龙;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及成岩演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邵凯;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张超;华南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赵玉集;三江—穆棱河含煤区煤层气富集规律及开发潜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李英娇;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王东东;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延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8 王文之;青海鱼卡地区中侏罗统高分辨层序格架内的聚煤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董大啸;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古地理及煤层变化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10 高彩霞;川渝滇黔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迎春;内蒙古葫芦斯太矿区含煤岩系特征与聚煤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党鹏宾;阿力克矿区煤层赋存特征及聚煤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3 费得亮;青海团鱼山地区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4 魏晓超;东胜泊江海子勘探区主要可采煤层聚煤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5 李浩;陕西永陇矿区东部侏罗系延安组聚煤规律及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D];长安大学;2017年
6 周翔武;榆神矿区郑家梁勘查区延安组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7 李鑫;新疆准东煤田中部矿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分析及聚煤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8 王路;陇东南地区5#煤聚煤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9 沈大兴;贵州桐梓木瓜庙煤田煤岩特征及二叠系沉积相分析与聚煤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小琼;滕北矿区太原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9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19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