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崇信-泾川地区航放异常特征及铀矿找矿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3 21:57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西部,处于天环凹陷东南部,分布有3147崇信和319焦家会砂岩型铀矿点。笔者依据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地质剖面测量、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土壤氡剖面测量及岩石取样分析对研究区分布的HFU-53号异常进行了查证,结合查证结果,对区内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铀找矿前景。分析认为崇信-泾川地区存在有利的找矿目的层,具备较好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航空放射性异常区是重点找矿地段,筛选了1处铀找矿有利区。该研究成果对加快推进该地区铀矿产资源勘查具有指示意义。
【文章来源】:地质与勘探. 2020,5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盖层构造分区图
测区氡浓度值最高达80965.9 Bq/m3,位于下白垩统泾川组,为工作区主要铀找矿目的层,氡异常周边出露铀矿化细砂岩,厚度一般35~60 cm。这种异常分布与目的层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泾川组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具有铀的活化、迁移、富集作用。分析认为该地层中赋铀砂岩产生的氡及其子体随裂隙上沿富集是引起土壤氡异常的重要因素,异常是矿致异常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异常区铀含量及氡浓度高值地段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的重点预测区。图3 异常区岩石野外观察特征
异常区岩石野外观察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及矿化特征[J]. 段晓华,张君弟. 铀矿地质. 2019(02)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找矿潜力分析[J]. 胡俊华,郭科锋. 铀矿地质. 2017(03)
[3]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J]. 张金带,李子颖,蔡煜琦,郭庆银,李友良,韩长青. 铀矿地质. 2012(06)
[4]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直罗组油气流体活动特征与铀成矿作用初探[J]. 贾立城,刘武生.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2(02)
[5]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 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冯益民,张克信,张智勇,王方国,邢光福,郝国杰,冯艳芳. 中国地质. 2009(01)
[6]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砂岩的特征[J]. 邓国仕,谢渊,杨桂花,王剑,江新胜,李明辉,闵际坤. 四川地质学报. 2008(02)
[7]东胜铀矿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与成矿流体来源研究[J]. 李荣西,赫英,李金保,李继宏,李鑫. 地质学报. 2006(05)
[8]鄂尔多斯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系统分析[J]. 王德潜,刘祖植,尹立河. 第四纪研究. 2005(01)
[9]地质系统的复杂性——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Ⅰ)[J]. 於崇文. 地球科学. 2002(05)
[10]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前景分析[J]. 陈法正. 铀矿地质. 2002(05)
硕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球物理场特征与砂岩型铀矿关系[D]. 马小雷.西安石油大学 2016
[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铀成矿条件及远景预测[D]. 鲁宝龙.西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17212
【文章来源】:地质与勘探. 2020,5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盖层构造分区图
测区氡浓度值最高达80965.9 Bq/m3,位于下白垩统泾川组,为工作区主要铀找矿目的层,氡异常周边出露铀矿化细砂岩,厚度一般35~60 cm。这种异常分布与目的层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泾川组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具有铀的活化、迁移、富集作用。分析认为该地层中赋铀砂岩产生的氡及其子体随裂隙上沿富集是引起土壤氡异常的重要因素,异常是矿致异常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异常区铀含量及氡浓度高值地段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的重点预测区。图3 异常区岩石野外观察特征
异常区岩石野外观察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及矿化特征[J]. 段晓华,张君弟. 铀矿地质. 2019(02)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找矿潜力分析[J]. 胡俊华,郭科锋. 铀矿地质. 2017(03)
[3]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J]. 张金带,李子颖,蔡煜琦,郭庆银,李友良,韩长青. 铀矿地质. 2012(06)
[4]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直罗组油气流体活动特征与铀成矿作用初探[J]. 贾立城,刘武生.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2(02)
[5]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 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冯益民,张克信,张智勇,王方国,邢光福,郝国杰,冯艳芳. 中国地质. 2009(01)
[6]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砂岩的特征[J]. 邓国仕,谢渊,杨桂花,王剑,江新胜,李明辉,闵际坤. 四川地质学报. 2008(02)
[7]东胜铀矿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与成矿流体来源研究[J]. 李荣西,赫英,李金保,李继宏,李鑫. 地质学报. 2006(05)
[8]鄂尔多斯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系统分析[J]. 王德潜,刘祖植,尹立河. 第四纪研究. 2005(01)
[9]地质系统的复杂性——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Ⅰ)[J]. 於崇文. 地球科学. 2002(05)
[10]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前景分析[J]. 陈法正. 铀矿地质. 2002(05)
硕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球物理场特征与砂岩型铀矿关系[D]. 马小雷.西安石油大学 2016
[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铀成矿条件及远景预测[D]. 鲁宝龙.西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17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01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