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西藏错那洞穹窿同构造矽卡岩特征及相关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化的成矿时代

发布时间:2021-06-24 08:21
  错那洞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NHGD)的东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穹窿构造。穹窿由内向外依次由核部、滑脱系和盖层三部分组成,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穹窿滑脱系的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矿体产在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与强烈变形的淡色花岗岩或伟晶岩密切相关,部分矽卡岩矿物呈定向排列,具强烈的剪切特征;淡色花岗岩与矽卡岩的接触关系部分呈渐变接触,部分呈突变关系,表明矽卡岩与该期岩浆关系密切,矽卡岩与淡色花岗岩属于同构造的产物。本次研究获得错那洞穹窿滑脱系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16.6±0.3) Ma,反等时线年龄为(16.7±0.3) Ma,该年龄代表第二期由南向北伸展构造变形时间,即藏南拆离系(STDS)在错那洞穹窿的活动时间;含白云母的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6.9±0.2) Ma,与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黑云母Ar-Ar年龄一致,代表同构造矽卡岩的形成时间,也是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形成于由藏南拆离系强烈活动引起的伸展减薄构造背景,减压熔融形成的岩浆沿着构造通道上涌侵位,...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5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西藏错那洞穹窿同构造矽卡岩特征及相关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化的成矿时代


西藏北喜马拉雅构造格架简图

地质图,穹窿,西藏,地质


西藏错那洞穹窿地质简图

穹窿,岩石类型,岩性,石榴


含十字石石榴子石云母片岩在错那洞穹窿广泛发育,以北部、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其他主要见于岩体(或山体)的顶部,以薄层状覆盖于变形的淡色花岗岩之上。该片岩中十字石晶型保存完好(图3e),以柱状最为常见,部分见斜交的双晶,偶见正交的十字双晶,单个十字石长轴大小为0.3~7.0 cm,在靠近蓝晶石变质带附近,十字石颗粒最大,向两侧则逐渐变小。石榴子石主体呈大小不等的变斑晶出现(图3e),电子探针结果显示,该片岩中的石榴子石主要是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作者未发表资料),根据不同的旋转程度,将其分为σ型和δ型旋转斑晶,斑晶中包含不同种类的包体,常见的有石英、长石和绿泥石等;镜下特征显示,石榴子石变斑晶内部包体的轨迹部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斑晶的核部,包体轨迹呈直线特征,靠近变斑晶的幔部和边部,包体轨迹则呈弧形弯曲和渐变,逐渐和片岩的面理S1基本一致,呈现出雪球状旋转斑晶的特征,表明这类石榴子石变斑晶是在进变质作用下形成,对应于早期向南逆冲挤压阶段。另一类石榴子石在镜下整体呈均一体的特征,内部不含或者含少量包体,没有核、幔、边的分带构造,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其成分没有明显的变化,手标本上呈鲜红色。含蓝晶石石榴子石片岩在错那洞穹窿的东部和中南部最为发育,出露在含十字石石榴子石云母片岩之下和含矽线石蓝晶石石榴子石云母片岩之上,局部含矽线石蓝晶石石榴子石云母片岩直接出露在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之上。蓝晶石呈薄板状,淡蓝色或天蓝色,两组解理发育(图3f),粒径在长轴方向大小为0.3~15.0 cm,经强烈的韧性变形之后,蓝晶石呈现出薄片状或者鳞片状特征,与黑云母和白云母相似。石榴子石主体呈变斑晶特征,广泛发育σ型和δ型旋转斑晶,结合其他变形特征,如S-C组构、云母鱼和不对称褶皱等,可判断其运动学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南部错那洞矽卡岩型铍钨锡多金属矿体成矿母岩成岩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 夏祥标,李光明,曹华文,梁维,付建刚.  地球科学. 2019(07)
[2]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错那洞片麻岩穹窿的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J]. 丁慧霞,李文坛,江媛媛.  岩石学报. 2019(02)
[3]藏南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成因:来自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的约束[J]. 黄春梅,李光明,张志,梁维,黄勇,张林奎,付建刚.  地学前缘. 2018(06)
[4]北喜马拉雅双穹隆构造的建立:来自藏南错那洞穹隆的厘定[J]. 付建刚,李光明,王根厚,黄勇,张林奎,董随亮,梁维.  中国地质. 2018(04)
[5]藏南地区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 梁维,张林奎,夏祥标,马国桃,黄勇,张志,付建刚,曹华文,缪华清,李光明.  地球科学. 2018(08)
[6]北喜马拉雅E-W向伸展变形时限:来自藏南错那洞穹隆Ar-Ar年代学证据[J]. 付建刚,李光明,王根厚,张林奎,梁维,张志,董随亮,黄勇.  地球科学. 2018(08)
[7]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错那洞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意义[J]. 李光明,张林奎,焦彦杰,夏祥标,董随亮,付建刚,梁维,张志,吴建阳,董磊,黄勇.  矿床地质. 2017(04)
[8]高分异花岗岩的识别与研究[J]. 吴福元,刘小驰,纪伟强,王佳敏,杨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7)
[9]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王晓先,张进江,闫淑玉,刘江.  地质通报. 2016(01)
[10]中国大陆显生宙俯冲型、碰撞型和复合型片麻岩穹窿(群)[J]. 许志琴,马绪宣.  岩石学报. 2015(12)



本文编号:3246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46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