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孔径气体分布的气固流态化特性
发布时间:2021-06-24 09:08
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工艺采用气固悬浮体(流化床层)作为分选介质,轻、重密度级煤样根据流化床层密度进行分离。由于布风板压强分布不均,在流化过程极易出现径向密度分布不均的现象,进而影响分选试验的结果。根据相关模拟试验发现,利用变孔径布风板可以抑制流化床分选过程中流速分布不均的问题。探索变孔径气体分布对床层密度均匀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条件下流化床的流化特性和分选特性,对形成良好的流化状态、优化设备结构都有重要意义。在流化分选过程中,随着流化气速的上升,布风板压强分布不均,床层空间密度分布由基本均匀分布过渡到非均匀分布状态,根据相关试验模拟选择三种气孔大小以及排列方式不同的布风板。通过变孔径布风板对床层空间密度分布进行一定的调控,保证流化床层密度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改善流化床分选效果。试验使用0.30mm以下的磁铁矿粉作为加重质,在静床高Ho=150mm的条件下测量变孔径布风板径向压强分布,研究变孔径布风板对流化床层的压力分布及床层空间密度分布的影响。试验将所测布风板压强分布通过MATLAB软件绘制为床层压力分布云图,探索变孔径布风板对流化床层稳定性的影响。对变孔径布风板流化...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BC100型试验样机Figure2-1CBC100experimentalprototype
2文献综述5图2-2链动逆流流化床分选系统Figure2-2Dynamiccountercurrentfluidizedsortingsystem这种流化床外形呈瘦长型,采用了浅槽结构,高为3658mm,宽为190mm。在流化床内部,因带有刮板的的滚子链的水平移动,在床层内形成了上下部对流的形式。流化床底部存在有布风板,以利于气流的均匀进入,促使煤粒流化。位于床体侧边的布风板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以利于分选物料的排出。该气-固分选流化床在对粗粒级煤进行分选时,效果显著,精煤的灰分最小为8.04%。该流化床主要用于对高灰分煤的分选,以细粒石灰岩和赤铁矿混合物为加重质,对粒级为0.8~25mm的煤进行分选,结果表明:当使用5487mm*190mm(高*宽)规格的流化床进行煤的分选作业时,精煤的灰分为14.8%,产率为72.1%,矸石的灰分为63.3%,分选效果显著,但是对于0.1~0.6mm的细粒煤分选时分选较不理想。相对而言,当使用3658mm*609mm(高*宽)规格的流化床进行分选时,分选效果更好。图2-3空气重介流化床半工业试验系统Figure2-3Airheavymediumfluidizedbedsemi-industrialtestsystemFraser和Yancey首次将气固流态化技术引入选煤领域,此后相关研究未曾间断[23-25]。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究了煤炭中汞的赋存状态,并应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开展了脱汞降灰实验研究[26,27]。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研制了一种适用于-3mm细粒煤及其它细粒矿物的干法分选装置,开展了半工业性分选试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研制了细粒煤干扰床分选机,并开展了细粒物料干法分选基础
2文献综述5图2-2链动逆流流化床分选系统Figure2-2Dynamiccountercurrentfluidizedsortingsystem这种流化床外形呈瘦长型,采用了浅槽结构,高为3658mm,宽为190mm。在流化床内部,因带有刮板的的滚子链的水平移动,在床层内形成了上下部对流的形式。流化床底部存在有布风板,以利于气流的均匀进入,促使煤粒流化。位于床体侧边的布风板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以利于分选物料的排出。该气-固分选流化床在对粗粒级煤进行分选时,效果显著,精煤的灰分最小为8.04%。该流化床主要用于对高灰分煤的分选,以细粒石灰岩和赤铁矿混合物为加重质,对粒级为0.8~25mm的煤进行分选,结果表明:当使用5487mm*190mm(高*宽)规格的流化床进行煤的分选作业时,精煤的灰分为14.8%,产率为72.1%,矸石的灰分为63.3%,分选效果显著,但是对于0.1~0.6mm的细粒煤分选时分选较不理想。相对而言,当使用3658mm*609mm(高*宽)规格的流化床进行分选时,分选效果更好。图2-3空气重介流化床半工业试验系统Figure2-3Airheavymediumfluidizedbedsemi-industrialtestsystemFraser和Yancey首次将气固流态化技术引入选煤领域,此后相关研究未曾间断[23-25]。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究了煤炭中汞的赋存状态,并应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开展了脱汞降灰实验研究[26,27]。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研制了一种适用于-3mm细粒煤及其它细粒矿物的干法分选装置,开展了半工业性分选试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研制了细粒煤干扰床分选机,并开展了细粒物料干法分选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法选矿技术的现状及空气重介质流化床技术前景分析[J]. 马鑫. 国土资源导刊. 2015(03)
[2]锥形分布板结构对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J]. 朱沈瑾,卢志明,石来民,姜雅洲,唐治东. 轻工机械. 2015(02)
[3]大型空气重介质干法选煤系统的工业应用研究[J]. 孙刚,张恒,陶文武. 选煤技术. 2013(05)
[4]分布器结构对气固鼓泡流化床内气相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J]. 王涛,孟祥奎,杨慧,曹长青.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5]气固磁场流态化分选细粒煤[J]. 宋树磊,赵跃民,骆振福,唐利刚,杨旭亮. 煤炭学报. 2012(09)
[6]鼓泡流化床风室及分布板区域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 郑磊,刘建坤,李晓伟,王贵路,李明鹤,张大雷.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2(04)
[7]鼓泡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 周明哲. 节能技术. 2012(04)
[8]气固磁稳定流化床屈服应力的实验研究[J]. 宋树磊,赵跃民,骆振福,唐利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06)
[9]关于我国煤炭能源低碳发展的思考[J]. 刘炯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10]加重质流化特性及其流化床分选效果[J]. 丁淑芳,康文泽,韦鲁滨.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04)
博士论文
[1]空气重介磁稳定流化床分选细粒煤的基础研究[D]. 宋树磊.中国矿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气固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董淑芹.青岛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6809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BC100型试验样机Figure2-1CBC100experimentalprototype
2文献综述5图2-2链动逆流流化床分选系统Figure2-2Dynamiccountercurrentfluidizedsortingsystem这种流化床外形呈瘦长型,采用了浅槽结构,高为3658mm,宽为190mm。在流化床内部,因带有刮板的的滚子链的水平移动,在床层内形成了上下部对流的形式。流化床底部存在有布风板,以利于气流的均匀进入,促使煤粒流化。位于床体侧边的布风板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以利于分选物料的排出。该气-固分选流化床在对粗粒级煤进行分选时,效果显著,精煤的灰分最小为8.04%。该流化床主要用于对高灰分煤的分选,以细粒石灰岩和赤铁矿混合物为加重质,对粒级为0.8~25mm的煤进行分选,结果表明:当使用5487mm*190mm(高*宽)规格的流化床进行煤的分选作业时,精煤的灰分为14.8%,产率为72.1%,矸石的灰分为63.3%,分选效果显著,但是对于0.1~0.6mm的细粒煤分选时分选较不理想。相对而言,当使用3658mm*609mm(高*宽)规格的流化床进行分选时,分选效果更好。图2-3空气重介流化床半工业试验系统Figure2-3Airheavymediumfluidizedbedsemi-industrialtestsystemFraser和Yancey首次将气固流态化技术引入选煤领域,此后相关研究未曾间断[23-25]。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究了煤炭中汞的赋存状态,并应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开展了脱汞降灰实验研究[26,27]。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研制了一种适用于-3mm细粒煤及其它细粒矿物的干法分选装置,开展了半工业性分选试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研制了细粒煤干扰床分选机,并开展了细粒物料干法分选基础
2文献综述5图2-2链动逆流流化床分选系统Figure2-2Dynamiccountercurrentfluidizedsortingsystem这种流化床外形呈瘦长型,采用了浅槽结构,高为3658mm,宽为190mm。在流化床内部,因带有刮板的的滚子链的水平移动,在床层内形成了上下部对流的形式。流化床底部存在有布风板,以利于气流的均匀进入,促使煤粒流化。位于床体侧边的布风板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以利于分选物料的排出。该气-固分选流化床在对粗粒级煤进行分选时,效果显著,精煤的灰分最小为8.04%。该流化床主要用于对高灰分煤的分选,以细粒石灰岩和赤铁矿混合物为加重质,对粒级为0.8~25mm的煤进行分选,结果表明:当使用5487mm*190mm(高*宽)规格的流化床进行煤的分选作业时,精煤的灰分为14.8%,产率为72.1%,矸石的灰分为63.3%,分选效果显著,但是对于0.1~0.6mm的细粒煤分选时分选较不理想。相对而言,当使用3658mm*609mm(高*宽)规格的流化床进行分选时,分选效果更好。图2-3空气重介流化床半工业试验系统Figure2-3Airheavymediumfluidizedbedsemi-industrialtestsystemFraser和Yancey首次将气固流态化技术引入选煤领域,此后相关研究未曾间断[23-25]。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究了煤炭中汞的赋存状态,并应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开展了脱汞降灰实验研究[26,27]。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研制了一种适用于-3mm细粒煤及其它细粒矿物的干法分选装置,开展了半工业性分选试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研制了细粒煤干扰床分选机,并开展了细粒物料干法分选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法选矿技术的现状及空气重介质流化床技术前景分析[J]. 马鑫. 国土资源导刊. 2015(03)
[2]锥形分布板结构对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J]. 朱沈瑾,卢志明,石来民,姜雅洲,唐治东. 轻工机械. 2015(02)
[3]大型空气重介质干法选煤系统的工业应用研究[J]. 孙刚,张恒,陶文武. 选煤技术. 2013(05)
[4]分布器结构对气固鼓泡流化床内气相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J]. 王涛,孟祥奎,杨慧,曹长青.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5]气固磁场流态化分选细粒煤[J]. 宋树磊,赵跃民,骆振福,唐利刚,杨旭亮. 煤炭学报. 2012(09)
[6]鼓泡流化床风室及分布板区域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 郑磊,刘建坤,李晓伟,王贵路,李明鹤,张大雷.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2(04)
[7]鼓泡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 周明哲. 节能技术. 2012(04)
[8]气固磁稳定流化床屈服应力的实验研究[J]. 宋树磊,赵跃民,骆振福,唐利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06)
[9]关于我国煤炭能源低碳发展的思考[J]. 刘炯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10]加重质流化特性及其流化床分选效果[J]. 丁淑芳,康文泽,韦鲁滨.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04)
博士论文
[1]空气重介磁稳定流化床分选细粒煤的基础研究[D]. 宋树磊.中国矿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气固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董淑芹.青岛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6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4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