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荷花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发布时间:2025-01-15 16:44
荷花山大型铅锌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是该矿集区内最新类型的典型矿床。矿区出露一套以砂页岩、硅质岩、灰岩为主的沉积岩地层,由F1断层、F2断层、褶皱和朱村断陷盆地以及热液共同作用,使早—中三叠世灰岩中发育构造溶解垮塌角砾岩,矿体赋存于其中。通过沉积成矿、热液成矿和岩浆作用等成矿规律的分析,认为荷花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前景,荷花山铅锌矿床受晚期岩浆热液的影响,铅锌进一步富集。荷花山铅锌矿床与沉积作用和热液作用关系较密切,岩体侵入对荷花山矿床进行了破坏和改造,并形成少量的闪锌矿和方铅矿。荷花山矿床位于铜陵矿集区内,其成矿规律与矿集区其他矿床的成矿规律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其独特的成矿规律丰富了铜陵矿集区的成矿理论。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757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荷花山铅锌矿区及周边区域地质略图
矿区内仅发育少量的闪长玢岩脉和辉绿岩脉等,未见岩浆岩岩体。邻近矿区发育有乌栗山岩体、马山岩体、瑶山岩体、外郎坑岩体和古塘冲岩体5大岩体。区域岩体分别为狮子山岩体、天门山岩体、凤凰山岩体和矶头岩体(位于新桥)。荷花山铅锌矿床受晚期岩浆热液的影响,矿床中的铅锌进一步富集(图1)。2....
图2 荷花山铅锌矿52—15勘探线矿体纵剖面图
①号矿体为矿区最大矿体,产于灰岩破碎角砾岩中,分布在40—27勘探线之间,被11条勘探线23个钻孔控制。矿体规模:目前已控制的矿体走向自南西向北东,平面长2200m,宽117~774m,两头窄、中间宽,平面上呈似橄榄状,矿体延深120~930m,视厚2.00~50.17....
图3 荷花山南陵湖灰岩中沉积矿源层构造特征
在三叠纪白云岩、灰岩中通过生物还原作用形成的球状闪锌矿,粒径约为100μm。该类闪锌矿As含量极高,核部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幔部和边部为胶状闪锌矿,被后期热液作用所破坏,部分呈碎片状。同期也沉积形成了少量胶状黄铁矿,环带结构明显(图3)。3.1.2原始矿胚层
本文编号:4027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402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