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湖南宝山矿床花岗岩类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其成因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08 06:00

  本文关键词:湖南宝山矿床花岗岩类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其成因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球化学 铅锌矿化 花岗闪长斑岩 硫、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宝山矿床 湖南省


【摘要】: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湖南重要的铅锌生产基地。矿床内矽卡岩型铜(钼)矿化受侏罗纪花岗闪长斑岩的控制,而主要的铅锌矿体则产于远离岩体的碳酸盐地层中,且缺乏可靠的矿化年龄限制。为了查明宝山铅锌矿体与花岗闪长斑岩之间的成因关系,文章对宝山花岗岩类中浸染状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和钾长石的铅同位素,以及铅锌矿石萤石脉石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并与前人报道的铅锌硫化物矿石的硫、铅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尝试为宝山铅锌矿化的物质来源及成因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中浸染状黄铁矿的δ34S值为+1.5‰~+3.5‰,与铅锌矿石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相一致;同时,花岗岩类中钾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4789~18.7668、15.6835~15.7220和38.7903~39.1035,具有壳源的特征,且与铅锌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分布范围相吻合。宝山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应是铅锌矿化的主要硫源及金属来源。宝山矿床铅锌矿石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具有低温(130~150℃)、低盐度(8%)的特征,可能是岩浆热液演化到晚期的产物。结合已有的有关资料加以对比和分析,研究认为,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应来源于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期后热液,在热液演化晚期迁移到远端地层中沉淀,形成了宝山的主要铅锌矿体。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地球化学 铅锌矿化 花岗闪长斑岩 硫、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宝山矿床 湖南省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号:2012CB416705)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编号:41230315)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2
【正文快照】: the distal orebodies and their uncertain mineralization age.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presented new sulfur,lead i-sotope data and microthermometry study of pyrite disseminations in granitoids as well as potash feldspar and fluid in-clusions in fluorite g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郑永飞,周建波;中国大陆地壳铅同位素演化的动力学模型[J];岩石学报;2001年01期

2 高志友,尹观,倪师军,张成江;成都市城市环境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岩溶;2004年04期

3 路远发;陈好寿;陈忠大;杨红梅;顾明光;马丽艳;梅玉萍;;杭州西湖与运河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及其示踪意义[J];地球化学;2006年04期

4 常向阳;陈永亨;刘敬勇;陈南;吴颖娟;付善明;;粤西云浮含铊硫化物矿产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元素—铅同位素示踪研究[J];地球学报;2008年06期

5 张建芳;张刚阳;;铅同位素在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探中的应用综述[J];地质找矿论丛;2009年04期

6 汪海港;;铅同位素考古的理论、方法与实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年03期

7 孔慧敏;王金生;宋柳霆;滕彦国;;铅同位素在示踪包气带和水环境污染中的应用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8 _5翼翼;邱}一;毛存孝;洪阿实;霍卫国;;我国某些方铅矿中的铅同位素分析[J];地质科学;1964年02期

9 黄斌;一种用于铅同位素分析的离子发射剂[J];地球化学;1980年01期

10 愚根;铅同位素成分随时间变化的某些概念[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裕庆;刘兆廉;;安徽铜陵地区石炭系层状铜铁硫矿床的铅同位素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0)[C];1987年

2 刘敬勇;;环境铅污染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铁夫;周燕;咸嘉泉;张延洁;;珲春河流域砂金中微量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陈好寿;;我国层控(沉积-改造)矿床中铅同位素演化的一个典型模式[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C];1985年

5 吴开兴;胡瑞忠;毕献武;张乾;彭建堂;;滇西上地幔铅同位素演化模式探讨以及对滇西富碱斑岩及其相关岩石铅同位素组成的诠释[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咸嘉泉;周燕;张延洁;王铁夫;姚长龙;;山门银金矿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李毅;徐文忻;刘悟辉;李蘅;戴塔根;;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徐文p,

本文编号:533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33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