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胶东地区玲珑金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4:14

  本文关键词:胶东地区玲珑金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玲珑金矿 花岗岩 中基性脉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摘要】:玲珑金矿是胶东地区招-掖成矿带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玲珑金矿西山矿区-50m中段的花岗岩和脉岩进行系统取样,通过野外详细观察,厘定其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室内详细分析,详细地研究了其岩相学特征。采用SHRIMP锆石U-Pb测年、主、微量稀土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分析等实验方法,研究其详细地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岩相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玲珑金矿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岩浆源区及其演化,进而分析成矿动力学背景。在玲珑金矿西山矿区发现的岩浆岩主要有中性脉岩(以闪长岩和闪长玢岩为主)、基性脉岩(以煌斑岩和辉绿岩为主)和花岗岩(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SHRIMP锆石U-Pb测年数据显示,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12.5±2.1Ma、106.9±2.3Ma)和早白垩世早期(144.8±2.7Ma)两个时间段,中性脉岩侵入年龄为160.4±4.3Ma,基性脉岩侵入年龄为139±2Ma。主量元素特征显示,玲珑矿区中基性脉岩和花岗岩都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和中基性脉岩都表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而高场强元素亏损以及明显的“Nb-Ta”和“Ti”谷的特点,花岗岩的高场强元素亏损程度比较大,中性脉岩比基性脉岩亏损更为明显。中基性脉岩都无明显的负铕异常,部分花岗岩表现出轻微负铕异常。中基性脉岩都具有较高的Sr含量,而花岗岩具有中等锶含量。Sr-Nd-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花岗岩的εNd(t)值范围为-21.7~-20,而基性脉岩εNd(t)值(-15.7~-13.5)比中性脉岩的(-18.1~-15.8)高,花岗岩和中基性脉岩Pb源均以下地壳及造山带为主,其中花岗岩Pb源部分落入富集地幔区域。因而可以说明花岗岩源区为受富集地幔影响的地壳,中性脉岩源区为受地幔混染的地壳深部,而基性脉岩物质来源于富集地幔,后期演化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玲珑金矿成矿于早白垩世,与同期形成的基性脉岩相伴相生,其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部分花岗岩在地壳中开始成岩,其对成矿存在热量和空间的竞争,但为成矿提供了一个载体。到晚侏罗世时,矿区的中性脉岩和部分花岗岩开始成岩,与成矿不具有成因联系。
【关键词】:玲珑金矿 花岗岩 中基性脉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前言11-17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区位置和地理条件12-13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13-14
  • 1.3.1 研究现状13-14
  • 1.3.2 存在问题14
  •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14-15
  • 1.5 完成工作量15-17
  • 第2章 区域地质17-24
  • 2.1 地层17-20
  • 2.1.1 太古宇胶东群17-18
  • 2.1.2 下元古界荆山群18
  • 2.1.3 下元古界粉子山群18
  • 2.1.4 上元古界蓬莱群18-19
  • 2.1.5 中生界侏罗系19-20
  • 2.1.6 中生界白垩系20
  • 2.1.7 新生界20
  • 2.2 岩浆岩20-21
  • 2.3 构造21-23
  • 2.2.1 EW构造22
  • 2.2.2 NE-NNE向构造22
  • 2.2.3 NW向构造22-23
  • 2.4 矿产23-24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24-32
  • 3.1 矿区地质特征24-26
  • 3.1.1 矿区地层24-25
  • 3.1.2 矿区构造25
  • 3.1.3 矿区岩体25-26
  • 3.1.4 矿区脉岩26
  • 3.2 矿石矿物特征26-27
  • 3.3 围岩蚀变27-28
  • 3.3.1 蚀变类型27-28
  • 3.3.2 蚀变分带28
  • 3.4 矿脉特征28-29
  • 3.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29-32
  • 3.5.1 乳白色石英阶段29-30
  • 3.5.2 石英-黄铁矿阶段30
  • 3.5.3 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0-31
  • 3.5.4 石英-碳酸盐阶段31-32
  • 第4章 岩浆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32-45
  • 4.1 样品采集32-33
  • 4.2 样品岩相学特征33-37
  • 4.2.1 花岗岩33-34
  • 4.2.2 脉岩34-37
  • 4.3 主量元素特征37-42
  • 4.4 微量元素特征42-43
  • 4.5 稀土元素特征43-45
  • 第5章 岩浆岩年龄及同位素特征45-57
  • 5.1 SHRIMP锆石U -Pb定年45-48
  • 5.1.1 锆石形貌特征45-46
  • 5.1.2 锆石U-Pb年龄46-48
  • 5.2 Sr-Nd同位素特征48-55
  • 5.2.1 花岗岩Sr-Nd同位素特征48-49
  • 5.2.2 脉岩Sr-Nd同位素特征49-55
  • 5.3 Pb同位素特征55-57
  • 第6章 岩浆岩成因及与成矿关系57-65
  • 6.1 年代学特征57-60
  • 6.1.1 脉岩成岩年龄特征57
  • 6.1.2 花岗岩成岩年龄特征57-58
  • 6.1.3 成矿年龄特征58-60
  • 6.2 岩浆岩源区特征60-63
  • 6.2.1 脉岩源区特征60-61
  • 6.2.2 花岗岩源区特征61
  • 6.2.3 玲珑金矿成矿物质来源61-62
  • 6.2.4 岩浆岩与成矿物源关系62-63
  • 6.3 岩浆活动与成矿动力学63-65
  • 第7章 结论65-66
  • 致谢66-68
  • 参考文献68-75
  • 附录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连登,陈国华,吴国学,颜秉蓬,郑树新,李斌,陈志民,郑新烟;中国金矿地质研究与评述——为贺庆《黄金》创刊20周年而作[J];黄金;2000年01期

2 陈国华,刘连登,吴国学,杨峰,仇广乐,张辉煌;胶东脉型金矿定量统计模型[J];黄金地质;2001年04期

3 伊丕厚;宋明春;;加强深部找矿开辟胶东金矿第二找矿空间[J];山东国土资源;2008年01期

4 马华东;涂其军;张玉萍;;新疆天山金矿可持续发展建议[J];陕西地质;2008年01期

5 葛良胜;邓军;张文钊;雷时斌;卿敏;郭晓东;张艳春;;中国金矿床(Ⅱ):金矿地质勘查新突破[J];地质找矿论丛;2009年01期

6 邓江;鲁佳;黄庆;;微细浸染型金矿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1期

7 刘士钊;;找金方法的新进展和金矿研究的新动向[J];湖南冶金;1981年04期

8 范永香;关于我国金矿成因类型划分的几个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1982年03期

9 孙培基;;赴加金矿考察纪行[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6年01期

10 孙培基;试论我国金矿床的找矿类型[J];中国地质;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治华;;燕辽金矿带区域重、磁场特征[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侯明兰;丁昕;蒋少涌;;胶东蓬莱河西金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毋瑞身;;我国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C];1981年

4 叶伯丹;朱家平;;广东清源-肇庆地区金矿带的金矿成矿时代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C];1994年

5 刘秉光;;焦(家)-望(儿山)金矿田断裂与金矿[A];2002中国—南非黄金技术、设备引进暨项目融资经贸洽谈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诚;张德会;;浅析热液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何方;曾高福;刘峰;;澳大利亚阿兰达域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方向分析[A];依托国家资源战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域内企业、共谋中西部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2013(桂林)第六届中西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刘建中;刘全军;游彬;李柱云;雷德堂;舒家荣;胡基明;;贵州省兴仁县太平洞金矿金的赋存状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晓春;谢巧勤;陆三明;任升莲;陈天虎;;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带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皮明建;;光山县薄道岭—凉亭一带金矿成因探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谭向杰;中国金矿相对比较“年轻”[N];中国黄金报;2014年

2 宋维国;非法金矿的湮灭[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鹏;中国第一金矿开发陷僵局[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金宣;我国去年新增金矿储量逾650吨[N];中国黄金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马忠良;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董福鸿;青山作证[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7 ;一方企业造福一方[N];民主协商报;2012年

8 记者 邓其锋 通讯员 吕伟民;遂昌金矿10余万元奖金重奖科研能手[N];丽水日报;2009年

9 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供稿;天格尔金矿成矿带[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10 徐虞利;去年国内新增金矿储量逾650吨[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娟;河北省崇礼县东坪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陈耀煌;云南省元阳县大坪金矿成矿条件与金富集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卫晓锋;新疆乔夏哈拉—阿克塔斯一带金矿成因及找矿方向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4 翟德高;黑龙江省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吕军;黑龙江省黑河市三道湾子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矿床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宋扬;冀东典型金矿床构造岩浆作用及流体成矿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黄春鹏;福建省金矿成矿特征和成矿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8 徐山;辽东地区金矿矿产资源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9 郭少丰;岩基后金矿的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薛明轩;黑龙江省内生金矿成矿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凯;山东省胶东西北部断裂带深部相互关系研究及金矿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郑海平;新疆青河库布苏金矿元素质量迁移规律研究及成矿环境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杜达洋;滇西大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杨林;胶东新立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和矿化强度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张伟;小秦岭地区秦南矿区金矿床特点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李雷;甘肃北山地区460金矿矿床地质及成矿流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韦良喜;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床构造演化与成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陈晓东;新疆东天山康古尔金矿构造叠加晕特征及矿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宁磊;陕西山阳—柞水矿集区龙头沟金矿矿床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张文t,

本文编号:533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33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e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