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元理论的自然崩落法放矿细颗粒渗移过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离散元理论的自然崩落法放矿细颗粒渗移过程研究
【摘要】:为探讨自然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废石细颗粒的渗移规律及诱因,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分别从粗细颗粒数量比、直径比及矿岩含水率三个方面对细颗粒的渗移过程进行模拟,并设置标志颗粒对不同区域的相邻粗细颗粒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放矿提前贫化率随粗细颗粒数量比的增大不断降低;废石细颗粒渗移速率随粗细颗粒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受含水率影响显著;相邻位置的细颗粒的渗移速度大于粗颗粒的下降速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矿石损失贫化、确定采场结构参数及优化放矿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斯旺西大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细颗粒 渗透 含水率 离散元法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B08B02,2013BAB02B05)
【分类号】:TD853.36
【正文快照】: 自1895年在美国Pewabic铁矿试验成功以来,自然崩落法已在美国、加拿大、智利、印尼、南非等20多个国家的50多座矿山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1].作为一种大规模、低成本、技术含量高的采矿方法,自然崩落法具有生产能力大,便于组织管理,作业安全及开采成本低等优点,是唯一可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细颗粒回收的几种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J];化工装备技术;1992年05期
2 马培德;;细颗粒流化床萘氧化制苯酐的工业生产[J];石油化工;1983年02期
3 姚江伟;细颗粒下流式电容仪标定装置[J];石油化工设备;1986年03期
4 孙戈;冷压细颗粒制品焙烧变色开裂刍议[J];碳素;1990年03期
5 冯永锋;;小于2.5微米的大问题[J];新民周刊;2011年45期
6 张予燕;陆晓波;任兰;孙娟;;秸秆焚烧期间空气中细颗粒的组分特征[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1年05期
7 颜金培;杨林军;张霞;孙露娟;张宇;沈湘林;;润湿剂促进燃油细颗粒捕集的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08年10期
8 朱孟钦,李春忠,胡黎明;细颗粒硫化锌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1996年06期
9 赵兵;陈厚涛;徐进;沈湘林;;声波与种子颗粒联合作用下细颗粒脱除的实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7年05期
10 李海龙;张军营;赵永椿;杨艳;郑楚光;;燃煤细颗粒固液团聚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2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实习生 左敏行 记者 赵建;细颗粒建筑材料严禁露天放置[N];河北日报;2013年
2 ;冬季易患心肺病的奥秘[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记者 王凯 通讯员 刘琦 尹晓翠;“蓝天白云”成直观参考标准[N];泰安日报;2011年
4 记者 陈飞;环保监测将增臭氧和细颗粒指标[N];健康报;2009年
5 刘炳江;二氧化硫:环境“杀手”[N];人民日报;2006年
6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元晖;年内将建成“大气超级站”[N];厦门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宾权;细颗粒WO_3制备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冰洁;粗、细颗粒复合脱硫方法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恩来;基于密实度及细颗粒比的振动筛分松散及分层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1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7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