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管道钢微观变形失效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10:32

  本文关键词:管道钢微观变形失效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子动力学 #钢 微裂纹 位错发射 裂间钝化


【摘要】:本文通过Fe-Fe3C相图得到20#钢中铁素体(碳溶于α-Fe的间隙固溶体)和渗碳体(铁和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即:Fe3C)的微观组织结构,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建立α-Fe/Fe3C原子尺度的微观模型.利用Lammps软件对主裂纹附近存在微裂纹和微孔洞两种典型缺陷的20#钢模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正则系综(NVT)条件下,研究了微观裂纹和孔洞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裂纹的扩展是原子间化学键断裂、裂纹尖端不断发射位错导致的;当裂纹到达α-Fe/Fe3C的界面后便止裂,裂尖逐渐钝化,裂纹尖端不断向渗碳体(Fe3C)发射位错,渗碳体(Fe3C)中的原子失去了原来的排列特征,局部留下了难以恢复的空位,偏向于裂尖钝化和沿滑移面剪切断裂机制.本文提供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揭示20#钢的微观变形与失效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研究腐蚀条件下20#钢的失效机理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中科达石油天然气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高压输气管线钢变形与失效的多尺度行为研究”(13JC0277) 四川大学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属基纳米陶瓷涂层界面结合性能的多尺度行为研究);四川大学“985”创新平台引进人才资助项目
【分类号】:O346.1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祝霞;;量子分子动力学研究从熔合-裂变到碎裂的过渡[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89年00期

2 史友进;准分子动力学[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3 王汉奎;张雄;刘岩;;并行化光滑分子动力学方法及其与分子动力学的耦合[J];计算物理;2008年06期

4 鲁红权;张俊乾;;基于机群的并行分子动力学裂纹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于万瑞,刘戈三;固体中冲击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6 张春斌;物态方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89年01期

7 王继海,张景琳;二维晶格中激波的传播和自由面反射的分子动力学数值研究[J];计算物理;1989年01期

8 陈致英,丁家强,蔡锡年;双原子分子晶体振动弛豫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力学学报;1989年01期

9 段文山;激波在晶格中传播的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10 龚新高,郑庆祺,何怡贞;硅原子集团结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计算物理;1992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英永;吕守芹;霍波;龙勉;;利用力致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剪切流场[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志勇;刘海燕;施蕴渝;;分子动力学与粗粒化模型相结合提高采样效率的方法[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春华;孙庭广;陈慰祖;王存新;;谷氨酰胺结合蛋白与谷氨酰胺结合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周圆兀;;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酶柔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昌建;李德昌;季葆华;;蚕丝蛋白β片结构破坏动力学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李有勇;侯廷军;;聚乙二醇修饰的树枝状聚合物用于药物传递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王传奎;孟庆田;;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场下分子动力学行为的含时理论研究[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梁中洁;石婷;朱维良;罗成;蒋华良;;沉默调控因子SIR2酶催化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高凤凤;苑世领;;泡沫破裂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C];2013年

10 袁泉子;赵亚溥;;微柱阵列亲液表面的润湿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蛋白质的分子动力学基础[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QCDoC上研究 分子动力学[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ekalign Terfa Debela;金属熔体凝固和形核过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孔红艳;单分子层荧光薄膜结构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于洪雨;高压下叠氮化铵和硝酸铵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于影;微纳流动和电池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宋佳宁;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会军;气体低温形核与生长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7 杨洋;合金固液界面动力学与纳米体系结构和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遵敬;蒸发与凝结现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及实验[D];清华大学;2002年

9 朱孟兆;油浸绝缘纸热老化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刘信力;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门控机制的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汉卿;基于分子动力学单晶铝纳米切削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梁文甫;含有裂纹的核级管道的LBB分析及其微观裂纹分子动力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黄新颖;基于3D-QSAR、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的新型抗肿瘤CombretastatinA-4类似物的分子设计[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李东旭;铝和铁表面自扩散的分子动力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黄超;Fe-Al体系扩散相关性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赵二正;有机物插层氧化石墨的分子动力学计算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简健昆;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铝材料力学性能及循环外载对其影响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樊淋;基于Peridynamic理论在材料可靠性数值方法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9 王俊杰;高压下金属铜、铁、铝的弹性和热力学性质计算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10 付宗;碱基分子的结构及振动性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91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291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8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