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等体积比水雾对冲击波衰减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08:05

  本文关键词:等体积比水雾对冲击波衰减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冲击波 液滴破碎 压力波 比冲量


【摘要】:为分析水雾对爆炸冲击波的耗散与衰减作用,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单层网格内建立冲击波作用于同体积比不同尺寸分布的液滴模型,对液滴阻碍冲击波作用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结论如下:液滴的存在对冲击波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且在液滴总体积比相同条件下,液滴数目多的工况比冲量衰减更大,可知分散的小液滴对冲击波的衰减作用强于集中的大液滴。0.1 kg TNT在0.2 m爆距产生的冲击波在二维模型中,液滴体积比为2.21×10~( 3)时液滴直径为0.866 mm时冲击波衰减2.06%,液滴直径为0.500 mm时冲击波衰减3.14%,液滴直径为0.354 mm时衰减3.39%。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1部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9204,51409253)
【分类号】:O354.5
【正文快照】: 水雾技术在城市建筑、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火灾救援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城市建筑建造和拆除中可运用水雾除尘技术缓解环境压力;工业生产中有关于水雾技术降温减阻,避免高温引发火情;工业生产利用水雾灌溉和湿润空气;火灾求援中水雾可以蒸发降温,控制火情和有效抑制二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志勇;彭晓峰;;振荡液滴内部流态[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2 刘志鹏;徐进良;;T型微流控芯片中的液滴形成[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03期

3 崔洁;陈雪莉;王辅臣;龚欣;;撞击液滴形成的液膜边缘特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熊燃华;许明;李耀发;杨基明;罗喜胜;于勇波;赵铁柱;;液-液两相介质中液滴在冲击作用下的演变过程[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6期

5 张谨奕;薄涵亮;孙玉良;王大中;;三维空间液滴运动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李大鸣;王志超;白玲;王笑;;液滴撞击孔口附近壁面运动过程的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19期

7 E.Blaβ ,李素琴;气泡和液滴的生成和并合[J];力学进展;1990年04期

8 郑哲敏;液滴与液面碰撞时发生环形穿人的条件[J];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9 宋云超;宁智;孙春华;吕明;阎凯;付娟;;液滴撞击湿润壁面的运动形态及飞溅运动机制[J];力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蔡斌,李磊,王照林;液滴在气流中破碎的数值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子文;王军锋;霍元平;谢立宇;胡维维;;气流中荷电液滴演化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贺丽萍;夏振炎;;低流量微管末端液滴形成及破碎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熊燃华;许明;李耀发;杨基明;罗喜胜;于勇波;赵铁柱;;液-液两相介质中液滴在冲击作用下演变模式[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刘华敏;刘赵淼;;液滴形成与下落过程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哲敏;;液滴与液面碰撞时发生环形穿入的条件[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6 吕存景;;微尺度下的液滴黏附力学[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陈雪;朱志强;刘秋生;;固体表面液滴热毛细迁移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郭加宏;胡雷;戴世强;;液滴冲击固体表面液膜的实验和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武作兵;;液滴热毛细迁移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上册)[C];2012年

10 范国军;申峰;刘赵淼;;单个液滴碰撞水平流动液膜的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栋;液滴碰撞及其融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王志超;基于SPH-DEM耦合方法的液滴冲击散粒体运动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霍元平;荷电液滴破碎机理及电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4 王兵兵;电场下液滴界面输运与传热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严启凡;流动聚焦液滴生成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王翱;单液滴捕集细颗粒物的行为与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7 马理强;介观尺度液滴动力学特性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模拟[D];中北大学;2013年

8 毕菲菲;液滴撞击弯曲壁面的动力学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彬剑;T型微通道内液滴及气泡生成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梁刚涛;液滴撞击液膜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艳艳;液滴撞击倾斜壁面动力学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德伟;液滴碰壁铺展与振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保才;分离压作用下的非平整壁面上活性剂液滴铺展特性[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卢珍萍;固体表面上液滴外观形貌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苏倩;组合喷嘴雾化流场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6 赵玉;液滴撞击倾斜粗糙壁面的格子Boltzmann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肖丛杰;蒸发液滴三相接触线附近流动特性的可视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张雨树;液滴二次雾化破碎模式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王潇潇;单液滴撞击水平壁面的动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乔磊;液滴撞击壁面过程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5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295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