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裂缝型多孔介质渗流的离散统一动理学格式及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0-05-09 15:53
【摘要】:流体在裂缝型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普遍存在于能源、环境、化工等领域,如页岩气开发、石油工程和地下水工程等。由于裂缝型多孔介质结构复杂,并且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此类复杂渗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发展起来的介观方法由于其固有的全尺度特性,且处理复杂边界方便、易于并行,在模拟这类多尺度流动时有很大优势。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来研究这类问题。经典的LBM虽然简单,但是不能使用非结构网格,在刻画裂缝中复杂的孔隙结构时这一劣势更为明显。最近提出的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Discrete Unified Gas Kinetic Scheme,DUGKS)也是一种介观方法,它采用有限体积格式,可以使用任意的非结构网格,并且具有稳定性好,数值耗散小的特点,非常适合处理裂缝这类具有复杂边界的多尺度问题,但是还未见相关研究。本文针对裂缝型多孔介质内的不可压流动,发展了DUGKS数值模拟方法,并针对若干典型渗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工作包括:(1)基于OpenFOAM,开发了针对等温不可压流动的DUGKS求解器,具有计算量更小、效率更高的特点,并且较易采用任意非结构网格,提高了DUGKS求解复杂几何、特别是多孔介质流动问题的灵活性。(2)提出了基于通用渗流模型的渗流DUGKS方法,并通过Poiseuille流、Couette流和Cavity流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UGKS在大Re数和大Da数时的高速渗流工况仍然能计算准确,并且在使用非均匀网格时精度更高;在孔隙率趋近于1时,渗流DUGKS方法可以准确恢复到标准Navier-Stokes方程,DUGKS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网格灵活性得到充分体现。(3)将DUGKS应用于均质多孔介质渗透率的预测和流场模拟,分别用二维和三维经典问题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将DUGKS应用到接近真实的充满大量随机小球的圆管流动中,并在宏观流动和微观速度两种层面上考察了DUGKS的计算结果,与其他主流孔隙数值算法结果均保持一致。(4)用发展的渗流DUGKS方法模拟了裂缝型多孔介质内的不可压流动,验证了非均匀网格应用时的优势,计算了二维岩芯构造的基质-裂缝系统的渗透率,结果与采用孔隙模拟的文献解保持一致,复现了立方定律,探究了基岩的渗透率大小对裂缝和整个裂缝系统的影响,确定了立方定律成立的边界。
【图文】:

页岩气,不同尺度,裂缝


存在于能源、环境、化工等领域,包括页岩关研究揭示其中的流动规律和机理不但能指导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此过程的预测和气资源需求量的稳步增加,以页岩气为代略资源。页岩气藏在世界范围储量丰富、分发的热点。根据美国能源信息情报署 2011方,其中美国为 108 万亿方,中国为 144 万亿方,,其中美国为 28.3 万亿方,中国为 36.1术可采储量都要比美国丰富。而在产量方方,而 2011 年中国所有天然气的年产量为前中国对页岩气藏的研究尚处于成藏机理发中

多孔介质,物理量,渗流区,控制体积


人们可以。但是孔体结构信孔隙众多,REV 是指多孔介质的一个控制体积,它包大得多,但是又比整个渗流区域小得多,可如图 2。以 REV 为基本单元的多孔介质可上的平均物理量,例如多孔介质中某点x处0 ( )( )im( )fV xV xV x→(1.1)中心的控制体体积、所包含的孔隙体积和基V 为基本单位的流体宏观物理量图 2 REV 与孔隙的相对尺寸大小。pd 为颗粒直径,量级为毫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3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崎;索丽敏;;地下岩体内多孔介质中裂隙流运移过程的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模拟[J];系统仿真技术;2019年03期

2 刘洋;黄涛;;基于生物多孔介质的对流干燥数值模拟[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3 郭平;熊枫;;多孔介质中动态合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0期

4 杨伟;曹明;郭东升;赵柄翔;张美琳;付超;;底部加热的复合多孔介质热-流耦合场非线性特性[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6年01期

5 秦朝葵;郑璐;;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现状[J];城市燃气;2015年07期

6 方志林;韩辉;万新军;;多孔介质反应器的数值模拟[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7 饶文涛;;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现状及发展[J];世界钢铁;2011年01期

8 皮上超;李海峰;霍振宏;;一类非线性多孔介质方程局部解的唯一性[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姬利娜;张颖;;多孔介质方程的广义条件对称和精确解[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年03期

10 陈建梅;宋正昶;张晓磊;林琳;王莹;;多孔介质特性参数对催化燃烧的模拟分析[J];煤矿安全;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阳升;梁卫国;冯增朝;杨栋;;多孔介质多场耦合力学的理论架构与演变多孔介质问题[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徐良旺;;基于位图的多孔介质参数计算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胥蕊娜;姜培学;赵陈儒;黄寓理;;流体在微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韦昌富;;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5 黄拳章;郑小平;姚振汉;;用边界元法模拟含液多孔介质的等效力学行为[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饶文涛;李本文;;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工业应用数值模拟研究[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尚平;于大森;吴万娣;;生物脏器多孔介质的孔径分布和比面[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8 张景楠;华帅;王涛;叶峰;蒋帆;狄勤丰;;注入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9 徐鹏;邱淑霞;郁伯铭;;非饱和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气液两相渗流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王建省;王晓纯;;热流作用的多孔介质突变面梯度分布模型[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饶文涛;新一代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相东;多孔介质干燥理论与应用并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饶文涛;多孔介质燃烧新技术及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4 记者 王阳 通讯员 曹杰;聚焦传热研究的探索者[N];上海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盼盼;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迁移过程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姜霖松;基于孔隙尺度的随机填充型多孔介质内湍流预混燃烧的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逯彦红;基于多孔介质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4 俞亚东;污水处理中膜污染层多孔结构及渗透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5 李光昱;微重力条件下多孔介质中的液体输运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孟旭辉;多孔介质中溶解/吸附过程对渗流影响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刘军文;基于体积平均法对高渗多孔介质渗流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8 付毕安;微波场中典型电/磁损耗含湿矿物类多孔介质内部耦合传输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9 韦伟;多孔介质微观输运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10 白杨;化学与生物诱导作用下碳酸钙矿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凯;多孔介质金属泡沫十四面体模型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7年

2 任顺华;波浪与多孔介质结构相互作用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胡明启;多孔介质与纯流体交界面处过渡层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石强君;多孔介质气体层流流动阻力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5 杨中庚;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6 陈玺君;裂缝型多孔介质渗流的离散统一动理学格式及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7 李好婷;多孔介质微通道内颗粒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8 袁国智;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渐近性质[D];广州大学;2019年

9 崔璨;基于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实验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10 许梦凡;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CO_2在多孔介质中扩散行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本文编号:2656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656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