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海滨斯氏线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19:30

  本文关键词:海滨斯氏线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滨斯氏线虫 侵染力 耐干燥 耐热性 水平运动能力


【摘要】:研究旨在明确采自北京延庆县杏树根际土壤中海滨斯氏线虫Steinernema litorale的生物学特性,进而明确开发应用的潜能。结果表明:在侵染24 h、剂量640 IJs/幼虫下,大蜡螟校正死亡率达76.7%;48 h时,除10和20 IJs/幼虫外,40、80、160、320和640 IJs/幼虫剂量下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0%。在侵染36 h,剂量160、320和640 IJs/幼虫下,黄粉虫校正死亡率均达50.0%以上;48 h时,剂量640 IJs/幼虫下,黄粉虫校正死亡率为100.0%。经过50.5%RH下干燥9 h后,海滨斯氏线虫存活率仍达94.0%。线虫在30℃条件下的水平运动能力强于18和25℃下,24 h后有62.7%爬行3.6 cm寻找到寄主体液。水浴6 h时,30、32、34、35℃下线虫的死亡率均在50.0%以上;38℃水浴2 h后,线虫的死亡率为100.0%。研究结果表明,海滨斯氏线虫具有很高的侵染力和长时间的耐干燥力,显示了其防治害虫的开发利用潜能。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林业)科研专项(20100403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20B01)
【分类号】:S476.15
【正文快照】: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是一种携带共生菌、以昆虫为寄主的致病性线虫,被视为最具潜力的生防因子,广泛分布于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包括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的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与新斯氏线虫Neosteinernema线虫属和异小杆线虫科Heterorhabdit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楚道,徐学农,王展,殷玉生,周长宝;大豆食心虫卵空间格局与落卵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2 徐学农,卢灿坤,苌金萍,尹楚道,潘瑞明,强润;利用最近邻体法探求朱砂叶螨若螨在棉叶上的分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3 黄保宏,刘安军;利用最近邻体法探求朝鲜球坚蚧在梅树上的分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高萍;周玉书;赵玉伟;;温度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年11期

5 周鑫;陈斌;杜相东;何正波;李廷景;;葱蝇实验种群生命表及矩阵模型的组建与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宁;王志刚;阎爱华;王勤英;黄大庄;毕拥国;马向超;;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及其对梨小食心虫致死能力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杜占军;王建业;张喜山;;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蚕业科学;2008年02期

8 王国华,梁远发,田永辉,王家伦,周国兰;化学农药对茶园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茶叶科学;2004年02期

9 段兴德,龚正达,冯锡光,杨贵荣,罗大文,李义和,吴厚永;云南临沧地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生态学研究[J];地方病通报;2002年01期

10 李宁,李斌,屈云芳,李佳敏,董慧琴,吴千红,杨琰云;温度对以叶螨为食的黄瓜钝绥螨发育速率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方健惠;以绢蝶为代表的甘肃南部地区蝶类生物学、多样性及区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秀山;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珍稀种类濒危机制与保护措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宋漳;防治马尾松毛虫绿僵菌的应用基础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石绪根;棉蚜对吡虫啉抗性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钱秀娟;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光肩星天牛的致病昆虫病原线虫筛选、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李万梅;三星黄萤叶甲取食习性的研究及生命表的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朱刚利;陕西关中平原蝗虫群落多样性及其边缘效应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有志;甘薯天蛾发育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虫体利用价值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罗宏伟;甘薯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生物、生态学及其人工繁育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6 许俊杰;侧柏林柏小爪螨种群生态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7 史秀丽;脊胸露尾甲对主要生态因素的反应及其与黄斑露尾甲种间竞争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8 关秀敏;芬兰真绥螨生物学及捕食功能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9 董百丽;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森林昆虫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10 冯红云;潜蝇姬小蜂的生物学和对植物挥发物的趋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奎军,宋捷,张丽坤,李国勋,王晓云,,王义;斯氏线虫对两种地老虎的侵染效果[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颖伟;斯氏钝绥螨室外存活及其与两种本土捕食螨间IGP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武云霞;斯氏伞锥象种群生态学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63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63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