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土植穴结构调控对微生物增量的影响
本文选题:滨海盐渍土 切入点:植穴结构控制 出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2期
【摘要】:运用均匀试验设计U_(12)(12×4~3×3~4)与分析手段,探求盐渍土过程(地下水矿化度、补水量、土壤质地)与PHCC(带土球的移植树木、填料比、植穴袋材料、覆膜材料配比、填料厚度)对微生物增量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各控制因素对微生物增量的显著性大小排序为填料厚度、覆膜材料配比、植穴袋材料、填料比、木本植物、地下水矿化度、土壤质地和补水量;当最佳因素依次确定为填料厚度2.5cm,PVA/VAE/蒙脱石的体积比100:20:10,无纺布植穴袋,秸秆、枯枝落叶和木屑的质量比例1:2:1,木本植物红叶李,土壤质地为砂壤土时,可使穴内微生物数量增长3.559倍,穴外微生物数量增长1.261倍。这一结果可作为盐渍土穴尺度组装控制的植树生态重建参考。
[Abstract]:Using uniform test to design 12 脳 4 + 12 脳 4 脳 3 脳 3 脳 4) and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ratio of the salt soil process (groundwater mineralization, water supply, soil texture) to PHCC (transplanting tree with soil ball, packing ratio, hole bag material and film mulching mater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gnificant order of controlling factors to microbial increment was packing thickness, film mulching material ratio, hole bag material, packing ratio, woody plant, groundwater salinity, etc. When the optimum factors are: the volume ratio of filling thickness 2.5 cm, PVA / VAE / montmorillonite is 100: 20: 10, the mass ratio of non-woven hole-planting bag, straw, litter and sawdust is 1: 2: 1, the wood plant is red leaf plum, and the soil texture is sandy loam. The number of microbes in and outside the holes increased by 3.559 times and 1.261 times respectively. This resul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tree planting controlled by the hole-size assembly in saline soil.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
【基金】:天津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08ZCGYSF02500)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2ZCZDSF01900)资助
【分类号】:S154.3;S15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文采;新疆盐渍土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J];土壤通报;1958年01期
2 杨柳青;;新疆苏打盐渍土分级的初步研究[J];八一农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3 徐文富;国外苏打盐渍土的改良[J];世界农业;1992年01期
4 仲德春,田明亚;西宁地区次生盐渍土的分布特征及地基处理方法[J];青海地质;2000年01期
5 贾丽慧;张金枝;霍勤;;新疆盐渍土的改良与利用[J];农村科技;2008年02期
6 李长洪;张吉良;林清华;张永生;方雪松;;西藏扎布耶盐田盐渍土的改性配比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陈永利;;新疆地区盐渍土的形成机理危害性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9期
8 张华;孟锋;;盐渍土冻胀性的试验研究[J];太原科技;2008年05期
9 杨保存;汪为巍;牛新平;韩越;;南疆不同地区盐渍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黄鹏飞;;石灰粉煤灰处理硫酸型盐渍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永祥;杨文言;阎培渝;;不同类型盐渍土固化体的微观形貌[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骏;刘艳淑;;运城盐湖区的盐渍土特性及对地基变形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文;张卫红;;青藏高原盐渍土的含盐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洪乃丰;;我国西部盐渍土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破坏与防护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叶洁琼;王兆慧;柳建设;;氮素在苏打型盐渍土中迁移转化规律的实验室研究[A];寒区冰情与冻土水文效应——第4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冯武焕;孙升学;张小迪;范变娥;朱永利;王玺;侯慧英;;西安盐渍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途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关文章;;新疆地区盐渍土的工程特性与评价[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8 乔兰;王旭鹏;孙歆硕;牟小仪;;固化剂改性盐渍土动力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弃非;孙霜青;温军国;;铝及铝合金在沙漠盐渍土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10 姚远;项伟;;人工配制盐渍土溶陷变形分析[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士功 邱建军;盐渍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N];科技日报;2000年
2 杨永利 ;浅谈盐渍土对植物的影响[N];中国花卉报;2004年
3 ;建筑工程中浸水法处理盐渍土[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薛勇;如何培肥果园土壤[N];湖北科技报;2005年
5 史永辉;如何培肥果园土壤[N];山东科技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艳丽;生物质炭对苏打盐渍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杨洪涛;不同地表植被与改良处理下苏打盐渍土物理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雷磊;盐渍土介电特性研究及对雷达图像的响应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4 汪睿;生物有机肥对不同开垦年限盐渍土改良效果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5 纪永福;地面覆盖对盐渍土盐分和水分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6 汪承维;人工冻结盐渍土导热系数试验研究及其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海利;陕西、宁夏盐渍土中抗动物病原菌的放线菌资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盛敏;宁夏盐渍土微生物生态及放线菌资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63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6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