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长汀县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9-07-10 09:15
【摘要】:在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中,评价因子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避免因子选取和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引入集知识和数据驱动为一体的模糊证据权模型。以福建省长汀县封禁措施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适宜性和社会适宜性2方面共7个因子,综合各因子参数计算后验概率,得到长汀县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分级图。结合2014—2015年封禁措施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度适宜占38.5%,中度适宜占43.5%,一般适宜占9.2%,中度适宜级别以上占82%,与实际情况有较高的吻合性。这说明模糊证据权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适宜性评价,可以为政府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文内图片:模糊证据权模型评价主要步骤Fig.1Mainstepsoffuzzyweight-of-evidenceevaluation素
图片说明:模糊证据权模型评价主要步骤Fig.1Mainstepsoffuzzyweight-of-evidenceevaluation素
[Abstract]:In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the selection of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weight are worthy of discuss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subjective arbitrariness of factor selection and weight determination, a fuzzy evidence weight model which integrates knowledge and data drive is introduced. Taking the sealing measures of Changting County in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even factors of natural suitability and social suitability were selected, and the posterior probability was calculated by synthesizing the parameters of each factor, and the classification map of suitabilit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 Changting County was obtained.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ban measures in 2014 / 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 suitability accounted for 38.5%, the moderate suitability accounted for 43.5%, the general suitable rate was 9.2%, and the moderate suitable grade or above accounted for 82%, which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shows that the fuzzy evidence weight model can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ca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allocat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2)
【分类号】:S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梅;吴卿;王西林;刘程里;;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水土保持措施信息的分类后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05期

2 刘刚才;张建辉;杜树汉;周忠浩;;关于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1期

3 尹冬艳;任聃;王红;;营口市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方法及成果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年02期

4 张利超;方少文;谢颂华;王农;喻荣岗;;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07期

5 赵选红;王琦;;青岛森林乐园水土保持措施评价[J];甘肃农业;2013年11期

6 王威;甘肃水土保持措施鸟瞰[J];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11期

7 Ted C.Sheng ,张军政;水土保持措施探讨[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3年03期

8 黄世福;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J];人民珠江;1995年02期

9 林强;福建农地基本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探析[J];福建水土保持;2001年01期

10 张满良;略论水土保持措施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战略意义[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玉琴;宋艺;;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水土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魏翔;李占斌;;水土保持措施的模拟[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3 李子君;周培祥;;我国流域尺度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效益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4 李爱英;;南疆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初探[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香元;李国华;;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研究[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宋庆华;任玉侠;李国辉;;黑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最优模式[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陈怀伟;;风电场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谢吉海;张德敏;许玉;;内陆干旱区城郊工业园区进园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初步研究——以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二期扩建项目为例[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刚;申义贤;裴华;李继洪;胡绍娟;;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志忠;殷春霞;黄成燕;孙发政;;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及成效[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李冬明 实习生 董文鑫;水土保持措施调控鄱阳湖径流泥沙[N];江西日报;2008年

2 宋玉红;提高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性初探[N];黄河报;2008年

3 穆兴民 王飞 李锐 刘国彬(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辨证看待水保与黄河水资源开发的关系[N];中国水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申保珍;应完善水土流失治理的补偿政策和投入机制[N];农民日报;2010年

5 刘安琪 李军 徐天文;加强协调 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N];连云港日报;2014年

6 王羿;水利部专家组赴秦州区调查水保损毁情况[N];天水日报;2008年

7 姚文艺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冉大川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总工程师;黄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情势分析[N];黄河报;2010年

8 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文君;丹江口市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N];人民长江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海金;赣北红壤坡面水土保持措施保水减沙作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张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方怒放;小流域降雨—径流—产沙关系及水土保持措施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秦建成;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刘孝盈;嘉陵江流域不同尺度水土保持减沙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赛东;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及肥力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杨万芳;称钩河流域侵蚀沟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3 康飞龙;甘肃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4 李丽娟;公路线性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张培培;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宋贺鑫;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水土保持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7 黄燕华;福州市城道路建设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霍进风;华东地区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效益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吴昌松;中小型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10 严珍;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水土保持措施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12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12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6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