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方式对腐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41.4
【图文】:
2,秸秆埋深 6-11 cm。图3-34 试验因素对秸秆综合腐解效果的影响Figure 3-34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factors on comprehensive decomposition of straw图 3-35 秸秆长度和秸秆量对秸秆综合腐解效果的交互效应Figure 3-35 Coupling effect of length and quantity on comprehensive decomposition of straw
41图 3-35 秸秆长度和秸秆量对秸秆综合腐解效果的交互效应igure 3-35 Coupling effect of length and quantity on comprehensive decomposition of st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桂香;陈林;张丛志;张佳宝;;温度水分对秸秆降解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J];土壤;2015年05期
2 吕鹏超;梁斌;隋方功;李俊良;郭新璞;周美华;刘庆花;;不同绿肥秸秆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J];作物杂志;2015年04期
3 矫丽娜;李志洪;殷程程;崔钰曼;张婷;;秸秆还田深度对黑土腐殖质和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年02期
4 张居敏;贺小伟;夏俊芳;张顺;翟建波;桂鹏;张彪;;高茬秸秆还田耕整机功耗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8期
5 向欣;罗煜;程红胜;沈玉君;王延昌;张玉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沼气工程技术筛选[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8期
6 宫元娟;周铁;张旭东;;玉米机械化生产机具的临界规模及机具配备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吴雪;王坤元;牛晓丽;胡田田;;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构建及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7期
8 韩雅娇;朱新萍;杨宝和;K G 卡迪罗夫;贾宏涛;;土壤湿度和机械长度对棉花秸秆分解率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1期
9 赵伟;陈雅君;王宏燕;李传宝;刘佳斌;高寒;;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2年06期
10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俞琦;卞新民;;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保平;作物秸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婷;纤维素降解菌发酵麦秸对绵羊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7年
2 朱靓;我国农作物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黄帆;稻麦轮作体系下种养废弃物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牛怡;两种耕作方式下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与养分释放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5 汪玉芳;作物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培肥增产的效应[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6 郑丹;不同条件下作物秸秆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7 路文涛;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冯毅;秸秆中钾的提取及回收利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7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3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