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土壤生态系统碳动态研究中应用

发布时间:2021-08-03 12:3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全球资源。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相对微小的动态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壤层有机碳库绝对量的巨大变化,继而引起与大气碳交换加剧,最终与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交互影响。碳同位素技术对碳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动态具有很好的示踪作用,在农林生态系统转换、污染物源解析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原位的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相比实验室培养示踪实验,具有更加真实反映自然环境下土壤碳动态变化的优势,是目前唯一可以解决土壤有机碳较长时间尺度,十年至千年尺度动力学过程的工具。随着加速质谱(AMS)检测技术的成熟,低浓度的单体化合物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CSRA)可以更加精准直接的反映土壤碳循环中核心成分的碳动态。这种分子水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能够揭示出土壤碳同位素组成的异质性,为解释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迁移和转化等提供了新型的手段。文章简要总结了目前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土壤碳动态研究中可以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在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研究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在开展土壤生态学研究中的前景。未来研究中需结合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大尺度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开展土壤剖面上...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20,29(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土壤碳动态研究中的指示意义
2 微生物PLFA的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技术
3 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土壤碳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3.1 土壤有机碳动态
    3.2 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典型区草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J]. 徐进才,张宇,高和平,靳晓雯.  中国土地科学. 2013(09)
[2]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CO2气体碳同位素组成、更新特征及来源比例[J]. 丁平,沈承德,王宁,易惟熙,丁杏芳,付东坡,刘克新,赵平.  科学通报. 2010(09)
[3]PLFAs稳定同位素技术及其在土壤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 宋斗妍,白震,何红波,张旭东,解宏图,郑立臣.  土壤通报. 2008(06)
[4]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J]. 于贵瑞,王绍强,陈泮勤,李庆康.  地球科学进展. 2005(05)
[5]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J]. 沈承德,易惟熙,孙彦敏,邢长平,杨英,彭少麟,李志安.  第四纪研究. 2000(04)
[6]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J]. 陈庆强,沈承德,易惟熙,彭少麟,李志安.  地球科学进展. 1998(06)



本文编号:3319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19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