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红松阔叶林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8 21:13
  本研究以位于中国东北吉林蛟河的天然红松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主要树种的凋落物分解速率和分解过程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内容包括该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红松(Pin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紫椴(Tilia amurensis)和色木槭(Acer mono)的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在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和凋落物的混合效应及其机制等。本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为凋落物降解袋法。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初始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初始氮磷含量与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呈正相关。4个实验树种的凋落物的失重率之间差异显著,且均随时间进程增大,但是和时间不成线性关系。在整个分解进程中,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开始明显升高,中后期开始分解速率逐渐平稳。单一凋落物分解中阔叶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针叶分解速率。通过Olson凋落物分解模型模拟,4个树种的分解系数k值依次为红松0.53<蒙古栎0.77<紫椴1.60<色木槭1.50,由此估计林中主要凋落物95%分解时间约为5-7年。分解进程中,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1.2 凋落物化学组成成分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1.3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元素动态变化
    1.4 环境因子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1.5 凋落物分解的混合效应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与植被状况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凋落物的收集和备置
        2.3.2 凋落物的分解试验设计
        2.3.3 凋落物的放置和回收处理
        2.3.4 凋落物中养分元素的测定和计算
    2.4 数据分析
        2.4.1 凋落物干重剩余率的计算方法
        2.4.2 凋落物分解过程的Olson负指数衰减模型
        2.4.3 混合凋落物分解的预测值计算和相互作用的评判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4个不同树种凋落物中C、N、P、K的初始含量
    3.2 阔叶红松林中4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时间动态
    3.3 4个不同树种凋落物中C、N、P、K含量的时间动态
    3.4 单一凋落物与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干重动态变化
    3.5 凋落物混合对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树种的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4.1.2 凋落物中C、N、P、K初始含量与凋落物降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4.1.3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C、N、P、K含量的时间动态
        4.1.4 单一凋落物与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干重动态变化
        4.1.5 凋落物混合对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649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49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2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